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婚姻育儿读书
回应争议——9张阅读表,不止让阅读更有用,也让阅读更有趣

回应争议——9张阅读表,不止让阅读更有用,也让阅读更有趣

作者: 慢妈爱绿呀 | 来源:发表于2017-06-30 03:07 被阅读134次

一、孤独

前天发布别人开书单,我做“阅读表”;9张阅读表帮孩子探索高品质阅读后,学中文的朋友秒联我,说,孩子读书,还是自由为好。

她不是一个人。

事实上,在我发文的前一天,也看到爱读童书妈妈小莉发文《让孩子爱上阅读,那么多技巧都不如做到这一点》,称,很多父母把亲子阅读当成任务,每天都有考核,这是把亲子阅读做成了一件功利的的事,这样的亲,自己就不爱阅读,还是放过孩子吧。

也是在我发文的前一天,公号亲近母语发文《”花婆婆“方素珍:父母一定要避开的早期阅读误区》,其中,误区一是急功近利,希望获得立竿见影的阅读效果。

才女朋友的话和大号们的文,让我感到孤独。

她们似乎是拒绝阅读之外的拓展活动的,她们意指单纯的享受最有趣。

阅读要有乐趣,我当然同意。

可是,我想,深度拓展,会不会更有趣?在随性自由之外,调动了感性+理性+应用的阅读,拓展向全科的阅读,会不会更有趣?

二、我不孤独

回应孤独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伙伴。

我再次感受了高钢教授10岁儿子那《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作业,我依然认为一贯“随意自由式”阅读,在10岁时是难HOLD住这类题目的。

我再此看了那些洋气公号介绍的美国从幼儿园开始就融合了“批判思维”、“全科思维”的阅读法,那些把一个绘本玩出N个层次的阅读法;我没觉得这样阅读很痛苦,我觉得相对于“随意自由式”,它有更深层次的快乐。

我再次看了《优质提问教学法》,看赫泽尔老师在美国以“问题教学法”从事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的特殊教育时的感慨:“你能够认出哪些学生是刚到我们学校的——因为他们还没有习惯于思考,尤其是高水平的思维方式......"

......

最重要的是,我又再次翻阅戴安娜.帕帕拉等三位合著的经典的《发展心理学》,并确认,在儿童中期,在儿童进入具体运算阶段后,各种认知能力都在进步,并且,如果儿童最初以一种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感受的方式来接触书面语言,......那么他们在学习阅读时会更有兴趣,更易理解阅读材料——感受,我的朋友们都在强调;可我同时也强调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等。

孩子正在长大,请注意!

三、我的坚定

我以为,专业书籍能给我最大的勇气,但并不是;

能给我更大勇气的,是我的7岁的女儿。

1

今天,我送女儿去儿童图书室看书时,“无趣”地说:看完书后能给妈妈讲讲你看的故事吗?然后我又加了“无趣”的另一句:告诉你一个诀窍,如果你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线索思考,可能能更好地讲故事呢。——我用到了阅读表表1,阅读素描。

从图书馆出来,她“兴致勃勃”地讲述了故事,《青蛙王子》的故事;我再次“无趣”地问: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我用到了阅读表表5,我爱评论。

她笑了:我最喜欢公主,因为她漂亮。

随即,她眼睛突然放光,改口道:不,我最喜欢青蛙王子,因为他敢于去宫殿敲门,敢于表达自己!

为什么她眼睛放光?

单纯的读书,是一件被动的事;思考、表达,让读书变得主动。

而主动的感觉,让人放光。

2

整个下午,她都沦陷在一套叫做《我的第一次艺术之旅》的书中。

这是她目前最着迷的书系。

我开启采访模式问她: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喜欢这套书?

她想也不想笃定地说:因为它有活动书啊。活动书可以做手工还有各种活动。

——她认可了书籍配套“阅读表”。

我的理解是:她可以在活动中表达自己,表达自己让人着迷。

3

昨天去医院,路过“蓓蕾楼”,她问:妈妈,这个也是小朋友看病的地方吗?

我说:是的。不过,这个楼里都是患有“脑瘫”病的小朋友。

她:脑瘫是什么?

我:是大脑损伤疾病,很难治好。

她:治不好?我的感冒几天就好了。

我:脑瘫太难治好了,因为他们出生时大脑缺血,造成脑部细胞损伤,永远都难好了。

我一阵哽咽:对于我们而言,生病就像是一场旅行,会结束;但对于他们而言,生病就是人生,生病就是一生,永不结束。

停片刻,我接着说:你注意到了吗?这个楼的楼顶,晒了很多小衣服。这是因为他们的病要花很长时间治疗,以致于要长期住在医院。但是,即使是长期治疗,也不能完全治好,治疗能让有的人的健康从30分进步到70分,但有些人,只能从30分进步到31分。

她问:那还要治?

我说,作为妈妈,别无选择。

我突然崩溃:宝贝,你将来挣钱了,一定要多捐款,好吗?

她沉默,然后,突然开口:等我当了医生,我要给她们输很多血。说完,紧绷着嘴抑制胸中的难过。

我说:我们家的花因为缺水死了,死了之后,再浇水也没有用了。人的脑细胞也一样......

她又沉默。

稍后,她说:妈妈,他们住在那里能上学吗?

我:不上。但你可以给他们讲课啊,哦,不,你一个人不行,你要组织很多人来讲课才行;我又打趣,如果你做到了,哈佛就要你了,因为你用善良和行动造福了世界。

她:可是,他们学得会吗?

我:他们不一定要学数学英语,他们要学习生活独立,做点小工就可以。

她:我一定会帮他们学会做自己的事的。

——拓展,无处不在。

我想,她们与其说是太在乎阅读的趣味,不如说是对孩子的深思能力和深思兴趣不自信。

孩子有深度拓展的能力,并且有深思的兴趣。

我提到的这些大问题,女儿都接的住,并且,她还经常提出些我想不到的问题,如:在医院做康复治疗的孩子,需要教育吗?没有关心与兴趣,她提不出问题。

女儿告诉我,孩子跟得上我的步伐,并且,时而超越我;问题是,我们呢?

四、经验

我的坚定,也来自我的经验,做母亲的经验和做老师的经验。

不论阅读还是聊天,我很爱拓展话题,拓展到很远。但这并没有打击女儿对世界的热情,她一直挺有兴致也挺有思辨力,如:

她问我:猩红热是什么?

我说:不知道。但很严重。

她说:你不知道,还说严重。

我坦言:你说的有道理。

我心里欣喜。

我当老师的经验也印证了些东西。学生们当然不喜欢照本宣科,但他们最喜欢的也不是老师精彩的独角戏,他们最喜欢的是参与有趣的讨论并表达,哪怕观点稚嫩。

五、试建巴别塔

事实上,我不觉得我和才女朋友、小莉或者亲近母语有什么分歧,我觉得我们需要更清楚的表达自己。

我想,她们拒绝的是破坏兴趣的拓展任务;而我要做的,是激发兴趣的拓展活动。

形式不应是问题的核心,实际内容才是。

相关阅读别人开书单,我做“阅读表”;9张阅读表帮孩子探索高品质阅读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需要写一系列文章,介绍每一个”阅读表“具体怎么用才能更有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应争议——9张阅读表,不止让阅读更有用,也让阅读更有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cb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