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信息、人、物体以万物互联的方式,被陈列在区块链上后,整个世界就成了一个0或1的隐喻。
人是区块链上的坐标点,一举一动都被盖上了一个时间戳。区块链记载了你一生所有的一切,个人币值的涨跌变化反映了你人生的起落,左右着你一生的未来。
作为区块链技术最巧妙的实践,Token可能是人类社会与机器智能网络交互的数据载体。未来,人类社会的生活、社交、商业等等深度应用的场景,都将会转化为区块链层面的数据和价值,来驱动着世界前行。整个世界,都会在链上有序运转,人的生老病死都有记录。虚拟和现实的界限开始模糊, 人与Token之间渐渐融合,人似货币,人本身成了衡量一切的价值。或者说,人即货币。

人类文明的转变
如果将人类社会形态浓缩为三个词,那它可以被概括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
生产力一一人类创造新财富,进行生产活动的能力,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形成的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关系一一人类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其中,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
生产资料一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称,是劳动者进行生产时所需要使用的资源或工具。一般可包括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等。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一次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的巨大转变,都会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
如果生产力恒定,一定的生产关系发生转变,带来的社会飞跃也是指数级的。这也是奴录社会、封建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区别。
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主要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连奴隶也是其私有财产,可以买卖。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大地限制了每个人的生产力。封建社会是地主占有土地,但不占有农民,其关系是雇佣关系和租用关系,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资本主义社会人更自由,人与人之间开始相互协作,每个人都是一个真正独立的人。
而到了区块链的时代,大的中心节点将逐步交出中央主控的信任机制,人与人之间通过共识机制有了更深层次的协作,这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单命。
对于这样一种生产关系的出现,我们可以将它命名为区块链文明,也可以说是互联网文明的迭代,它与人类历史上的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完全不一样,人已经成为数据,数据与数据之间会自由、自主地进行匹配,并通过Token达成共识,最终建立更强大的信任机制。

区块链文明的形态
区块链文明形态的出现,使人类之间的协作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这种深度是建立在忠于数学的基础之上的,是超脱于人本身的信任,这种信任逐渐会同化为一种信仰。广度则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进来,甚至包括星际文明。一切数据共享透明,且不可篡改,个体和组织都脱离了各种中心化机构的框架约束, 自由迁徙,自主匹配,自能生产。一切共识也因来自于个体独立意志的自由选择,使得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紧密联系,深度链接。具体表现出以下三种特质:
一、万物去中介化
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本质特征,使得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都会去中介化。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里,区块链将万事万物都陈列到机器世界的“货架”上,面向算法统一标识,机器根据数据信息秒速运算,并完成点对点的匹配,从而自动组合、自主交易。其中,人类也是“货架”的货物之一,每一个个体人都更像是区块链分布中的一个节点,有价值的生活记录和信息都被加密变成一段数据(哈希值)人类因而不断地被数据化。系统根据各种可视化的个人数据自动配对,在达成共识之后,交易彼此的个人Token。
