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打破认知枷锁:从偏见丛生走向合一意识的觉醒

打破认知枷锁:从偏见丛生走向合一意识的觉醒

作者: 洛瑶的乐园 | 来源:发表于2025-02-16 10:14 被阅读0次

       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知识虽触手可得,却成了认知高墙。算法推送海量信息,带来即时满足,也催生思维惰性,悄悄固化偏见。

      达克效应表明,信息过载没让人变聪明,反而让人“越无知越自信”。集体思辨萎缩,碎片化认知盛行,人们困在信息孤岛,反而傲慢与偏见肆意生长。

      一、深陷认知泥沼

      如今到处都是被整理好的知识,社交媒体的推送算法、学术论文、权威发布的报道……这些看似很理性的信息传播方式,其实就像一张大网,限制了我们的认知。而且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人往往会高估自己的判断能力,就像达克效应说的那样,我们只愿意相信那些符合自己想法的东西,这样就在自己给自己打造的信息小圈子里,不断加深那些偏见。

      比如当你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你看他哪里都不顺眼,忽略其实他也有很多优点;比如说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冲突和问题时,总是站在自身立场考虑,就很难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思考,因此也没有办法找到共赢的方式方法;比如当你受到委屈时总觉得他人不能理解你,忽略可能自己的沟通方式或许有问题。以上种种这些现象背后,藏着认知的三个问题:

      1.确认偏误的死循环:大家只愿意接受跟自己想法一致的观点,要是有不一样的就觉得是没用的噪音,直接忽略。

       2.达克效应带来的傲慢:那些懂得少的人,总觉得自己啥都会,反而是那些知识丰富的人,越了解越知道自己的不足,就越谦虚。

      3.标签化思维的危害:我们习惯用一些固定的模式去理解复杂的人,就比如说「原生家庭决定一切」「性格决定命运」),却忘了人是会变的,生活是充满各种可能性的。

      二、论断带来的伤害:分歧成了认知的死胡同

       我们总喜欢给人或事下定义,再找各种理由证明自己,反而会容易眼中无人,只关注自己,失去了和他人建立良好情感连接的能力。

      比如说人吵架的时候,双方都一门心思地想证明自己是对的,却忘了想想怎么能和平相处;比如说大家聚在一起讨论一些公共话题的时候,最后变成了只看立场,不管对错,理性变成了攻击别人的工具。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这种非黑即白的想法,是因为我们心理认知失调了。当有新的想法冲击我们原来的信念时,我们为了让自己心里舒服,宁愿歪曲事实,也要坚持自己原来的想法。这种思维模式就像用单一滤镜过滤掉生活的所有色彩,将原本流动的、多维的真相压缩成非此即彼的标签。这样的思维局限,就如同给我们的心灵套上了无形的枷锁,限制了我们收获更多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三、走向光明:拥抱合一意识的生命新视角

      我们的思维背景、习惯和认知方式各不相同,这导致我们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部分。为了获得更全面的理解,我们需要打破局部真相的谬误,尝试多角度换位思考,拔高自己的思维格局,从而超越局部认知的限制,这一转变需要三种觉醒:

       1.灰度认知:学会接受不确定的智慧就像量子物理里说的「叠加态」,真实的世界本来就是各种对立的东西相互交融的。我们要是能放下那种非要一个绝对正确答案的想法,就能发现,在偏见之外,还有别的可能。我们不妨每天都记录一件让自己觉得意外的事情,锻炼一下大脑,让它能接受不同的信息。

      2.共情式倾听:打破论断的屏障当别人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我们别急着反驳或者给人家归类,而是问问:“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经历?”比如在综艺《一路繁花》中,刘晓庆因迟到引发了团队的一次冲突。然而,这场冲突的根源并非仅仅是迟到这一行为本身,而是由于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共情而导致的误解。刘晓庆没有向大家解释她当时面临的压力和困难,导致团队成员仅从表象归因,认为她的迟到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团队成员也没有尝试理解刘晓庆的处境,而是急于给出评判和批评,加剧了矛盾。

     3.合一意识的修炼:从分裂走向共生, 道家说的「阴阳相生」,佛家讲的「无分别心」,和现代脑科学发现的一些东西很像。当我们的大脑不再总是评判这个、评判那个的时候,就能接触到更深层次的真实。我们可以通过冥想、欣赏艺术或者去亲近大自然这些方式,刻意练习那种不贴标签去感受世界的能力。

      当我们不再被那些错误的认知束缚,就好像灵魂重新获得了自由。当我们不再执着于谁对谁错,那些曾经让我们产生分歧的观点,反而能成为我们走向更高层次理解的台阶。

相关文章

  • 且行且珍惜

    所谓的觉醒,就是打破原有认知,消除固有偏见,然后发现自然真理,通晓世间大道。 ️荣格说过:“当你的潜意识,没有进入...

  • 《破窗》大纲

    《破窗》:破--打破,窗--家庭、封建思想;寓意女人打破封建思想,家庭的枷锁,重获自由,意识觉醒,独立自强。 【主...

  • 复盘-核心课第一周:涅磐重生,重塑自我认知

    打破枷锁,重塑自我认知。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教我们怎么打破限制,做到核弹式的爆发。1、99%失败者的理由;2、打破阻...

  • 突破认知,跟意志力说再见!

    最近一直在看《认知觉醒》这本书,看完早起这个文章之后,终于打通了认知觉醒的任督二脉。打破你的认知,让意志力从你的字...

  • 打破偏见与认知盲区

    今天一早就醒来,继续开展素材的调查剖析,现在开始正反馈。 结论是:打破习惯和常规,回归到目标引导型。 1.搞那么多...

  • 过山林

    林中唯有木,寂道岂无石。 不到寺旁语,如何敢言诗。 学习生活,从求索走向沉默,总有枷锁不能被打破。就此茫然无措,一...

  • 逃出想象的陷阱

    知情意 1.潜意识意识化,用认知理智控制想象情绪,理智与意志行动合一。 2.知行合一,认知理智与意志行动直接关联。...

  • 沉淀下来的感悟

    1,每天阅读,不断打破自己的认知,尤其是打破自己的思维固化,以及思维偏见,负性思维。 2,写作,因为写作你才会更好...

  • 《穷查理宝典》9

    芒格提醒应该警惕严重的意识形态偏见(左派或右派偏见),为什么?试从证实偏见来解释? 严重的意识形态偏见,不管是左派...

  • 从个体性到公共性

    认知外部,认知内部比认知外部都更要困难。因为你没有办法确定它是正确的。整个思考模式由个体意识走向公共意识。 【个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破认知枷锁:从偏见丛生走向合一意识的觉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jdp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