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道上的我们

作者: 咿呀哇 | 来源:发表于2019-12-15 15:28 被阅读0次

有人说,当你觉得自己走得很累时,是因为你在走上坡路。这是一句适用于职场和事业的励志鸡汤,放在一位全职妈妈身上,却是一种看不到头的绝望。

《坡道上的家》一开场,就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故事。女主角里沙子某天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条新闻:一位年轻的全职妈妈,亲手将八个月大的婴儿丢进了满是热水的浴缸。警察将她带走时,她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也没有眼泪。

所以,当过着平淡生活,看似幸福的全职妈妈里沙子,被选为后补陪审员参加此案件的审判时,她应该和其他人一样,也是带着愤怒和指责的心情去的吧?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怎么可能会有母亲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呢?同为母亲的我,不能理解。剧中所有被选为陪审员的老人、已婚男人、单身男人、职场女强人,也都不能理解。

然而看完了短短八集的剧,才明白,杀死孩子的不是这位被逼到绝望边缘的母亲,而是一整个社会。

《坡道上的家》

看不见的“软暴力”

剧中的女主角里沙子,在参与案件审判的过程中,逐渐陷入了焦虑和自我怀疑的情绪中,因为她在被告身上看到了太多自己的影子。她也曾和被告一样,从小被亲生母亲贬低、否定,为了向母亲证明自己过得很好而选择了婚姻,为了让这样的婚姻看起来完整而选择了生孩子。然而,如果没有认识到原生家庭的缺陷和自己的障碍,她们的任何选择都只会是原生家庭的复刻与循环。她们选择的丈夫和婆婆,从未对她们有正面的鼓励和肯定,她们固有的“讨好型”人格,也决定了她们无法认识到这是一种“软暴力”。

妈妈说,去东京上大学有什么用呢,你会做家务吗?怎么结婚了还租房子住呢?当初不听我的你看看现在日子过得多可怜?……

丈夫说,为什么孩子一直在哭你一直哄不好?别的妈妈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你有什么好抱怨的?你不懂的事情不要评论这样显得你很可笑……

婆婆说,母乳有助于孩子智力发育你为什么总是喂奶粉呢,奶水不够吧?孩子为什么总是不笑呢,因为你不和她互动吧?你凭什么说自己神经衰弱了呢,以前的女人没有丈夫帮忙不也是这么过来了吗?……

软暴力,或者说人际暴力,指的是“施害者通过动作、言语、举动、态度等手段摧毁受虐者的自尊,使其丧失自我认知。”来自家庭的软暴力,让被告和里沙子从小就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好东西,也不配做一个好母亲。她们的努力不被肯定,她们的付出得不到回应,她们的求助也得不到谅解。当孩子哭闹不停控制不住时,她们害怕被指责,内心的绝望到达了顶峰。

里沙子在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后,终于勇敢地向陪审团说出了自己对这起案件的看法:“爸爸妈妈,公婆丈夫,保健师和周围的妈妈,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感觉大家都离你远去,远到声音都遥不可及,让人无论如何都无法开口求助……她身边没有一个人注意到,她想要求助却无从开口。明明想要尽善尽美地养育孩子,却总是做不到;明明希望孩子能笑口常开,却总是把她弄哭。一些小事不停积累,被周围人们正确的理论所打击,觉得很对不起孩子。因为爱孩子,所以会做错,因为爱孩子,所以会绝望。我觉得被告人所需要的,应该是能理解这一点的某个人温柔的目光,还有共鸣吧。”

共情和共鸣,应该是所有新手母亲都需要的吧。正如剧中那位年轻的女检察官所说:“年轻的妈妈和婴儿是最糟糕的搭配,就像是没有人生经验的弱女子,在养育一头猛兽。很难在育儿的过程中不否定自己。”母爱也许是天性,但哪一位妈妈天生就懂得如何与婴儿相处呢?生过孩子的,和没生过孩子的,如果都能换位思考一下,生活可能会变得容易一些。

里沙子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生而为“人”

女性权利,是一个能引起很多很多争执的话题。

我自认不够深刻,没有资格讨论这个话题。只是觉得,这部剧让我强烈地感觉到,女人,首先需要被看作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她们不是扫地机器人,不是洗碗机,不是洗衣机,不是生孩子的工具。男人在社会上能够做到的事情,男人能够获得的成就,女人一样也可以。在“男女平等”这件事情上,也许首先需要打破的是“男人应该是什么样”和“女人应该是什么样”的界限。

