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都会发现,孩子出现行为、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都源于错误的家庭教育。也许当父母的都口口相传着这样一条育儿经:“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大多数父母认为,对于男孩子,困苦的环境更能激发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艰苦奋斗的品质,毕竟他们将来是要养家糊口的;女孩就要在优越的环境下长大,她们应该像公主一样过着物质充裕、精神丰富的生活,所谓见多识广,长大了就不会被别人的小恩小惠诱惑。
困苦的环境也许能够激发一个人的斗志,但是过分的穷养却会适得其反。
有一个男孩,在老师同学眼里,他乖巧懂事。有一次,班上好几个同学的钱丢了,老师通过监控,发现竟然是这个男孩所为,于是,叫来了孩子的妈妈——一个打扮得珠光宝气的女人,反观孩子,一身校服脏兮兮的,她二话不说就扇了孩子一个巴掌,孩子委屈地哭了起来,他说自己的父亲在外地工作,这个叫母亲的女人从来没有给过他零花钱、书包里永远只有一支笔,出去旅游的时候从来没带过他,即使考到班上前几名,母亲一句表扬的话都没有,他甚至不知道蛋糕是什么味道的,偶尔父亲回来,偷偷地塞给他一些钱,母亲也会拿走,看到别的孩子买玩具、买零食,他羡慕得不得了,老师问那位母亲,怎么能这样,那个母亲说:“男孩子要穷养呀?”听到这里,老师震惊了,这就是所谓的穷养,穷养到从来不给孩子几块钱的零花钱、没有给孩子买过一次生日蛋糕,孩子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就开始偷同学的钱。虽然我们不提倡父母给孩子过多的零花钱,但是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给孩子小小的奖励,未尝不是父母爱的表达,它可以让一个孩子的自尊心、虚荣心得到满足,也不会因为长期的物质匮乏而去偷窃。
在我们小的时候,日子虽然很困难,父母们偶尔还会给孩子一两毛的零花钱,买一根冰棍、一包粘牙糖,虽然微不足道,但是一个孩子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穷养,不一定是以变态的物质上的极度匮乏去培养孩子,而是教会孩子在挫折中成长,在困境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不应该剥夺他享受幸福的权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