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四》笔记4-7(1)

读《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四》笔记4-7(1)

作者: 本来美丽 | 来源:发表于2025-03-06 14:46 被阅读0次

素问·阴阳离合论

六、三阴三阳之离合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1.、为什么门开东南?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

我们现在的地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中国古代人体站立图则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这个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的前提是“圣人南面而立”,是以人为中心的图,不是地理之图。中国国学的核心是人学,不是知识,讲任何东西,都是在为人服务。讲天文,是为人服务;讲地理,是为人服务。懂天文、懂地理、懂节气,就有农业文明,就有生生不息。

上南下北、左东右西这个图是人图,所以上为南、为头,为心;下为北,为脚,为肾;左边为东,为肝;右边为西、为肺南面而立,就是面南而站立。中国人讲究房屋坐北朝南,坐北,就是以肾为根基,肾精足的话,才有东西可生发,南向为心,主散。中国的房屋建筑,最初都面向西南,因为这样可以更多地得到阳光。后来又改成正南正北向,而门开东南为最吉。

2.根结篇

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

“ 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 ,这是指圣人面南而立,身前地界叫作广明,即广大、光明之意。身后为太冲。太冲之地,又名少阴。足少阴肾经自足上行,足太阳膀胱经自头下行,所以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这段是说,身后总称太冲,但又分上下两部分,自上而下为太阳,自下而上为少阴。但这个上下又指内外,少阴在里,太阳在表,所以少阴是太阳的内守,太阳是少阴的固摄。比如发烧,就是太阳受寒、被憋,少阴心肾就会使劲往外赶寒邪,赶的过程产生的能量就会形成高烧。但只要一出汗,体表宣开了,烧就退了。所以,人能高烧,说明心肾还有劲儿,没劲儿的话,就是低烧。高烧的可怕在于:高热老不退的话,少阴心肾总使劲,就有衰竭的那一天,少阴心肾衰竭了,身体也就崩盘了。这也是人们害怕高烧的原因。

“太阳根起于至阴”,至阴为穴名,在足小趾外侧,此处名曰阴中之阳。在这儿,出现了许多名称,这只是根据其功能属性勉强起的名称而已。人体有没有阴阳?没有。为了说明阴阳,得先面南而立,先定了位,再说阴阳。三阴三阳,也是如此,都是强为之名,实际上没有。你说人体怎么给它分阴和阳?你分不出来,你只能勉强说气为阳、血为阴。可你怎么能说血就不是阳呢?血也在流动,如果没有阳的推动,它怎么可以流动呢?如果纯阴的话,它一定凝滞不动。所以一切都是打比方,一切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中国文化是没有“绝对”这个词的。一切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在《灵枢·根结》篇中岐伯说:“不知根结,五藏六府,折关败枢,开合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

这句是说:不懂根结,根,指生发;结,指收藏。也就是如果不懂生发、收藏之道,不懂五脏六腑之开阖枢,就会机关损折、开阖失常、阴精泄露、阳气大伤,生命就此一败涂地。针法治疗的玄机,就在于明白终始根结,明白了终始根结,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不明白终始根结,治疗之道就此灭绝。

何谓根结?根,经脉自肢端走向头身的起始处为“根”。结,盘旋收束终止处为“结”。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例,“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这里的命门指眼睛。《灵枢·经脉》说:“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就是说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精明穴,止于小脚趾外侧至阴穴。《灵枢·根结》以足为根,以上为结。通常人们以腰为命门,但此处眼睛也叫命门。有趣的是,“太阳根起于至阴”,太阳的根在最阴处,最大的阳根于至阴,这就是中国文化,就是阴阳的关系所在,没有至阴,何来至阳?!就好比人参,至阳产于至阴。

人体的至阴穴在哪儿?至阴穴在小脚趾趾甲的外侧,是膀胱经的根,并在此处交于足少阴肾经。

膀胱经起于哪儿?起于两个眉的眉端,通常来说,有人如果在这长一个痦子,就是膀胱经起始点堵了,如果眉心有痣,面相学上又叫二龙戏珠。如果长在两个眉头,就是膀胱经的起始点有问题。其实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也习惯掐住目内眦想问题,这也是调动阳气的方法。在目内眦眉骨处细细按揉,会发现两个小坑,那就是膀胱经的起始点。经常按揉这两个点,会让自己眼睛发亮、阳气活跃。阳气不足,会沿着鼻梁正中线向上,形成川字纹,人靠皱眉来调阳气上头。而善思维、想得特多的人,还可能在前额形成一悬针纹,这种纹路有杀气,也会伤害到自己。

阳的根在至阴,至阴在小脚趾甲外侧0.1寸处。先说此名的意思,首先,足太阳膀胱经至此处与足少阴肾经相交,《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解精微论》说:“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足太阳之脉从头走足,行至至阴穴已属于阳尽阴生,交入足少阴之经脏矣,故以至阴为名。另,《金匮真言论》说:“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所以人体五脏之至阴指脾。脾属太阴,太阴为三阴之始,故称脾为至阴

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最管用。比如胎儿在母腹里横位或臀位,出生时就会有危险。过去呢,有产婆会推腹,会艾灸至阴穴,现在没人会这个了,只好剖腹。胎儿出现这些问题,家长特别着急,总有人问:现在37周了,孩子还横位呢,咋办?先别着急,等40周或39周要生的时候,孩子没准就转下来了,现在一急,气血一凝聚,胎儿就不动了,最好是,快生的时候,如果胎位不正,可以针刺至阴穴或艾灸至阴穴,注意灸前排空小便,松开腰带,以利胎儿活动。至阴穴属于井穴,井穴就是源头,气血特别薄,流速快,针刺会很疼。

