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游天下(891)晏殊故里

文游天下(891)晏殊故里

作者: 石岩磊简书 | 来源:发表于2023-10-11 06:43 被阅读0次

    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时常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一些名人故乡的归属地出现变更,像北宋著名词人晏殊原为抚州市临川县文港人,1949年4月,文港划归南昌市进贤县,其便上了南昌市的名人榜,而抚州市仍将晏殊列为该地引以为傲的大才子。之所以出现如此怪象,就源于晏殊是位名垂千古的先贤。

    晏殊从小天资聪颖,五岁能文,七岁作诗,是人见人赞的“神童”,他十四岁时中进士第。进入官场后,其平步青云,宋仁宗时官至宰相之职。除了在为政方面风生水起外,晏殊还对宋代婉约词派产生过巨大影响,他的词风温婉清丽,总给人以春风拂面的舒畅感,比如脍炙人口的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的人品最值得称道,他为人诚实守信,这从两则轶事中即可窥见端倪。晏殊参加殿试时,拿到考卷后就要求换题,宋真宗问其故,晏殊答:前几日刚温习过此题目。真宗大为感动,遂对其另眼相看。北宋时期,官员宴饮成风,烟花柳巷生意兴隆。而晏殊下班后只和好友畅谈诗词歌赋,皇帝询问个中原因,晏殊如实禀告:非臣不爱觥筹交错酒绿灯红,只是囊中羞涩无力寻欢而已。

    晏殊故里目前只剩下两处古迹。一个是“神童古井”,其水质甘甜可口,煮茶无垢,据说晏殊正是饮用这里的井水才变得聪慧异常。可惜现在的古井已被栏杆围挡起来,游客无缘品尝增智甘泉了。另一名胜是“晏氏家庙”,里面有许多典故值得细细品味。

    家庙大门两侧的对联写道:“笼内参苓收富范,门前桃李重欧苏。”意思是,晏殊对富弼、范仲淹、欧阳修、苏颂等人都有慧眼识珠与提携重用之功。前屋木梁上悬挂着二块“文元”匾额,暗指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都高中进士。后堂还有宋仁宗御赐的“衮绣堂”牌匾,“衮绣”即为衮衣绣裳,是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图案的礼服,借指地位显赫。

    虽说文港镇上有关晏殊的遗迹并不多,但当地人对其极为崇敬,为他建起多处塑像,南昌市也大力宣扬这一飞来名人,而抚州对晏殊仍念念不忘,建有“晏殊纪念馆”。两地之争愈演愈烈,最有意思的是,在评议地方名人录时,评委为息事宁人,将晏殊划到南昌,而把晏几道归入抚州,父子同门不同地。晏殊知道后,多半会抚掌大笑道:无可奈何南昌去,叶落归根抚州来,古井家庙孕词才。

          2023.10.12

相关文章

  • 文游天下(414)孝庄故里

    文/石岩磊 国祚276年的大清朝绕不开两位重量级的女性,一个是清末的慈禧太后,一个是清初的孝庄太后,而后世...

  • 涨知识了,盘点古诗词里那些经典的词牌名及代表作!(八)

    1、少年游 始见于晏同叔《珠玉词》。按晏殊所在年代(991--1055)可知。少年游: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

  • 文游天下(668)江油李白故里

    2020年8月,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段湖北安陆市的城市形象宣传片,结果引发一场轩然大波,这源于该片中带有“李白...

  • 最美宋词之晏几道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人,晏殊第七子,北宋著名词人,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其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

  • 闲话珠玉词:似曾相识燕归来

    文/筠心 图/网络 南唐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是一对父子词人,而北宋的晏殊和晏几道父子俩,也是写小令的高手。晏殊自...

  • 忆小莲

    晏几道,晏殊之子,延续了晏殊的诗词才华,虽然在晏殊逝去后家族没落,但其一生也算平淡,没有太大的波澜。 晏几道出生富...

  • 诚实

    晏殊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 年轻的晏殊刚刚到京城做小官,当时,天下太平,朝廷官员也没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于是...

  • 清平乐·红笺小字

    晏殊

  • 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

  • 晏殊

    又恐在梦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游天下(891)晏殊故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pyg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