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咏梅月(好诗佳赏)

作者: 入世文斋 | 来源:发表于2019-09-21 06:50 被阅读0次

点绛唇·咏梅月

宋代:陈亮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赏析】“一夜相思”一句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相思”竟至于“一夜”,体现了词人孤独寂寞之状。“水边清浅横枝瘦”一句化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既写梅花的形象,亦暗写月。“水边清浅”是梅生长的环境;“横枝瘦”形容梅花的风韵姿态;“瘦”字照应上句,是“相思”的结果。“相思”是此词意脉。“相思”不得,故梦;梦不得,故千里寻人,遥致情怀;寻人致语仍难遗缱绻孤寂之情,遂有问;由问而突出梅花在凄雨寒云之下傲然挺立的清标风神,从而也就抒写出词人坚持正义不怕打击不屈不挠的人格,完成了意境创造。

“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这两句咏月与梅。上句写月,暗及窗内之人,“如昼”二字描绘了皓洁的月色,月照“小窗”,体现出室内人的难眠之意;下句“情”因“相思”而生,“香”从嗅觉上写梅花,“透”字自月光转出,而用“共”、“俱”二字将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情景交融。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两句意蕴丰富。这里的“清”既指月亮的清辉,亦指梅花的清香;清辉幽芳伴人入梦,体现了梦境的和谐、温馨。“千里人长久”化用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意,写词人对远方友人的祝愿,既含有相思之情,又暗中关合一个“月”字,意境绵邈,含蓄委婉。

“雨僝云僽倦,格调还依旧。”这两句咏梅言志,先以疑问句突出词情,继而写梅花遭受风雨摧残而格调还依旧”,表现了梅花在风雨中傲然挺立的清标风神。梅花的“格调”,正是词人高洁品质和坚持正义、不怕打击、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这首月下咏梅词,托梅言志,借月抒怀。通篇写梅月,却不道出半个“梅”字“月”字,而能尽得其象外之物,环中之旨,脉络井井可寻,是一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佳作。这首词把梅的品格和词人的心境表达得曲折尽意,饶有余味。

相关文章

  • 点绛唇·咏梅月(好诗佳赏)

    点绛唇·咏梅月 宋代:陈亮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小窗如昼,情共香俱透。 清入梦魂,千里人长久。君知否?雨僝云...

  • 点绛唇-咏梅

    点绛唇.咏梅 岁末其时 驿外小山横枝瘦 清逸俊秀 数朵香已透 别来一载 余晖萧瑟处 却幸得 冲寒破蕾 傲骨仍依旧

  • 你能活着,是因为没有影响到我

    宋词赏 点绛唇 ...

  • 点绛唇-赏樱

    樱开夭夭, 小廊伫赏东风舞。 争春成趣, 媚惹群芳妒。 近嗅幽香, 远眺大江去。 思今古, 枯荣朝暮, 芳华归尘土。

  • 点绛唇 .赏荷

    荷花满池,游人赏荷在湖西。杨柳绕堤,笑声夕阳迟。 攀花弄枝,花间留晚照,丹唇启。棹歌声近,暮时山月低。

  • 【夏雪每日一词】(九十四)       《点绛唇》

    词牌名《点绛唇》,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等。《点绛唇》又通称为“点...

  • 【每日一词】(三)        《点绛唇》

    词牌名《点绛唇》,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等。《点绛唇》又通称为“...

  • 点绛唇·船头赏宴

    瑟奏船楼,人儿颜展花儿透。 以歌添酒。春醉今宵逗。 月上舟头,流往无涯口。风难受。 曲沾衣袖。谁想琴师瘦。

  • 点绛唇·月静

    文/李智彬 月静寒凉,一泓相思人消瘦。 谁人知否,何处寻红豆。 一盏孤灯,两点眉尖皱。 人已走,物还依旧,怕是情难有。

  • 《点绛唇·月恋》

    日迫远山,云霞难掩夕月现,笔过纸砚,残烛道思恋。 话夜凄凉,和衣枕旧念,长夜漫,愁绪千万,月应佳人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点绛唇·咏梅月(好诗佳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fs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