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伢仔

作者: 虬田 | 来源:发表于2018-01-08 06:28 被阅读779次
名人伢仔

伢仔是个头戴大斗笠的农民。他所在的村子地处偏远,物产也不丰饶。但村子出过一些有名的人,比如清朝时期,有些读书人夺取了功名,成为佳话;恢复高考后,考上名牌大学的男女学霸,轰动全镇;现代,年龄超过百岁,寿星声名远扬;唯一的纸艺绝活传人在这村里……有了这些名人的着色,村子就慢慢出名了。其中,伢仔就是村中有名的技艺人之一。

不会文不会武的伢仔,常年在日头下干活,皮肤却晒不黑,白得如剥了皮的鸡蛋似的,眼珠子倒似乎吸了光,黑中带亮。他的身材高挑又壮实,身上无一丝赘肉,国字脸上的板寸头,衬得他越发精明利落,像个城里的干部。

农活之余,伢仔也从不闲着,做竹篾活。方圆十几个村子的人都很佩服他这手竹篾活,尤其是家庭主妇们。因为很多竹篾器是家庭主妇厨房里和饲养家禽的用具,比如:各类竹篮子、鸡笼、鸭笼、火笼、酒抽、灶沥(捞饭的竹抄子)、簸箕、锅刷、烤罩子、蒸架等等。只有土箕、箩筐等多为男人用。

这些竹篾家什工具看似不值几个钱,但缺了却不行,男人一般管干力气活,不管这些琐事务。家里一旦没这些家什用,家庭主妇们往往急得直跺脚。可以理解和想象一下:鸡笼、鸭笼破漏了,鸡鸭关不住,满地飞蹿,家里会乱成什么个样子。这些竹篾家什如果不找伢仔做,就要等到墟日时在镇上买,那就不仅时间受限,路上耗时,且价格贼贵。

伢仔既能急她们之所急,需她们之所需,也不在乎价格,给两块钱可以,给五毛钱也行;赊账?没事;不给钱拿去直接用?仍然没问题。

伢仔做竹篾活的工具只是一把农家普通的砍柴刀,他家屋后紧贴着山,山上他种下了一片毛竹。家庭主妇找上门后,他就拎起柴刀,跑上竹林,迈步巡一巡,睃到适合的竹子,抡起柴刀,哒哒哒几声,竹子哗地倒下。

他并不急着去管倒地的竹子,而是站在新鲜的竹桩前,举起柴刀,刀的尖角朝着竹节使劲地敲去,竹节啪的应声而漏出一个孔。这个孔可大有学问,毛竹虽然砍了,但根还在着,雨水及其它日月精华可以顺着这个孔滋养竹根,竹根再养出白白胖胖的竹笋。这个窍门,村里好像只有他知道。

他家屋后山有点陡,伢仔把毛竹头抬起来,用力朝前一掼,毛竹丝溜地滑到屋后小空地上。哒哒哒声时紧时疏,时高时低。须臾,竹身子、竹尾巴、竹枝条各落一处。竹身子为精华部分,做上述大部分竹篾器;竹尾巴、竹枝条主要做锅刷和扫帚等。

还是那把柴刀,伢仔把它对着毛竹尾端口中间精准而猛地磕下去,啪的一声,刀身吃进去后,把竹子斜靠在膝上,毛竹头扎着地,受力着。他一手握着刀柄,一手握着刀背,有力往毛竹头拉,边拉边碎步移动,一串噼里啪啦之声清脆悦耳,快到头时,随着啪地最后一声巨响,毛竹一分为二。然后再逐一分成条,条再分成片,片中又分成篾青篾白,分类堆放,需时便取。

做竹篾器时,伢仔并不神秘,不怕人家偷艺,当着众人的面开工。他或坐在石阶上,或坐在小木凳上,竹篾在他手中如毛线那般柔顺,乖巧地游走,一会儿纵,一会儿横,青和白不断相互交错,上下左右翻来飞去,没两下,一件竹篾家什就做成了。人家朝他竖起大拇指夸赞,他只嘿嘿一笑,两眼眯眯地看着人家乐颠颠地跑去。

伢仔没上过一天学,也没拜过师,一手竹篾活怎么这么绝?他说不出。其实是伢仔对竹篾器特别的亲,初见它们的时候,就拿在手上反复琢磨,弄清结构后,一得空就用稻草或芦杆试着编,因此就牢牢地掌握了这个技艺。

