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深圳还是骄阳似火,白天室外稍微一走动就出一身汗。就像这个城市一样,总是充满着热情。
一切都在有点掌控但又略微有点失控中慢慢开展,这里是个年轻的城市,地铁、商场、通道到处都是年轻人的身影,如果早上有事早点出门的话,挤地铁也是个技术活。这里人们交流的、讨论的、碰撞的都是关于:精进、成长、学习、提高、财富的话题。
我很享受这样的状态,似乎生活本该如此。短短半个月已经认识了很多同频的朋友,也会有一些以前并不熟悉,但知道我来深圳后,主动链接的伙伴。突然想想,这半个月交流过的朋友比之前一年能说的上话的都多。
由此我还稍微总结了一下之前和现在的差别到底在哪里,在深圳我们不论和哪个朋友交流,我们谈论的内容大多围绕着:我是谁,我有什么,我在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而以前我们交流的内容通常是:我们邻居在干什么,我们领导在干什么,我的朋友家庭背景多厉害,我的亲戚怎么怎么样。这里我们大多在交流,通过我的资源和能力我还有什么可能,而以前大多是:我的资源和能力终于可以让我舒服的什么都不用做了。
通过生涯规划基础班的学习和咨询师的辅导,加上自己的不断打磨,我也总结出来了自己这半年的行动方向:
在咨询师给我辅导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一些工具来探索了我的天赋和优势,自己的天赋方面有沟通、体谅、交往,都是偏向和人沟通的,加上一些成就事件的分析,我是那种比擅长向外输出表达、演讲之类的工作的。只是生活中很少有场合能发挥这些天赋,所以算是被埋没了,但这是与生俱来的品质,也就是说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相对是没有障碍或比较擅长的,自己想想也是,上台讲话,做演讲什么的,虽然机会不多,但很少有紧张忘词或表达不清的时候。上周在做未来春藤线下沙龙的时候,台下坐着二三十人,我还在前一天晚上准备了好长的逐字稿,但在现场的时候,基本不用看逐字稿,还能把该讲的点都不落下,该调侃的和该有的笑点也能把握恰当,现场效果还算不错,也暗合了我的天赋。
所以接下来我会围绕演讲、写作为主要手段,来研究生涯规划和教育培训这两个方向,从而打造自己的个人IP(影响力)我报了一个为期二十多天的阅读写作线上训练营,是一个相对紧凑的学习阶段,会要求每天看一本指定的书,每天要根据书里的内容写一篇文章。
另外经我的咨询师推荐,我还想参与深圳的演讲社团,这是一个全球性质的演讲社团,每周都会有演讲活动,我要在这个社团多泡一段时间,毕竟演讲是技能,不是知识,是要经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才能习得的技能。
我还会继续学习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生涯规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领域,一方面可以剖析自己一方面可以帮助别人,梳理定位、发展、转型、平衡等问题。等基础知识点都打通了以后,我可以为别人做一些一对一咨询来积累经验,时机成熟后,我还想去上个企业认证班,就有机会去给企业或机构去上课了,也符合我的演讲的诉求。当时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是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她在台上妙语连珠金句频出,我在台下看着,感觉那就是将来的我。
生涯规划的学习是一劳永逸的,它可以运用的领域也是很全面的,也就是说,我只要掌握了生涯方面的知识点和演讲,未来春藤这边再需要做演讲的时候我就有很多素材和话题可以直接拿来用。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闭环,学的东西都能用的上,而用的东西又能加深学习,这样循环往复,就像滚雪球一样,重要的是要找到湿湿的雪和缓缓的坡,这样雪球就能越滚越大~越滚越大~~越滚越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