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飄香的季節
端午節最溫暖的回憶,是媽媽下放到閩侯縣工作的那年,過節前一天,爸爸帶著大哥和我去鄉下看媽媽和弟弟,看到媽媽正在當地農民家里學著包粽子……
往年我們家吃的粽子,都是家裡有人會包粽子的親戚送來的,因為我們家沒有人懂得包,奶奶是民國時大戶人家的大小姐出身,解放後家裡一直請著保姆,不太懂得做家事,而媽媽是歸國華僑,在回國前是越南最大中草葯商、葯厰東主家嬌生慣養的大小姐,五十年代響應周總理號召回國參加祖國建設,認識了爸爸後就不顧外公外婆的反對留在了國內,過上了“苦”日子……
爸爸也沒有料到媽媽會悄悄學著包粽子,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人擠在媽媽那1米2寬的床上,在以為我們幾個都睡著了的時候,爸爸把媽媽那雙粗糙的手包在自己的大掌中,輕輕揉著那在水中泡得起了皺的十指心疼地說:你那麼累,何苦包這個,孩子們想吃,問老鄉要幾個就好了嘛……媽媽説:沒事兒,孩子們還從沒吃過我包的粽子呢……
那晚上,不到七歲的我和兩歲多的小弟睡的呼呼的,可是十一歲的哥哥沒有睡著,所以我們仨才知道那十幾个包得丑丑的粽子滿含著滿滿的母愛……
媽媽精通法文、英文和越南文,五十年代歸國後一直在國務院僑辦做翻譯。有一年,爸爸帶生病的奶奶赴京看病,住進了北京協和醫院,正好和也生病住院的媽媽同一間病房,於是,愛情就悄悄的來了……結婚後,媽媽仍留在北京工作,爸爸在奶奶病好後就帶著她回了福建老家,從此他們倆就兩地分居,我們一家只有逢年過節才共聚天倫……
文革時,媽媽被划為“海外特務”,下放到福建閩侯縣搞水稻病蟲害防護工作,整日價的下水田,原先蔥根似的嫩白的十指日漸粗糙,爸爸心疼的不行,可是媽媽很快樂:現在多好,咱們一家人一周能聚上一次,總好過先前一年只見兩三次吧……
後來,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政策開放媽媽申請赴港定居前,我們家年年都能吃上媽媽包的粽子,她包粽子的手藝也越來越好……後來,我成家後移居澳門,如果赴港探望媽媽時正逢端午還會吃上媽媽包的粽子……再後來,可能是那近二十年下水田工作埋下隱患的緣故吧,媽媽嚴重的類風濕導致雙手手指變形,再也包不了粽子……
媽媽牌的粽子呀,儿時端午節暖暖的回憶……
2017/05/28 深夜
越簡單的粽子越好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