伢仔不仅能做出圈困鸡鸭的鸡笼鸭笼,对鸡鸭的拿捏控制也很有一套办法。他知道,鸡有鸡头,鸭有司令,驯服它们就等于控制了一群。通常,鸡头、鸭司令们不仅在同类耀武扬威,在人类面前也是桀骜不驯的。伢仔一开始并不急着对鸡头、鸭司令发号施令,先静静地观察它们,完全熟悉了它们的脾性后才开始下手摆弄。所以,伢仔对它们指东,它们一般不会往西;指西,通常不会往东。在养鸭季节,伢仔下田干活时,排场特别壮观,来回的路上,身后有随军护卫——鸭司令及其小的们。

鸭子一路边摇摇晃晃颠颠地走,边嘎嘎地叫着,有些大的鸭子还跟着鸭司令时不时扑腾几下翅膀,扬起一些沙尘,显得浩浩荡荡。伢仔只是偶尔回头望一望,看到瘸腿的,就捞起来,抱着走。

鸡比鸭的性子更野更暴得多,有时会迟迟不肯回窝,一赶它,又飞又跳的,撒米引它们也不买账。伢仔向它们张开手,腿朝鸡窝方向扫,鸡一般都能往窝里窜。有时,鸡也发飙,四处闯荡。伢仔这时反而不急,装着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脚下却悄悄地靠近鸡头,趁它放松时,突然手跟闪电似的一伸,牢牢地拽住鸡头的双脚,不理会它的挣扎扑腾,径直把它关进鸡窝里。鸡王在鸡窝里对它的手下咕咕地呼叫发令,不一会,其它鸡全都乖乖地钻进窝里了。

伢仔外出干农活也与众不同,他有个不空手回家的习惯。按村民所说,他就是一个“跌倒也要抓把沙子带回家”的人。每一次野外干活,他总得想办法掏些山货和野味回来。上山劈山、砍柴、种地瓜等,口袋里会多出各个季节的野果子。他也不吃,掏出来给他的小侄儿小侄女们吃;下田锄地、耘田、砍畔时,背个自制的竹篓,捉进泥鳅、黄鳝、小鱼小虾等。看着亲人们吃得欢,咧开嘴憨憨地笑,心里在想:咱虽一两个月也买不起一次肉,但地里水里捞得有嘞。

别看伢仔各方面挺能的,他也有软肋。谁要是动了他的毛竹,那就等于割了他的肉。有一年小年,下了几场春雨后,竹林里好不容易才冒出了几个竹笋,来年凑合可以做几个竹篾器,眉头才有些舒展。

住在附近的一家庭主妇王婶,心里更惦记着这些竹笋。在一个雨天的拂晓,她借着雨水的嘀嗒声和遮人的水幕,悄悄地把他的竹笋给拗去了。伢仔大怒,他想:这辈子我不敢折别人家的一段葱摸别人家的一根针,你应该也要这样啊!这些笋宝贝我自己都舍不得吃,你怎么这么狠,一拿就拿我的最爱,一戳就戳我的最痛呢?

伢仔拔腿冲到王婶家去要笋,王婶以为笋连皮都剥下了,也下锅煮了,死无对证,能怎么着?哪肯认,伢仔无助地发了一大通火,无果,把她家的几个鸡笼鸭笼提起来,跺得碎烂,这都是他亲手做的。

过了几天,王婶向他赔不是,要伢仔帮她家做鸡笼鸭笼,伢仔眉头没皱一下就给她做了。

伢仔70岁那年的深秋,和侄儿侄女们高高兴兴地过了生日。可过了没几天,却安安静静地去世了。出殡那天,不少家庭主妇前来为他送葬,村子送葬的风俗是男人低头默默无语,女的边哭泣边怨诉。呜呜地哭几声,然后根据死者生前的功德怨诉几句。从村里到火化场的路上,她们一路泣怨着:“伢仔啊,你走了,以后我们找谁做竹篾去咯?”“伢仔啊,好人喽,怎么不活长点哟!”“伢仔啊,你去天上要做贵人噢!”……

伢仔无妻无儿女,“伢仔”是他的乳名,他有大名的。只是他这一辈子都没有听到过侄甥辈们尊呼他的一声“叔叔”“舅舅”,连他母亲唤的“儿呀”也没有听见过呢,更甭提村民们喊他的乳名和大名了……

他是个聋哑人啊!

