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是我在简书坚持日更第690天的日子,回想自己最初的目的——对抗拖延症,一路走来写作水平没有什么提高,却每每给自己带来疲惫不堪。
与其说是写作,不如把它当做是庸常日子的堆砌。有时工作忙,顾不上日更,晚上回家,累得不想说话,但是一想到日更还没完成,心里立刻不安和焦虑起来。于是,我经常熬夜到十二点多,白天精力明显不够。我也曾试图改变这种状态,但是收效甚微,往往陷入周而复始的境地。
詹姆斯・凯尔曼是布克奖得主,作为英语小说界的诺贝尔奖,能获得该奖项是对一个作家莫大的肯定。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早上5点半到7点,大多数时间他都在书桌前,每一天都是如此。“我之所以养成这个习惯,是因为感受到来自外部那些必要事务的压力。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当我还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时我就开始写作了。我不放过任何能找到的工作,大多数工作都是从早上8点开始,然后无休止地继续下去。等我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身心俱疲,不能再做任何事了。”
由此,他也发现了一条最重要的艺术原则:疲惫的身体中活着一颗疲惫的心灵。于是,他决定在每天早上出门前两小时起床。如此坚持几十年,硕果累累。他说:“我在偷时间,把最好的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情。”
换一个思路,打破固有的习惯,把每天最好的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儿,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健康阳光的状态,高效率的工作,休息的时间也心无旁骛。 这,真是一种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