在这样的社会生产过程中,一切的交易行为都是有价值数据的互换,并且所有的交易过程因其透明性和自主性能迅速高效地完成,而不是信息不对称下的被动交易。
二、利益绑定, 价值共识。
万物去中介化后,人与人也会因根据独立意识选择达成的共识价值而被深度绑定。
信息互联网下,人与人处于一张信息流动的大网之下, 关系是一种弱关系; 而价值互联网下,区块链使得人们的经济行为在算法之上达成价值共识,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信用做背书发行Token,利益深度捆绑之下,人与人之间被紧紧地连在一起。
并且在社会生产中,随着核心生产资料从土地厂房变成了算力和数据,人类会发行Token来募集所需的生产资料,由此每一个天然去中心化的Token就成了一种共识,成为了大家认同的一种标志。因此,Token所代表的生产关系,使得人类可能更接近于某种信仰: 在生产资料充裕的情况下,人类的意志独立,并开始回归到原始本质一一自由地有意识地活动,在共同利益之下一起完成某件事情。
三、透明化思维
透明化思维是区块链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独有的特征。
生活在区块链文明世界里的人,都可以直接观测到对方的公共信息。
区块链本身去中介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使得区块链上所有被记录的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因此,人与人之间可以直接点对点地获取对方的一切, 无需通过任何第三方,从而降低了信任成本。整个社会也在快速无误的共享信息中,更加高效运转。
所以, 拥有透明化思维的文明是一种更高级的文明。这种文明的物质欲求达到史前最低状态,人与人在数字、意念中对接、匹配、协作,并变得彻底透明化。甚至,在区块链文明之下,人类成为了主链上的一个坐标系,有着可视化的时间运行尺度,一生都用数字价值的货币来进行衡量,最终达到一种“人即货币”的状态。
货币数字化的一生
生活在区块链文明里,你的一生,其实就是数字化的一生, 数字则凝结在属于自己的Token上,它伴随你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你一生的轨迹都被记录在区块链上,你所有的信息都一目了然。实体的你与区块链上的你,互相映射。

一、出生
你一出生,就被纳入到主链(各大公链通过跨链技术形成的最大公链) 这样一个体系之中。在这样一个体系中,存在着世界通用的价值评估体系,它会随着你的生命路径,不断自动更新对你个人价值的评估。
在你诞生的那一刻,主链根据你个人的本体特征,为你加盖了一个时间戳。
在这个时间戳上,标记着你的性别、父母姓名、分娩情形、出生净重量及具体的出生时间等,并且为你生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钱包地址。这个地址将会记录你一生的数据,每一笔数据都会有具体的时间标记, 永远无法篡改。
而钱包在生成之时, 就天然产生了第一笔交易,因为在你出生的那一刻, 社会慈善机构便自动为你捐赠了一笔资产,资产自动进入了你的钱包地址之中。
在主链这个体系中,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一条链,从出生到死亡,钱包地址只记录了你个人一生的财富,你无法从父母那继承财产,因为父母的财产与他们个人生命的一生捆绑在了一起,也只属于父母。因而,慈善机构捐赠的那笔资产,就代替了父母的抚养费,成为了你的成长基金,也是你从出生时刻起就天然拥有的一笔财富,是你生命的初始价值。
此时,在你的人生坐标系中,原点0浮现了出来,而纵坐标上也有了一定的数字价值。
二、0~18岁
0~18岁期间,你慢慢长大,社会关系网慢慢扩大,人生经历在慢慢积累。
1岁, 你要去医院进行体检。你的体质、你的健康状况、你的药物过敏等情况, 也全部被记录在案,在你第一次去医院时所有信息便自动记录在医疗侧链中,信息公开有效。
3岁,你进入了幼儿园,开始接受教育,开始学习各种知识,认知这个世界。这时,你的信息会被记录在教育链上,从此它会记录你此后所有的教育信息。
12岁,你看上了一双小贵的滑板鞋,你省钱买下了它。而这样的一笔消费,同样也被记载在消费链上,一经生成,不可篡改。
16岁,你在上学之余,去咖啡店打工兼职,你获得了一笔笔小报酬。这些数据信息被收入侧链上的hash值刻录,报酬也进入到你的钱包地址之中,成为了你自己的财富。
而所有的这些侧链、教育链、消费链、医疗链、生产链....最后都会连接起来。
这个阶段, 在你的人生坐标系中,横坐标上的生命时间慢慢拉长,而纵坐标上的数字价值也因为你人生路径上的各种教育成长、消费收入,在小幅度地波动增长着。

三、18岁
18岁时,根据价值评估体系,你达到了用自己的信用做背书发行个人Token的标准。
这时候,主链上已经有了从你出生到18岁之间的诸多信息,记录了你的过去。
