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周末,台风余尾更把秋渲染的秋高气爽,如此易逝的美好时光怎能辜负?乘个滴滴,随便走走停停,就来到仙岩梅雨潭。
一进入游区,感觉一股浓浓的的清雅、幽静和古意,有别于楠溪间的清新、随意,梅雨潭不到几步,就听到瀑水声,踱步进入两个大石块的夹缝间,梅雨潭整个风貌就全然呈现我的眼底。
石块,瀑布,深潭,幽幽悠悠的倚在山边,似乎很普通。可潭水真的绿得碧眼,在阳光照耀下,绿波粼粼,千丝万缕;坐在栏杆上,抬头一片片一排排飞云,不断飘过深潭上空,好似演出给梅雨潭观看,亦或者排队观赏着梅雨潭。深潭周围可见红色石板,夹着青苔,上处小草小树随风飘摇,年代悠长之感,真是小而雅致,小而古朴。
我坐着许久不见游客来,也没被一般瀑布水所溅湿,梅雨潭边只有丝丝水线,清幽徐徐,及其温柔。想来,朱自清先生形容梅雨潭是女儿绿,真是贴切形象,美、深,幽,原就是女儿的特色,而今天因为台风的秋日,多了几分悠远,又增几许透彻和阳气,如成熟初心如初的女子,意韵深幽。


从九点多坐之下午两点,忘了中饭,微信朋友圈有朋友告知上面还另有瀑布,美轮美奂。我欣喜上去,我没寻到超越梅雨潭之美景的美景,却寻到梅雨潭美景之答案,美的铸成从来不容易的。
山顶只有一个女神发丝样的瀑布,无深潭,深涧慢慢沁流,中间一个叫住“雷响潭”的瀑布,真的如雷劈石开般,其深度之深,红颜色之色彩,南方少见,硬是给沁流而下的水让路,为了酿成不一般之美景的梅雨潭。
下山回之梅雨亭,听瀑水之脆脆,观白云之悠悠,似有对面仙岩之味,人间清欢正在此间。忽看,亭柱上的对联,我一书法白痴,其余不知所云,独一柱上,写着“眼底常留潭影绿”,不觉心领神会,颇有得道在瞬间之妙哉!
梅雨要源,梅雨要劈,梅雨铸而潭,梅雨旁而亭,只要眼底常留潭影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