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此岸信仰与彼岸信仰

此岸信仰与彼岸信仰

作者: 此岸天下 | 来源:发表于2019-03-21 07:36 被阅读0次

对于一个人来说,由于觉醒的自我意识与灵魂的剥离,使得内在的精神世界中有两个我,你认同哪一个我是主我?有的人认为身体的我是主我,灵魂的存在依赖于身体的存在,身体灭失,灵魂也就随之消散。有的人认为精神的我是主我,身体的毁灭不意味着灵魂的消散,灵魂会以整体的形式与身体分离,或是转移到另一个身体,或是去向另一个空间。人对主我的不同认识,实际反映的是人对“形式与本质”存在方式认知的不同,这个认知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信仰模式。

认为身体的我是主我的人,他们认为本质(灵魂)寓于形式(身体)之中,形式和本质不仅在空间上是一致的,在时间上也是一致的。没有形式本质也就无法表达,因此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他们认为就一个人来讲,没有了身体也就没有了灵魂,身体是灵魂存在的基础,灵魂与身体是不可分的。虽然这让人很难接受,但是这是理性认知下的事实。这种认知文化,我们称之为“一元文化”。

在“一元文化”下人们认为形式与本质是合一,本质就寓于现实的形式之中。既然本质就在形式之中,那意味着确定性也在现实世界之中。而人的信仰就是为了追求确定性,那么自然绝对者也应该在现实世界之中。现实世界我们也习惯的称之为此岸,所以我们也可以将这种认为绝对者在现实世界的信仰称之为“此岸信仰”。

另一些人的观点则与之相反,他们不认为一个人身体的死亡意味着这个人自我意识的消散,而是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整体的回到了另一个世界之中。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本质与形式是二分的,本质并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形式只是另一个超现实世界中本质在现实世界的临时居所,在一定情况下,本质可以离开形式,单独的回到超现实的理念世界之中。我们称这种认知文化为“二元文化”。由于他们认为人的本质在超现实的世界,绝对者也在超现实的世界而不在现实世界,所以也称之为“彼岸信仰”。

此岸信仰与彼岸信仰的认知逻辑链:

认同一元文化→认为形式与本质一体,真理在现实世界→崇尚理性认知→回避抽象的理念世界→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意义感、价值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将觉醒的灵魂安放于人际关系中→以家庭伦理作为生活方式和社会道德的基石→自为的人生态度→绝对者在此岸,我的灵魂将归于此岸→此岸信仰。

彼岸信仰:

认同二元文化→认为形式与本质二分,真理在理念世界→崇尚感性认知→直面抽象的理念世界→在人神关系中获得意义感、价值感、安全感和归属感→将觉醒的灵魂安放于宗教关系中→以宗教伦理作为生活方式和社会道德的基石→自在的人生态度→绝对者在彼岸,我的灵魂将归于彼岸→彼岸信仰。

相关文章

  • 此岸信仰与彼岸信仰

    对于一个人来说,由于觉醒的自我意识与灵魂的剥离,使得内在的精神世界中有两个我,你认同哪一个我是主我?有的人认为身体...

  • 个人信仰多元化的原因是,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信仰模式

    此岸信仰的优点是可以通过体悟来实证,此岸信仰的认知基础是对人的存在和现实生活的肯定,它回避或是否定彼岸的存在。 此...

  • 今日书摘《人之彼岸》

    1. 人在此岸,人工智能在彼岸,我们遥望彼岸,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此岸。 2. 我们应该对人本身有信仰,以人为理想,才...

  • 信仰实践的两个向度:生活信仰实践与伦理信仰实践

    不管是此岸信仰还是彼岸信仰,信仰实践都表现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人们在生活中制造感受,用生活中获得的感受安放自...

  • 解释“金刚经“之波罗蜜

    波罗蜜可以意译为“到彼岸”。那么从我们的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现实生活到宗教信仰,真的有彼岸和此岸吗?这个可能很多...

  • 我的梦,篮球梦!

    梦想是什么呢?梦想如信仰,梦想就如克雷洛夫所说的:“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 请你信仰阿弥陀佛

    我再三殷勤劝勉信仰阿弥陀佛,其意良苦。 信仰阿弥陀佛就是信仰内心光明,信仰生命可以不朽,信仰彼岸净土容纳老病残躯。...

  • 【小诗】黄昏

    我跪求一下午的天空 只为等一抹夕阳 我路过一世的繁华 只闻过一种芬芳 你给我诉说的 是关于梦和信仰 在此岸与彼岸 ...

  • 生活啊,生活

    生活啊,生活 “如果爱是一种信仰,那为爱全力以赴的勇气和本真,便是我们从此岸摆渡到彼岸的心舟。” ——《别让相爱败...

  • 2022-05-17学习不断(八

    学习不断的是离开此岸向着彼岸而去。学习断了,既不在此岸,也不在彼岸,也没有在此岸与彼岸之间。 很想早一点地像应付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此岸信仰与彼岸信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jf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