可能现在依旧有很多人,一听到妇女解放这个词就立马条件反射的说你们女权主义什么什么的,然而妇女解放,想要做的只是平权,甚至离平权依旧距离甚远。
翻开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被贩卖的女孩成为了性奴隶,即使有机会求助警察,下场只能是一场强奸加另外一场贩卖;被迫卖淫的少女的生命并不是生命,他们甚至不如盗版DVD被重视;强暴妇女,成为了战争手段,败落村庄的女人,被强奸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荣誉谋杀”并不是谋杀,只是“不洁”女人最好的下场;只要生下孩子就好,孕产妇的死活又算是什么呢;割礼的存在,就是传统,而传统就不应被改变……
看这本书我的真的词穷,除了一句what the f**k!没别的话好说了。
可能身为女性,看这些事例更加的触目惊心。譬如埃塞俄比亚西部的玛哈苞巴,被邻居卖掉后生不如死,被强暴、被虐打、被囚禁,怀孕7个月的她逃出生天,却因为没钱只能自己生孩子。胎儿卡在阴道里,七天之后才有人为她请了产婆,这时候胎儿早已经死亡,并且腐烂,这个与孩子擦身而过的女人,下体、膀胱、肠子俱神经损伤,甚至无法站立、行走。然而“人们说这是诅咒,你本不应该逃跑”……身边很多朋友当了妈妈,享受着家庭的喜悦之情,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因为生孩子而丧生的母亲每一分钟就有一个,因为孕育生命而被剥夺生命,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个笑话。
看电影《沙漠之花》的时候,那个索马里男护士的扭曲的翻译让我愤怒,那个披着帮助外衣、却想占便宜与女主假结婚的男人让我不齿,女主的勇敢令人钦佩……而最让我感到难过的一个桥段,不是三岁的她不得不进行割礼时的哭喊,不是留在荒凉石头堆上在太阳下闪闪发光的血迹,不是他的姐姐们因割礼感染而死亡的无力,而是女主对比室友的身体,发现原来自己与其他的女人并不相同,绝望感油然而生,出生、存在本身就是个错吗?看这本书的时候知道了一个新的名词——“阴部扣锁”,是在进行完割礼之后,进行简单的缝合,然后将少女的双腿牢牢困住,让伤口长在一起。然而并没完,女孩子的出嫁之后再用刀割开,以方便进行性生活,如果丈夫要出远门或者去打仗,那么妻子就要再历经一次缝合……所有的一切只为了“贞洁”。而所谓的“贞洁”一部分原因是出于传统的“处女崇拜”,另外在一定程度上是男性缺乏掌控力背后的心虚,而又为什么要掌控呢?
东莞扫黄的时候,跟朋友讨论性交易是否应该合法化,我在一定程度上的是支持合法化的。有准入门槛、定期体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性疾病的传播;其次可以降低犯罪率。(自己经常独自出门旅游,整个旅途只有一个顾虑就是人身安全,每次晚上睡觉都会摆一堆东西在门口,沸腾一时的如家酒店女生被拖拽事件之后,简直造成了我的心理阴影)这本书中提到了这个问题,然而看过之后,才明白,即使国家层面上有立法也并不能改变什么。摘一段原文:“后来我们改变了想法。在卖淫通常是受到强迫的国家里,那种合法与管制的模式一直效果不好。一来是那些国家的政府通常管理无力,因此立法规范没什么用处。二来是合法的妓院往往也会吸引类似的少女买卖及强迫卖淫等非法勾当。”
还有一点,就是被迫害的女孩,即使逃出生天,也并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再去融入正常的生活,而重新回到妓院。有些重蹈覆辙是因为毒品,而更多的是因为自我放弃。我认为教育对于女孩子的意义不是吟诗作对、出口成章,不是为气质加分这么简单,而是通过教育,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看到了人的生活方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我的人生并没有指定的道路,我可以选择。每个女孩子,不论是在家相夫教子,还是投身职场拼搏,不是因为必须,而是因为选择。但是教育的不足会引发另一个问题,就是当意识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面的时候,可能会更倾向追求物质享受,可能会出现“一旦发现躺着赚钱更容易,她们可能就不愿意站着赚钱了”。
其实现在看这些事情好像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想想中国过去的“三寸金莲”,想想童养媳,中国女性的解放也是在进行中的。(这本书在大陆发行的是删减版,毕竟连《白夜行》都是删减版的,还有什么不能删,你删你删吧#¥%……&*)我本人就是计划生育的产物,计划生育为之后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跟我同龄的大多数人都感同身受吧,自己也总说我们是被实验的一代人,我们父母是为实验付出的一代人。莫言《蛙》中,朴素的描述了“不让生”与“非要生”之间的抗争,既视感强烈;“百日无孩”、“杀羊羔”……这是一个时代无法愈合的创伤。但不得不承认,计划生育在我国女性平权的问题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的母亲一直以来都认为只有一个孩子是个遗憾,且不说她的成长背景如何、观念如何,这件事一直是她的心结。
前一阵子放开二胎政策的时候,她问我:因为政策的原因没有兄弟姐妹,只有孤单的一个人,你遗憾吗?我回答说:我不遗憾。首先,明确责任对父母子女来说都是好事情,使我们双方都更懂得承担的重要性;其次,如果没有计划生育,在当时人口过多的大环境下,身为女孩子可能没办法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也不可能有现在的我;再次,以前生很多孩子是为了劳动力,同时儿童夭折的风险高,计划生育之后,无形的就迫使儿童医疗卫生条件进步,对所有人都是好事;最后,我不遗憾,我很满足,请你也不要遗憾。
说句题外话,二胎政策现在看来并不理想,原因太复杂,一方面人们受教育程度提高,意识有所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后了生孩子的年龄;一方面工作压力大,孩子没人带;一方面从怀孕到生产到儿童成长,方方面面奢侈品化,成本真的太高了。等等。就是那句话,降下来的出生率想要再升上去,前路漫漫。
所以书中举了事例,从被迫害到自立自强,国家层面的重视,跟教育对意识形态的改变必须要同步进行,缺一不可。但在行进的过程中,路途坎坷,看完这本书的我,也想要像那些志愿者一样为他们做些什么,即使杯水车薪。这本书的前言一度让我觉得不适,前言中作者观点立足于:解救妇女是让他们产生经济价值,把妇女看做一种潜在资源。直到看完书之后,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的观点是让妇女依靠自身取得经济收入,才会有社会地位,这个观点并没有太大问题。然而,回头再看前言,还是让我觉得不适……建议别看前言,要看也看完正文再看吧。还有翻译……真的有点糟糕,感觉是在看四级阅读答案原文。
Y�[!Z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