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人都谈成功的年代,失败反而更有用。因为成功可能有偶然因素,不可借鉴,但别人的失败可以用来让自己避免入坑。
这个世界上学习失败最成功的人就是首富巴菲特背后的军师——查理芒格。查理思考问题总是从逆向开始。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得到幸福,查理首先是研究人生如何才能变得痛苦。他的这种思考方法来源于下面这句农夫谚语中所蕴含的哲理: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去那儿了。

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从工作的角度上说就是年年绩效考核得优。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就是工资几年翻几倍。
从资产的角度来说就是资产至少7位数。
从世俗的角度来说事有房有车,女朋友肤白貌美,大长腿。
……

以上我目前都没有,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的五年职业生涯是失败无疑。
其实不能说失败,至少我还有份工作,准确的说是平庸的职业生涯。
那么,我的五年职业生涯是如何度过的,为何过成现在这个样子?
初期,太听话,让做啥做啥,但结果只是合格,也必然是合格。因为你只是干了合格改干的事。
而优秀必然是做出了超过同事,超出领导预期的事。
大部分人在工作几年之后,工作都已上手,工作只不过是每日重复搬砖。
日复一日,非常枯燥。难免产生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
但旅游就能解决问题吗?
旅游只不过是放下当下的问题,你去旅游,问题还在那里,没有解决。
你回来后还是要解决。
那个写“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女老师,最后也只是在大理旁边开了一家旅馆。看完世界之后,还是要赚钱干活。

职业生涯的初期开头没开好,之后用什么办法能扳回一城,迎头赶上?
类似读mba都是逃避
换工作呢?
有新鲜感,新鲜感过后还是一样的重复。
换工作就是重复。
自己探索,找到兴趣与工作的结合点,真正做出成绩。
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什么算核心竞争力?
就是你去分答上开个专栏有人去听。
现在变现这么容易,理财,买房都有大神。
更好的话,能通过工作项目增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不仅仅是通过大公司的品牌为自己背书。
能通过做项目学到东西。
如果你在一个地方不能干出来,换一个地方还是干不出来。
不要相信“良禽择木而栖”,那只是有能力的跳槽的人说给下一任领导的借口。
是否利用好公司的平台。
公司有很多资源,可以去听。
关键在于发挥主观能动性

合唱团在当今社会来看是必然淘汰的工作,除了每年晚会要组织唱一次合唱,没人要听合唱,更别说花钱去听,但是彩虹合唱团确能让观众特地去音乐厅听合唱团的唱歌,因为它是最不正经的合唱团。
连合唱团都能赚钱,你凭啥不能把工作做的更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