相关文章

  • 名人伢仔

    伢仔是个头戴大斗笠的农民。他所在的村子地处偏远,物产也不丰饶。但村子出过一些有名的人,比如清朝时期,有些读书人夺取...

  • 勾魂

    一 小星星今年六岁了,隔壁的小伢仔是她的老朋友了。 但她最近有些讨厌小伢仔,因为他有了一个漂亮的哥哥。更可...

  • 女仔

    我家乡的方言里将小男孩叫伢仔,小女孩叫女仔。女仔有时又被当作绰号,给个子小,性格活泼的大女孩或成年女子。 我认识的...

  • 沁园春·远格兄

    天谪斯人,十年寒窗,业就海口;望水田群内,伢仔妙曲,滔滔笔触,伯乐奇谋;传道解惑,微信授业,弟子百千遍神州...

  • 你为啥要写蹭热度的文字

    实话实说,我最讨厌那些蹭名人热度的文字,因为那简直就是拾人牙秽的东西。 除非你是个狗仔,或者是名人的街坊,你对名人...

  • 丫伢【小小说】

    丫伢是个傻子,但这不能怪他。三十三年前,丫伢的父亲和丫伢父亲的亲表妹结了婚,第二年才有丫伢的。 丫伢也喜欢接受新鲜...

  • “伢伢”要高考了

    时间过得真快,感觉在转眼之间,我家大宝都十八岁了,要高考了。 从你上幼儿园开始,一直是个爱学习的好孩...

  • 飘浮的云

    头顶,是周五闷热的艳阳 秋的执着,将树影越拉越长 伢仔们漏风的小嘴,吹着泡泡 凝固的树叶,对秋暑习以为常 蝉鸣是喜...

  • 人情世故

    今天老公接了个电话,是大哥打来的,说是舅伢要死了,问老公要不要他代送人情。 因为我们家乡话舅伢舅娘都叫舅伢,而舅伢...

  • (原创)音乐岛(外一首)

    音乐岛 沈正翔 乡音是岛 是伢仔赶海的吆嬉 是祖母携挽的手牵出的 歪斜脚印 是贝壳坠满记忆的摇篮 海姑娘的传说 是...

网友评论

  • 黛眉居:怎么这么传神啊……!!!!!👏👏👏👏
    虬田:@偏教黛眉长 谢谢你啊!这么客气,周末愉快!
  • 滴小迪:极其普通的名人,不普通的普通人。伢仔普通的生命在虬老师笔下,体现出它的光辉。几个场景生动再现了伢仔的性格:+1::+1::+1:
    虬田:@滴小迪 谢谢
  • 风中漫想:👍👍👍
  • 米老爹:好有特色的一个篾匠名人伢仔啊!
    虬田:@米老爹 是的,谢谢老师!
  • 梅庐_黄碧琴:憨厚老实又勤快又善良,好人。文章刻画得好。喜欢!
    梅庐_黄碧琴:@虬田 不用谢!继续加油!
    虬田:@梅庐_黄碧琴 谢谢:blush:
    虬田:@梅庐_黄碧琴 谢谢你喜欢:blush:
  • 木头奶奶:来学习的。踩楼点赞!
    虬田:@木头奶奶 谦虚了
  • 晴雪凝:写得好传神啊!厉害!佩服!
    虬田:@晴雪凝 谢谢你啊!又赞又赏:blush:
  • 聿禾:真棒,我也写过一个竹匠,没有你描述的细致。
    虬田:@聿禾 谢谢,我比较熟悉这业余
  • 缘末:通篇文字,到处洋溢着真善美的大情怀,满满的正能量。为老师的精彩呈现点赞👏👏👏🙏🙏🙏
    虬田:@缘末 谢谢曾老师:blush:
  • 绛洞花王:是不是片段式的人物描写呢虬老师
    虬田:@绛洞花王 不是啊
  • 红叶拂水:这个人物写活了!就在眼前的感觉!
    虬田:@红叶拂水 谢谢:blush:
  • Jane漂漂:老师的好故事好多啊!真心佩服啊!
    虬田:@Jane漂漂 谢谢你:blush:
  • 沐沐周:唉,这个结尾,太戳心了
    虬田:@沐沐周 嗯:heart_eyes:
  • 沐沐周:这个孔可大有学问,毛竹虽然砍了,但根还在着,雨水及其它日月精华可以顺着这个孔滋养竹根
    用力朝前一掼,毛竹丝溜地滑到屋后小空地上。
    有力往毛竹头拉,边拉边碎步移动

