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那年初来沈丘,穿过街道,驻足村巷,好友带我遍尝美食,觉沈丘的古朴与人情,皆在这座千字文古城。
曹雪芹曾说:“姑苏城乃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而这里的人民习俗,居住了许多与我家乡相似的人间风味,亦有神仙一般的知己好友。身为教师的我,本就圈子狭小,然能读书写字亦是每日快乐之事。
初至沈丘,见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繁盛,自与别处不同。初临志远,恰似黛玉弃舟登岸。而我虽来自柘城,所见多是和家乡一样景物,人情世故,门头差事,第一次觉得精致明丽,亦无此前埋怨哀情。
去校园走走,我已错过太多的花期。我班学生在上体育课,他们依旧是那么不服管教。然这一切与我无关了,他们看着我的背影,消失在拐角尽头,而我选择留恋角落处的繁花,不是喜欢,而是欣赏。
看过一些书,书里说:“人到世间都是来历劫的,又或三生石上,有一段甚至几段未了的宿债情缘。”我却觉得并非如此,这一世,我来世间游历一场,亦是为了享乐。和朋友聚餐聊天,听雨赏花,哪一件事,都是快乐无穷。
这些年,我知道,生活并非一帆风顺,要每日自我鼓励,放下过往,满怀希望行动逐梦。才能抵消眼前一切苦涩,即使工作节奏过快、也会觉得付出有收获。
我有一同事,她每天都很快乐,她曾说,人一定要找到热爱的事,找到值得爱的人,每天要好好生活,好好爱自己并加油奋进,做一个开心的人。我羡慕她的生活态度,一如羡慕餐厅门口开的花,是那样的灿烂,那样的热烈。
刚来沈丘那会儿,我就像黛玉初进贾府,虽寄人篱下,但到底是投靠朋友,有个依托。我孤影飘萍,寄身沈丘这座城的某个村庄巷落,一间旧宅,偏安一隅。隐于陋室,但风景不欺,心存志气,闲情不减,读书写字。我是人间惆怅客,住在沈丘,可以停留多久,我亦不在意。
下午没课,心情总算闲逸下来,想起书中说,世间痴者芸芸,我亦是不能免俗。这些年,真诚待人,对事有情,对物亦有所寄,乃至对眼前的一花一草,清风明月,有时也不能释然。想到过往发生的一切,我以后的日子自会慢慢遗忘,但有些执念仍占据心房,不知如何消解。
前几年,只要心中有事,便去大堤转一转,去村里走一走,许是我对这里的人不相识,我看他们,亦如他们用惊异的眼光看我一样,看一些与自己无关的风景。
我把自己当作是路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看书,至少忙着的时候,一切烦心事都不会在意,这些年我也明白了,身边的人或物,都是可聚可散,可来可去,又何必斤斤计较。
漫步校园,眼前景物让我欣喜。桂花的果实,紫色黝黑,像一串串小葡萄,挂满枝头。路过餐厅门口,墙上的一句,酸甜苦辣皆有味,粗茶淡饭菜根香。瞬时回归乡下,瞬时又回到过去。
宿舍楼前,饮醉黄昏,又仿若去了城市街道。法国梧桐极目远眺,郁郁森森,绿叶绵密。近处围栏上的小花探出头来,亦是有人间情味。
走着走着,我就停下了脚步,看着面前的阿姨在垃圾堆里收拾垃圾,坐在一大片垃圾面前,她是那么从容,仿佛在整理家中杂物。
我想起了家中的母亲,那个没有文化,一生为了子女付出,头发花白的母亲。
想起母亲一生的凄苦,我心里百般不是滋味,我真的希望,岁月能够对我母亲温柔一点,不要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了。
忽然想起了一位故人,时光荏苒,只希望多年后我们重逢,两人依然能够宛如昨日,风采如初,友谊未减分毫。
这些年,我住在自己矮矮的屋檐下,不惊不扰。外界的纷纭,人事的多变,一直都在身边围绕,或许我难以彻底置身事外,但可以尽量避而远之。我这几年的经历,抵得过一生的回忆。
世上的事谁也说不准,人心的事终究难以猜测。我现在的心境,早已经与昨日不同,至于将来,我亦不去打算。
人生真正的安稳,就是走一步看一步,自己做自己的主,不寄附于谁,便不必经受落寞与失望。眼前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修行。
待修行有了境界,或安于平淡,或红尘风流,不管身处荒寒乡野之地,还是住在凡尘闹市,与我来说真的并不重要。我所求的,不过一人一屋,一茶一书,仅此而已。
说好了,攒点钱,买个房,辞去眼前的工作,去我想去的地方,独享山林清趣,不再过问世事。说好了,山川草木,读书写字,都是知己。
说好了,与自己无关的人事,皆可扫落尘埃,不复相见。但我骨子里,向来随性,不喜拘泥,至于日后会怎样,老天自有安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