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变法悖论:为什么改革常常会失败?3

变法悖论:为什么改革常常会失败?3

作者: 秋沼芰荷 | 来源:发表于2025-04-29 18:02 被阅读0次

进行社会改革借重的是现有的社会统治阶级,现有的社会官僚体系,现有的社会贵族系统,通过他们来革他们自己的命,让他们把自己的利益丢掉,重新组建利益分配的新结构制度构型,这怎么可能实现?

这就是改革悖论。

再比如,到宋神宗年代,北宋进行第二次改革,这就是著名的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同样只是做轻微的经济改革和吏治改革。结果以失败告终,两次被贬谪。

直到1899年戊戌变法,大家要知道戊戌变法为什么发生?

因为日本1868年才打开国门,进行明治维新,而中国1840年打开国门,按理说中国打开国门以后,开始展开洋务运动,所谓洋务运动,就是只学习西方船坚炮利科学技术的应用层面,文化深层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绝不允许动摇。

用张之洞的说法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叫洋务运动。而日本1868年才打开国门进行明治维新,但它提出的口号是脱亚入欧,全面学习西方,改造日本社会,抛弃唐学,接受兰学。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前,隋唐时代派遣隋使、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在日本例行上千年,明治维新以后,立即意识到西方文化比中国传统文化优越。之所以把西方文化叫兰学,是因为荷兰人最早影响日本,所谓兰学就是西学。

日本立即全面抛弃唐学,从根本上学习西方。派留学生、派政治考察组织全面学习,连议会制度,虚君制度都全面带入。1868年到1894年短短二十六年,它居然把它的老师东亚第一大国打败,这就是著名的甲午海战。

日本当时的学者都跪在日本大街上哭嚎,为中国哭嚎,为它的老师如此脆弱哭嚎。可见它对中国文人的刺激何其之强。所以以甲午海战这个失败为界限,中国洋务运动正式宣告结束和失败。

(待续)

(本文编辑整理于王东岳《中西哲学启蒙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变法悖论:为什么改革常常会失败?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ufi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