还有一个滞产,生不下来,也可以针刺至阴。对人来讲,阴部是至阴,少腹(又称小腹)是至阴,脾也属于至阴,人体上,凡名称相同的,都有某种相似的属性,所以针刺至阴穴对阴部和少腹病都有效。其实,治病治到最深处的时候,底下就狂痒,并且流污物。年轻的女人阴部瘙痒,一般会有两个时期,一个是排卵期,这时痒,属于阳气生发;一个是月经开始或结束时,这时痒,属于血不足。如果血不足,当归四逆汤配合针刺或艾灸至阴穴,非常管用。

至阴穴还可以治疗头痛。为什么中医说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就是因为有经脉循行。膀胱经根在至阴,与肾经相连,肾精不足导致的头晕目眩,针刺至阴穴可以缓解症状。膀胱经结在晴明,又与小肠经相交,所以针刺至阴穴对营养不足造成的神经性头疼和后脑勺跳痛也有效。如果是前额疼,则要针刺足三里,因为前额属于胃经地界。对小肠经受寒造成的耳鸣耳聋,也有良效,因为小肠也归属于太阳。此外,至阴穴还治疗目痛、鼻塞和流鼻血。

“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为什么是阴中之阳?因为它根于至阴,它是从阴出来的,由至阴而生阳,所以叫阴中之阳。它结于命门,这里说的命门就是眼睛。一般说来,命门包含四层含义:第一,命门一词最早见于《灵枢·根结》篇,指眼睛。第二,在五脏学说中指肾脏(左肾、右命门之说)。第三,在经脉学说中指督脉命门穴。此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第四,命门,男为精关,女为产户。《医学实在易》说:“凡称之曰门,盖指出入之处而言也。况身形未生之初,父母交会之际,男之施由此门而出,女之受由此门而入。乃胎元既足,复由此门而生……重之曰命门也。”命门,是人体生命的根本。中医学认为命门蕴藏先天之,集中体现肾的功能,肾,能“造化形容”,即能够创造生命,因此,第四种说法最贴近命门意。也就是说命门,在男子,能藏生殖之精;在女子,则紧密联系着胞宫,直接关系生殖功能。命,人之根本也;门,出入的门户也。

中医把脉理论中,有左肾右命门之说,即左手尺脉看肾功能、看肾阴,也就是看肾精足不足,肾精不足,则需要填精补髓;右手尺脉看命门、看肾阳。一般命门火衰的病人,会出现表情淡漠、四肢清冷、五更泻、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现象。治疗多采用温补的方法。

中医把脉理论中,有左肾右命门之说,即左手尺脉看肾功能、看肾阴,也就是看肾精足不足,肾精不足,则需要填精补髓;右手尺脉看命门、看肾阳。一般命门火衰的病人,会出现表情淡漠、四肢清冷、五更泻、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现象。治疗多采用温补的方法。

比如病人腰痛一症,身体沉重,转侧艰难,阴雨天时则加重的,一般都是肾中之阴气盛,而肾中之阳不足。腰为肾之府,先天之元气寄存于此。元气足则肾脏温和,无腰痛之疾。元气一亏,肾脏之阴气即盛。阴主静,静则寒湿丛生,元气气滞不行,所以会有腰痛。元气是怎么衰败的呢?因房劳过度而损伤元气的,十居其八,这样的病人两尺脉必浮空,面色一定黑暗枯槁;另外一些则是因寒邪入腑,阻碍了气机流行,这样的病人两尺脉必浮紧有根,兼发热、头痛、身痛者多。凡治疗阳虚寒湿之腰痛,可用肾着汤或麻附细辛汤。

相关文章

  • 《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听书笔记

    《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 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 01.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 你好,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曲黎...

  • 《黄帝内经》·《素问》读后感

    《黄帝内经》我读的是曲黎敏老师精讲版的《素问》篇,虽然曲黎敏老师已经讲的非常详细了,但是我还是只领悟到了其...

  • 闲来喜读《黄帝内经》

    昨天不方便看书,戴耳机听机器人?朗读《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真了不起,从道的层面讲生老病死,曲黎敏教...

  • 【达人养生003】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三)

    引用《黄帝内经》原文,参考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以及徐文兵、梁冬《黄帝内经说什么》,进行整理。 原文: 夫上古圣人...

  • 【达人养生005】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五)

    引用《黄帝内经》原文,参考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以及徐文兵、梁冬《黄帝内经说什么》,进行整理。 原文: 黄帝曰:余...

  • 【达人养生001】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一)

    引用《黄帝内经》原文,参考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以及徐文兵、梁冬《黄帝内经说什么》,进行整理。 原文: 昔在黄帝,...

  • 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看黄帝内经原文可能比较累,听曲老师讲解,大体能够听懂。本以为本书该是写如何诊病开方...

  • 20200206 民勤:一只小羊羔的降临

    立春已过两天,清晨醒来后久久未起,蜷缩在被窝里翻开《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重温四气调神大论里的春生之道。读至结尾,...

  • 好书带来的文化

    最近一直在读《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对于曲黎敏这个作者我并不熟悉,一直认为他应该是以为老中医,可现在却发现这个认识...

  • 这个发现有点意外

    最近在读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系列。每次一上手读就欲罢不能,通俗生动有趣的解析,深入浅出的让人走入经典。 这两天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四》笔记4-7(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flm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