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车

作者: 文心雕玉 | 来源:发表于2019-12-09 18:38 被阅读0次

      北上进京打工,绿皮车成为我往返北京和家乡的钮带,一路上经过湖北、湖南和河北三省进京,饱览田野、村庄、城市、山川和河流风光,自己对祖国的热爱由感性到理性,更加深沉厚重,铁轨的铿锵节奏往往让我浮想连篇,思绪象窗外天边的云朵翻滚……

    记得三十年前第一次和父亲去北京,我还是懵懂少年,当年的绿皮车走的可慢了,到北京得一天时间,我们父子俩坐的还是硬座,旅途疲劳,饥肠辘辘,印象中在车站买了支河南道口烧鸡,那肉是酥的,吃起来真香……到了北京随父逛了天安门广场,故宫,颐和园等地,住的地方好象叫椿树胡同,那胡同里深宅大院,弯延曲折,还有一条街正对着一个大白塔,两边尽是平房传统建筑,当时的高楼大厦还不太多,让我这个小镇男孩留下了对首都美丽古朴庄严的印象。

    再来北京已是三十年后,还是坐着绿皮车,列车已提速很多,到北京只要十几个小时,来到北京惊诧于变化之大,几乎认不出童年记忆中的北京,但天安门,故宫,颐和园没变,反而觉得更加庄严美丽,我们的国家强大了麻!民居胡同减少了,到处都是高楼林立。北京很大,容得下每个来这儿寻梦的人,很快我找了份工作,安顿下来。 

  和许多普普通通打工者一样,绿皮车仍然是我往返故乡的交通工具,不同的是慢慢地时光消磨了棱角,再也找不回童年那份好奇与快乐的感觉了,还有那种有父母依靠的安全感了,世态炎凉让一个中年人常常无语和面无表情,我发现特别是坐硬座时,大多数人和我一样,而数十年前的火车上人与人的交流往往欢畅,而现在人们喜欢和一部手机交流,填补空虚与无聊。世界变化太快,象提速的火车,每个人都很忙,很迷惘,又不得不随着时代奔跑……路过的一些车站地名让我想起我读过的很多没用的书里的故事……比如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首都,成语里有邯郸学步的故事;汤阴,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故里;涿洲,看见一座张飞庙;安阳,殷商故都,出土的司母毌鼎陈列于国家博物馆里;襄阳,金庸小说里郭靖守卫,也是历史上宋金保卫战的前线……历史象一条纵贯线把许许多多人和故事穿起来,只有穿越时光隧道才能和他们相见,其中有我尊敬幸劳的父亲,有时会对着车窗外黯淡的夕阳一声叹息,知道了生活的真相,还是应该热爱生活,不是吗?每当太阳升起,雾霾散去,田野里绿油油的庄稼,远山上红色的霞光,时而路过的巨大的风车一样转动的风力发电机,还有故乡那条滋养了我的长河,都让我感叹自然的神奇与馈赠,多么伟大辽阔的祖国啊!

    天行健,君子应自强不息,我们的绿皮车提速了,我们的时代也在高速发展,繁华与喧嚣里,静静地坐在绿皮车里和挚爱的灰头土脸的同胞们在一起,有时会特别踏实,就象童年时赤脚在黄土地上行走……

   

相关文章

  • 绿皮车

    忆亲人陪伴远行,念同学爬窗让座; 今绿皮座比人多,可否再坐二十回?

  • 绿皮车

    多年没坐绿皮车,感受最大变化就是有了空调。 以前绿皮车空调可是专座,是要加钱的才可以坐。看见很多煤...

  • 绿皮车

    慢慢的 慢慢的 我被拥挤着进了车厢 嘈杂的 难闻的 顷刻间窒息着我的思想 他在和谁聊着迷惘 她在喂着哭闹的孩子彷徨...

  • 绿皮车

    这是时隔多少年再次坐上绿皮车,车上依然拥挤,过道两旁站满了人,箱子桶随处都是,这种感觉既陌生又熟悉。在我小学六年级...

  • 绿皮车

    01 绿皮车曾是20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远途中唯一的交通工具,现在却是全国最慢的火车了。它与疾驰的动车高铁相比,...

  • 绿皮车

    摇摇晃晃 的绿皮车 她站在车厢的连接处 与一只大箱子 裙子那么短,她那么美 到站后 我帮她把很沉的大箱子拎下楼梯 ...

  • 绿皮车

    割麦子的日子近了,偏又下了场雨来。人群的脑袋顶上还是阴压压粘腻的天,辨不清方向的残雷,一声一声钝重的闷响,像...

  • 绿皮车

    它很老旧,很慢,很熙攘,从候车到上车,你常常会遇到不同形色的人,走过的每节车厢会看到躺坐百态的身躯,会弥漫各种便捷...

  • 绿皮车

    此时我躺在火车卧铺的上铺上,耳边响起悠扬的歌曲!感觉是非常的舒服! 我非常享受在火车上的时光。当我...

  • 绿皮车

    35岁 你因为身体越来越差 加班越来越少 晋升的速度也越来越缓慢 那天下班,媳妇告诉你 孩子要上幼儿园了 双语的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绿皮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kv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