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屠魔系统
有生于无,无归于有

有生于无,无归于有

作者: 星空的仰望者 | 来源:发表于2020-12-20 18:35 被阅读0次

存在是永恒的存在,存在又是刹那的存在,刹那的存在是真实的,存在的永恒是虚幻的。存在于刹那间永恒,存在于永恒间刹那,真实是刹那的真实,而虚无则是永恒的存在。现实的存在不是绝对永恒的存在,一切存在都是变化的,无中生有,有归于无。

物质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生成,只会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这是物质守恒定律。存在究竟可否从无中生成,又可否凭空消散?存在是现实的,这无可置疑,但变化也是现实的,没有任何存在是保持不变的,一切存在皆是刹那。存在从一种形态转变成另一种形态,而质量保持不变,那么变化究竟是发生了还是未曾发生。从逻辑上讲,不变就是不变,变化就是变化。若变化发生了,那么不应该只是外在形态的变化,质量和大小应该也有改变,形态变化而内在不变,这是有违同一定律的。同样不变就是不变,外在形态和内在本质都应该不变,存在是永恒不变的存在,是因为它本就存在,既然存在,就不会消失,这是同一律决定的。

存在与虚无对立,不变与变化也不可共存。理论上,存在的是永恒不变的存在,而可变的则非存在。但现实世界既不可否认存在,又不能否定变化,存在是在变的存在。物质不可凭空消失,也不可凭空生成,只会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物质守恒定律是否符合客观现实,毕竟这一规律是人主观的由片面的信息归纳总结出来的,一切非先天的概念都不是绝对的真理,但是道可道,非常道,世间没有先天的,又为人所知的道理,一切知识概念都是主观的,就是世界本身亦是如此。人不能超出主观的界限,去完整的认知客观世界,但是主观存在又是客观的一部分,所以片面的认知虽非是完全合理的,但绝对是完整的真理的一部分。物质守恒定律必有部分的合理性。

世间有变化,则必有不变,一切相互对立的概念都不可能脱离彼此而独立存在。存在是永恒不变的存在,这是理论上的存在,现实的存在都是刹那的真实。变化必然根基于不变,但不变中亦有变化。现实的存在是变化的,但亦有不变的根基,物质守恒定律——物质形态发生改变,但质量不变,若是如此的话,那么物质的质量必然是存在的根本之一。

变化根基于不变,不变中亦有变化。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根源,但形式是组成根源的要素,没有形式就没有根源,因为本质或者根源是潜在的,需要外在的形式来体现自身的存在。形式既然变化,那么根源必会发生改变,所以物体质量看似不变,但是本质上也在变化。真正不变的存在应该是一种实体,不和任何其他存在发生关联,也不能被主观存在所感知。具有形式的存在是具备根源的,形式的表达亦是自我散失的过程,同时也在自我补充。光照在物体上,然后被眼睛看到,这个过程必然发生了物质的交换,物体不只是反射光线的镜子,在反射光线的同时也表达了自身——是物体根源的激发。由此可见,一切可以被感知的物体内在都是开放的,既然是开放的,那么物体的质量必会自行的丧失,纵使没有外在的推动,这种丧失不是形式改变,质量不变,也不是物质转变为能量或者光,而是消散为无。

本质的变化是有无的生灭,有可归于无,物体在丧失自身质量的同时,又会从其他存在那里获得质量,但变化的方向是同一的,若有终会归于无,那么宇宙处在整体的熵增状态,质量会不断减小的。但是整体的质量不变,甚至熵增都不能改变宇宙的整体环境。存在的永恒存在,变化有不变的根基,若宇宙的质量不断减少,那么终有一天归于虚无,如此过去和未来的规则不尽相同,这是有违同一律的。物体不是完全封闭的实体,一切非实体的都非是不变的,所以物体的质量会发生改变,有会归于无。既然有会归于虚无,而质量整体不变,那么存在必从虚无中生成。

无生成有,有归于无,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质量保持恒常,但是形式却会发生变化。当然也可以说形式不变,而质料在变化,就像忒修斯之船一样。物体的表达在外的影像是物体外在的形式,而物体的质量是内在的根本,但是组成物质的材料却是根源的根源,外在的形式和更加根源的质料在变化,唯有中间的质量不变,物体的质量如同存在的先天位格,任何存在都可以坐拥其位,却不能永远占据。同时在物体的材料交替的过程中,存在的形式也会发生改变。

相关文章

  • 有生于无,无归于有

    存在是永恒的存在,存在又是刹那的存在,刹那的存在是真实的,存在的永恒是虚幻的。存在于刹那间永恒,存在于永恒间刹那,...

  • 太极&太极生机图

    《太极》 道生万物,始于一,归于一,一归于无,无生于有。无极为有,有极为无,无非无,有非有,无所在,而无所不...

  • 死寂生于无,无生于有

    死寂生于无,无生于有 史蒂芬走到人群中间,正要开口讲话,他自信满满,认为灾难以来自己的一切表现都足够沉稳,就像亘古...

  •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既然最后归于无,奋斗有什么意义?

    这是拂尘记的第515篇原创文章,字数1056,阅读大概需要3分钟 新年第一天,思考一个哲学问题,道生一,一生二,二...

  • 有无相生

    《道德经》开篇说到“有”和“无”。“无”中生“有”,“有”归于“无”。更直接一点,无就是有;有就是无。 ...

  • 浅悟«道德经»

    天地万物生于无,人的生命也生于无,从无到有,到死再归于无。也应正了那句话:你从哪里来还归哪里去! 生死如同昼夜,循...

  • 感悟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中有有,有即是无。从无到有,由有到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故无无也无有,心静即是福...

  • 林前 13:8

    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

  • 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

  • 赵玖的“东方精神”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道德经》当中,老子就讲述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老子说:“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生于无,无归于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vk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