剧中一位女检察官和一位女编辑,算是非常努力的职场女性了吧。但在面对工作晋升时,她们一样要面临是否会生孩子,以及是否会因为孩子而拒绝工作调动的问题。而男性在面试的时候不可能会被问到“你结婚了吗?近期是否会要孩子?”“你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孩子,什么时候打算要二胎?”,在面临外派和晋升的时候,也不会对上司说:“我孩子还小,不能离开。”

这些看似很小的潜移默化的社会分工规则,曾有其合理性,但若将其绝对化,认为照顾孩子、做家务、全职带孩子,只是并且只能是女人的职责,我想这就是一种“偏见”。正如现在我们越来越能接受相爱不分性别,总有一天,这个社会也应该能接受女人在“母亲”之外的更多角色,接受女人首先是一个“人”,拥有生而为人的种种权利。

女检察官也要面临工作和家庭的抉择

很多评论简单地将这部日剧归类为“丧偶式育儿悲剧的教科书”,我个人并不认同。对现在一些“丧偶式育儿”的文章,我也不能苟同。放大女性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困难,一味指责某些男性群体在育儿过程中的缺席,并不公正。男性群体的缺席,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社会千百年来固有的观念和分工规则。若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给予新生儿家庭更多便利和辅助,例如赋予男性法定育儿假期、给予新生家庭弹性工作时间、保证育龄女性拥有平等的职场待遇、提供公共的托管资源等等,才能真正减轻新生儿父母们的压力吧。

《坡道上的家》没有烂尾,最终,杀害婴儿的母亲被判了刑,法律归法律,没有人为她的罪行辩护。被告人最后也只是淡淡地说了句:“给大家添麻烦了。”痛苦不能作为虐待孩子的借口,社会问题也不应成为人性向善的阻碍。生而为人,处在坡道上的所有母亲,需要的只不过是一道温柔的目光,一句“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以及一个坚定的拥抱。

相关文章

  • 非常道上非常坡

    厦门文屏山有一条非常道,非常道上有一个非常坡,这个「怪坡」,吸引了不少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 不久前,与友人结伴自驾...

  • 最早的记忆

    乡情 在108国道上,有一段很陡的坡――苗家坡。在苗家坡的西边有一个村子叫宋家堡,我们家就住宋家堡。 父母经过几年...

  • 坡道上的我们

    有人说,当你觉得自己走得很累时,是因为你在走上坡路。这是一句适用于职场和事业的励志鸡汤,放在一位全职妈妈身上,却是...

  • 轶事

    昨晚从与史办公室回宿舍,走到一个坡道上,那个坡算是学校的最陡的了,如果你想体验过上车,可以骑着小电驴从这坡上下去。...

  • 空谷诗钟社作业 分咏 马嵬坡、武则天

    空谷诗钟社作业 分咏 马嵬坡、武则天 河北 张震 行军道上芳魂殁; 无字碑中霸气存。 ✨✨✨✨✨✨✨✨✨✨✨✨✨✨...

  • 人行道上的我们

    有人匆匆来了 送了我一杯热奶茶 以前陪我逛小吃街的人 现在又在哪座城市 我问过你吗 喜欢我吗 曾经称兄道弟的我们 ...

  • 我们走在阳光的大道上

    美不美?嘻嘻,我们俩这叫黄金组合。一个是细心,温柔,沉稳,天真烂漫。一个马大哈,脾气急,没头脑的往前冲!哼哈二将,...

  • 雪场突发小事件

    今天陪儿子去滑雪,我和儿子开始滑得都挺开心。在我们同时滑中级道时,我坐拖迁往雪道上面走,看到儿子从坡顶上滑下来,儿...

  • 我们的村为什么叫西坡村

    我们的村叫西坡村,因为我们的村在西边,有着一个坡上。

  • 道上的规矩,道上的人

    美国老电影《教父》,开头有这么一幕。 那教父坐在办公室里,外头一帮人在排队等着见他。那样子,有点像我们中国的病人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坡道上的我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ra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