    精彩!
    虬田:@沐沐周 谢谢沐沐老师
  • 焉支闲人:我喜欢看你的文章,有哲理!
    虬田:@焉支闲人 谢谢你阅读
  • 米喜:忙傻了,都没空来串门儿:joy:
    虬田:@米喜 啊!谢谢老师!
  • 03d7cc45a9ec:又见小半兄的乡土人情啊
    虬田:@真我风采_lj0208 是的
  • 铁妩: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虬田:@铁妩 谢谢老师
  • 五月的荷:佩服老师的文字功底!👍
    虬田:@五月的荷 过奖了
  • 五月的荷:天生残疾的人好像特别聪慧些,上帝在关上了一扇门后会另外开一扇窗。
    虬田:@五月的荷 也许吧
  • 岁月之平凡:心慧之人🙏
    虬田:@大甲虫 确实是
  • 宛豆:匠人精神,让人尊敬。
    虬田:@宛豆 是的,谢谢你
  • 鸣凤乔:又来免费学习了👍👍
    虬田:@鸣凤乔 言重了,欢迎,热烈欢迎!
  • 蓝蓝的子夜爱在阳光:写得好,🌺🌺🌺🌺🌺
    虬田:@蓝蓝的子夜爱在阳光 谢谢你
  • 如烟语:人生就是一个轮回,能干的伢仔——愿天堂只有欢乐:+1:
    虬田:@如烟语 但愿如此
  • 徽韵蒹葭:小时候也看大人做过,虬老师的描写让那些记忆深处的画面又浮现在眼前。每次看完虬老师的文,我都觉得啥都不想写了😂
    虬田:@徽韵蒹葭 谢谢!
    徽韵蒹葭:@虬田 不是熟悉都能写出来哦,虬老师的文字功底和谋篇布局大赞👍
    虬田:@徽韵蒹葭 人和事我都很熟悉
  • 七徽:乡土文学,似乎闻到了泥土的清香。竹编工艺,又一种民间手工艺品,似乎也在失传~
    虬田:@七徽 村里没人会做了
  • 千年老妖婆:好标致的伢仔!原来是个聋哑人。他手艺好,人品好!
    虬田:@千年老妖婆 是的
  • 拾味丹子:叔这细节描写,真是服了👍栩栩如生,一个小人物,在你手下被写出了大情怀,浓郁的乡土气息,让人的心不觉静了下来,厉害。这样的文字,与生活阅历,扎实的文字功底定是分不开的,赞!
    虬田:@拾味丹子 谢谢你,因为熟悉,所以知道些过程,主要是真善美很朴实。
  • 井底女蛙:栩栩如生,一声长叹,推首
    虬田:@井底女蛙 谢谢:blush:
  • 山青青:写得好像你就是个篾匠似的!
    山青青:@山青青 👍
    虬田:@山青青 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blush:
  • 山青青:想起了我的哑叔!
    虬田:@山青青 哦,握个爪!
  • 小婷半清:这细节,这么精细,看来了解很到位啊😄人物栩栩如生,我也准备写篇乡土的
    虬田:@小婷半清 好,你一定出彩
  • 孟小满:打call
    虬田:@孟小满 :clap::clap::clap:
  • 竹影飘摇:看到第三四段我就想着,这么好的男人得遇到一个怎样的女子呢😄,结果,我太俗了😀😀😀
    虬田:@竹影飘摇 一切皆有可能吧:joy:
  • 九月流云:乡土人物,个性鲜明,结尾出人意料。我可越来越佩服你了。
    虬田:@九月流云 谢谢乔老师!
  • 晴耕雨读007:老师这是在为农民写
    虬田:@晴耕雨读007 哈,没什么人关心了:joy:
  • 翠娥Z:发现您懂得真多,那些生活写得好细致,结尾也赞👍👍👍
    虬田:@掏心窝子 很多事都做过的:blush:
  • 丁_香:细节描写很到位!👍
    虬田:@丁_香 噢,谢谢!
  • 芳菲晚:好有个性的牙仔!
    虬田:@芳菲晚 是的呢:blush:
  • 西有记:作者写故事的功夫,堪比伢仔的竹技!👍
    虬田:@西有记 谢谢你:heart_eyes:
  • 五煜:值得敬佩的一人~
    虬田:@五煜 是的,谢谢!
  • db602e5a37b2:艺术性,思想性,人民性的胜利。
