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这样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
同一个大学毕业,十年后大家拥有的财富却有着巨大的差异。可能有人成为了千万富翁,有的人还拿不出来一万元现金。
很少有人会对此深入思考,也只是简单的认为“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异,是因为拿的工资不同”。可真正的答案是因为他们对钱的认知不同。
在《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里有这样一句话:
富人让钱为他们工作,而穷人和中产阶级是为钱工作的。
对钱的认知不同,同样的钱在不同的人手里有着不一样的力量。富人会买入很多“资产”,这些资产会不断增值,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被动收入。而穷人和中产阶级只知道赚钱,不会管钱。赚钱就是为了花费,一赚到钱就会很快花掉,甚至是提前用了很多未来的钱!他们的钱全部用来支出,并且买入的全部是“负债”。这些负债不但不会给他们带来收入,而且还会不断的从他们口袋中掏钱出来。消费欲望无限,负债各种类型,相当于是不断在做减法,当然也就不可能拥有很多财富。
那么,想要实现财富自由,看似也很简单:
不断购买资产,减少支出就好了。
可实际上,这并不容易。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做不到呢?为什么这件事那么难呢?想要拥有资产,第一步是想办法有储蓄资金。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很少有人会考虑未来,往往是有多少钱就花多少。“在几年前,美国一家公司就曾做过调查,在美国大约有43%的成年人拿不出救急用的1000美元——这可是在发达国家”!
但如果你想成为富人,你就需要强制储蓄,留下可以用来购买资产的钱。具体的方法可以是每个月工资一到就存一定比例的钱,之后拿到了工资之外的钱也存着,坚决不消费。
第二步是买入可不断增值的资产。这需要我们有智慧去识别什么才是这样的资产,这一点难倒了很多人。很多时候,我们买入了以为是资产的负债。比如,花很多钱买房子车子。
近几年流行这么一个说法:结婚就要有车有房。很多父母为此操碎了心肝,天天都在想怎样为子女买到这两样东西。不惜把很多年的储蓄全部花在这上边,做为首付,并且还认为自己很爱孩子,为他们减轻了负担,而下一辈“不得不”每月“还债”。
哎!倘若你不知道房、车是负债,你还会比较开心,却不知道自己已经入坑;倘若你通过学习知道了房子车子是负债,你也很可能会迫于各种压力买入它们——父母观念“根深蒂固”,你不容易给他们讲明白这个道理。
更关键的是,你如何和对方的父母讲明白这个道理?想到这里,真的感觉脑袋里概念不清,就意味着我们会背负很沉重的枷锁。
多说一句,在这一点上,因为父母经常唠叨,我对此有过一些思考,我暂时的想法是自己想办法多赚点钱。当你拥有100万,你就是不买房子、车子,这时候去让他们理解你的做法也就是比较容易的。
财富是你认知的一种外在体现形式,提升认知,刻不容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