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唐诗(九)

作者: 诺鸫竹隐 | 来源:发表于2019-10-02 07:04 被阅读0次
品唐诗(九)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在苏州西郊。寒山寺,唐初诗僧寒山住此,故名。此寺于枫桥西一里处,始建于梁。

      深秋之夜,诗人泊舟枫桥,满腹的旅“愁”吧?“眠”而不能入睡一一“愁眠”者目送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华落落…而与“愁眠者对而为伴的,只有几树江枫,数点渔火。这一切,不更添旅“愁"么?好容易熬过前半夜,也许刚有睡意,而寒山寺的钟声,又飘进船舱…

      杜甫《遣怀》诗有“愁眼看霜露”句,而这里的“愁眠",想想,也正是此诗的核心词语。

      第三句,交待了“钟声”的来源。是浪费笔墨么?非也。“姑苏”,是留有吴、越兴亡史迹的文化名城;“寒山寺”,是南朝古刹,寒山、拾得两位诗僧曾住锡于此。“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于万籁俱寂的子夜,飘到客船,荡漾着历史的回音,洋溢着诗情禅意,怎能不动人遐思?

        此诗不仅在国内传诵,且远播日本,妇儒皆知。寒山寺也因此名扬海外,游人纷至,其艺术魅力,还用多说么?

        至于欧阳修于《六一诗话》中谓此诗后二句:“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后人辩论颇多,已成诗坛公案。自六朝以来,佛寺多夜半鸣钟。张继此诗一传,寒山寺夜半钟声,尤令人神往…

        这夜半的钟声,千百年来,余音缭绕,让人回味不已。我想至少我们应该明白:这是寺钟,而非他者。我的一位佛学上很有造诣的朋友说:“换一个角度来读此诗,会读出不一样的阔大境界。秋本无心,便无了愁;寒山,拾得,若闻得他们笃笃的足音,也许会多了几分自在欢喜…”

        这苍茫世界,“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客居他乡,漂泊无定,孤愁难寐之际,有寺钟传来,并且是夜半子时一一旧已去,新将生,能无警醒乎?

        大约,张继闻钟之后,睡得更踏实了,连梦也无…

(昨深夜,正品读这首唐诗,朋友传来

佛教音乐《寒山僧踪》并说了如下的话:“…换一个视角来读此诗,也许会读出不一样的阔大境界。秋,无心,便无了愁;寒山,拾得,多了几分自在欢喜…”

        哦…在我,这不也是“夜半钟声到客船”么?)

品唐诗(九)

2019.10.2.己亥九月初四

相关文章

  • 品唐诗(九)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

  • 品唐诗

    刚开始读《六神磊磊读唐诗》,并没有读多少,就已经感受到这个作者带给读者一种对唐诗新的感悟。 从前浩如烟海的唐诗,经...

  • 品唐诗

    杂 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 品唐诗

    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 ...

  • 唐诗就在我们身边

    唐诗就像一壶好茶,越品越香,越品心里`越`敞亮。 诗人韩愈的名声比不上李、杜,但他有一首诗却令后人难忘:一封朝奏九...

  • 七绝•昨晚巡湖练韵

    《哈哈哈》 巡湖最喜品唐诗, 夜色朦胧恰九思。 一日弄通三两句, 怡情悦性老防痴。

  • 品唐诗(十)

    客夜与故人偶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

  • 品唐诗(八)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 品唐诗(十四)

    终南别业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

  • 品唐诗(二十)

    据说又在清理整顿,碰谁封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唐诗(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pl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