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一位教育大家于永正老师的教学分享,才搞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中庸之道:去其“过”而促其“及”。学生做事时过了就拽一拽,不及时就推一推。他举了孔子教育学生的例子: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就去实行他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了就去实行呢?”冉有问同一个问题,孔子却说:“听到了就去实行他。”公西华大惑不解,就向孔子讨教,孔子说:“冉有遇事退缩,所以鼓励他向前。仲由的胆量有两个人的那么大,所以想让他退却一点。”孔子的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就是中庸之道。

今日读一位教育大家于永正老师的教学分享,才搞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中庸之道:去其“过”而促其“及”。学生做事时过了就拽一拽,不及时就推一推。他举了孔子教育学生的例子: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听到了就去实行他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了就去实行呢?”冉有问同一个问题,孔子却说:“听到了就去实行他。”公西华大惑不解,就向孔子讨教,孔子说:“冉有遇事退缩,所以鼓励他向前。仲由的胆量有两个人的那么大,所以想让他退却一点。”孔子的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就是中庸之道。
本文标题:中庸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qahrtx.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