    虬田:@假猫猫 谢谢你!
  • 俞米:拜读
    虬田:@俞米 谢谢来!
  • 泗四坊方:晃若眼前的篾匠活,丰彩。
    虬田:@泗四坊方 谢谢老师!
  • 见伊:太出其不意的结尾,高手!
    虬田:@见伊 在学习着:blush:
  • 彩缤:看到最后一段,才知道聪明,憨厚,善良,勤劳的伢仔是聋哑人。😔
    彩缤:@虬田 ☺
    虬田:@彩缤 谢谢你的关心支持!
  • 一浅疏影:独门手艺套用不错,可见有真实功底手艺。😀
  • 一浅疏影:竹篾匠特别佩服,我父亲以前也这么会做,不过养活家不易,渐渐放弃了。
    虬田:@一浅疏影 哦,我们那就很少竹篾匠
  • 青于墨:厉害了我的叔,结局来个大彩蛋
    虬田:@袁小懒 嘿嘿,在学习呢
  • 木头奶奶:认真学习了👍👍👍
    虬田:@木头奶奶 :blush:有笔记: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 陌上红裙:又一力作!👍👍👍
    虬田:@陌上红裙 花了点力气:joy:
  • 萧雨姑娘:叔,一直在超越自我,学习了!
    虬田:@萧雨姑娘 谢谢指点
  • 晴天的天:鼓掌
    虬田:@晴天的天 :blush:
    虬田:@木头奶奶 我也没听见
    木头奶奶:@晴天的天 没听到鼓掌的声音。😀😀
  • 衣饰忆流年:写的漂亮,通透
    虬田:@衣饰忆流年 谢谢夸奖
  • 野猫爱鱼:这么能干的伢仔,原来是聋哑人!👍👍👍
    虬田:@野猫爱鱼 是的
  • 野猫爱鱼:不会文不会武的伢仔,常年在日头下干活,皮肤却晒不黑,白得如剥了皮的鸡蛋似的,眼珠子倒似乎吸了光,黑中带亮。他的身材高挑又壮实,身上无一丝赘肉,国字脸上的板寸头,衬得他越发精明利落,像个城里的干部。
    这段肖像描写很形象,让人过目不忘✍✍✍👍👍👍👍🙏🙏🙏🍎🍎🍎🌺🌺🌺☀☀☀
    虬田:@野猫爱鱼 向大家学习呢
  • 水晶之雁888:好文笔,功底深厚
    虬田:@松果_2210 谢谢你的肯定
  • 一笑作春风:鸭子一路边摇摇晃晃颠颠地走,边嘎嘎地叫着,有些大的鸭子还跟着鸭司令时不时扑腾几下翅膀,扬起一些沙尘,显得浩浩荡荡。——好有画面感啊。
    虬田:@一笑作春风 谢谢老师夸奖
  • 翠竹婀娜:活灵活现:+1:
    虬田:@翠竹婀娜 谢谢!
  • 九空:早🌺
    虬田:@九空 :blush:
  • 流失的青春:人物和场景描写的太棒了,膜拜
    虬田:@流失的青春 互相学习!
  • fsl:砍竹、劈竹、做竹篾器,一整套动作,麻利洒落,描写的神了!您的文章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虬田:@腊梅5朵 谢谢你的一路支持
  • 青柳青青:妙👍我一路看下来,还奇怪这么好的人,怎么没有儿女?怎么没有妻?最后一笔点睛:原来是聋哑人。
    细节描写很棒!学习了。
    虬田:@北屯刘琴 谢谢你的支持
  • 好风似水:结尾太出人意料了,欧·亨利风格!
    文章画面感好强呀,这文字功底👍
    虬田:@好风似水 噢,你说的作家还没接触过,下次看看
  • 月儿上山了:这牙仔干活的场面很精彩,画面感极强。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虬田:@月儿上山了 谢谢支持
  • 梅胜雪:写得跟真的一样,爱看!
    虬田:@梅胜雪 是真的
  • 田觅:民间出高人,一个有独门手艺的农村人,在你笔下那么清晰动人,好手笔。👍👍🌹🌹
    虬田:@田觅 谢谢你!

本文标题:名人伢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lm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