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深夜听到一首名为《星河》的吉他曲,发布者配了:”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这句明代古诗,喜欢古典诗词的我在美妙的音乐和美好的诗句双刺激下,感性爆棚,给那句诗后面加了:“泠月渐远将何处,浅醒未觉已相思。”两句,觉得好得意,后来醒过来,觉得差了好多……
昨天在星巴克看书,旁边两个辅导初中升高中的化学补课班老师在讨论带学生的问题,一个看起来粗俗老师先说:“那这学生没法带啊,什么都不会!关键还总问为什么,问什么为什么,我教什么就背什么,不是搞研究你就是考试,别问我为什么,自己什么程度不知道吗?这样的学生就是太不自量力!”
另一个相对老师:“一般这种情况我都给他讲讲,刚讲开头,学生就会说,老师啊这么复杂,你还是别讲了,我就背吧!”
粗俗老师竟然说:“哦,那这学生的水平基本是啥也不会是吧?那这样的学生好带啊,处男,白纸一张,那这就好说,怎么教怎么是!”
另一个文雅一点的老师吓的看看周边的人,赶快压低声音陪了陪笑.
鲁迅说救救孩子!
孩子小的时候最喜欢问为什么,很多家长会说没有为什么,就是这么做。
孩子上了学,老师为了考试成绩,也嫌讲起来太麻烦展开太多,就会说别问为什么我怎么讲你怎么听。
成年了慢慢的就忘了问为什么,你会告诉自己,别人也是这么做的,我怎么那么多为什么?以至于稍微想提出个为什么,别人也会说哪有什么为什么啊,大家都这样做,你做就完了。
思考才有为什么,好奇心才有为什么,孩子最多的为什么,生活里大家都该保护这个为什么,救救自己救救孩子,不理所当然地活,多想想为什么!
最近两年尝试的一个方向是旅行,比如周边游。通过去上海周边的农家乐实地考察,他们会觉得他们目前生意不好,是因为没有稳定客源,所以他们的逻辑是:一旦有了客源,他们的生意就会好。
但他们始终没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客源?”其实在消费升级的当下,人们愿意亲近自然,需求一直存在,但真实的需求,不是只是到“能住”的程度。
农家乐的硬件设施,基本还停留在10年前的状态,当然,价格也很便宜。而当下年轻人需要的,是品质、特色、创意、社会连接。这些,农家乐都没有。
我们找了一堆农家乐周边一家特别有感觉的民宿,发现往后好多周都是爆满。这充分说明,同样的位置,同样的用户群,真正好的,才会有吸引力。
所以真实的逻辑应该是:有品质的民宿-受欢迎-稳定的客源-生意火爆。
这个世界果然是属于聪明人和用心人的,别人多花心思问“为什么”,然后走上了比你赚更多钱的正确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