信息被刻在区块链上的你,直接到去中心化的交易所提交登记, 并撰写自己未来人生的计划白皮书。你在白皮书上简洁明了地阐述清楚你未来的职业规划,打算从事什么职业, 个人能力能解决什么问题,又将采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共发行多少产量Token (相当于属于自己的货币),如是等等。
最终,这份信息被提交到一个DPOS机制的评审会进行审核。
在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下, 市场运用算法和智能匹配,选出了DPOS评审委员,评审委员通过你映射在区块链之上的18岁之前的人生路径对你进行估值,从而确定你发行的Token的价格为多少,总量是否合理。最后,经过统一的审核评判标准,你的申请被批准了。
从此之后,你可以用自己的Token来募集生产资料去实现自己的想法,不需要被任何人类社会组织结构剥削和胁迫而使用法币,所有的价值, 应该都是基于人和人、人和机器、机器和机器之间形成的共识,通过算法予以确认。
而在你一生的坐标体系中,在18岁那年,你的个人数字价值可能因为你人生早期的努力,现在发行了Token而陡增。
四、18~50岁
18岁之后,你已经发行了自己的Token,可以和别人进行交易。
Token是你最重要的数据载体,也是你个人价值的量化反映,因你个人价值变化而变化。
所有人的Token面向世界公开.通讨估值,可以在全球去中心化交易平台进行不同操作。当对方对你持看涨态度,也就是相信你会升值时,对方选择做多,买入你的Token; 当持看跌态度,觉得你个人价值会下跌时,对方会选择做空。反之,你对别人也同理。
在主链体系中,你无需再额外开户、填写提交个人信息,因为你所有的信息都已经被记录在了独属于你的那条主链中,你就是信息; 也无需再通过投资中介委托操作,因为区块链系统是去中心化的,没有第三方中介, 所有的操作都自动用数据和算力直接进行。
而在你Token开放、竞价成交过程中,全球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可能会选择类似于股市的集合竞价原则,根据申报者价格、时间优先原则,系统自动进行配对,撮合买卖交易。
同样在结算清算过程中,不同于深交所的两级清算, 由于区块链实现了去中心化、无第三方券商中介的操作,全球通用的主链体系可以实现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即时清算。
你的一生就如此与货币融合在了一起。
18岁后的你收获爱情、成立家庭,家庭链记录着你为人夫妇、为人父母的表现; 你投入工作、建立事业,事业链记载着你所有的事业信息.....这些, 全部映射在系统对你的价值评估中,也反映在你的Token中。你的一切行为都会影响到你的币值高低,影响别人买卖与否,而反过来, Token被持有与否、币值如何也会影响到你个人的生活。
在18~50岁这个阶段,你迎来了你个人数字价值的高速发展期,价值持续波动上升着。
五、50~100岁
50岁之后,你的数字价值在达到峰值后,进入了成熟期。
你生活在这样一条光明主链上,你可以看到别人所有的信息, 别人也可以看到你所有的信息,你开始习惯于通过货币数字去理解别人的一切。
币值评分系统主导了你的生活,也左右了你的社交关系。在这个社会,物质利益关系会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如个人Token价值达亿万人民币的高价值者会受人热捧,而个人Token价值只有0.01元的低币值者则成为“无用之人”。
60岁,事业与生活都达到人生巅峰的你,在众人吹嘘讨好中日益膨胀迷失本心,一不慎贪污受贿,犯错的信息会被记录在区块链上,系统对你的价值评估也会下降。而因你的信誉受损, 众人与你交易、持有你的Token的意愿下降,Token市值也受到了影响。
60岁后,随着年龄见老,你的身体机能下降,生活像引擎老化那般失去活力,
而反映在区块链之上的你的所有数据也在弱化, 不再像黑马般热血蓬勃。建立在你价值之上的交易在减少,你的个人价值在某个程度上也已经停滞,市场对你持观望态度, 不再一味看涨。
在这个阶段,你的生命时间轴还在继续,而数字价值在稳定成熟后、缓慢走向衰落。
六、100岁: 死亡
100岁时,你的生命走到了尽头,而你所拥有的价值,也一切归零。
区块链系统为你设定了一个智能合约,当条件被触发时,合约会自动执行。
就像从你出生那一刻起,系统自动为你生成了一个钱包地址,并且慈善机构自动为你捐赠了一笔资产一样,在你死亡的那一刻,智能合约通过自动状态机判定当前状态,自动判断到了“你死亡”这一触发条件,自动销毁承载了你一生的价值财富的钱包地址。
人即货币,主链记录了你一生的轨迹,钱包地址承载了你一生的价值。当你出现在别人面前,无需第三方证明评估,“你值多少钱”在区块链体系中一目了然,你就是衡量标的。
最后,主链在为你加盖完最后一个时间戳之后,自动断开,所有数据全部沉底。
而在你的人生坐标系中,你的生命时间也截止了,数字价值也与横轴相交,归0。
黑暗仍然存在
我们以上所描述的场景,是建立在我们都生活在各条公链跨链生成的主链的基础之上,这条主链全球通用,记录着合法世界的公开数据。而在这主链之外,有着许许多多的暗链,每一条链背后都是一些不为人知的黑暗场景。
就像互联网一样,人类社会还有一个暗网世界,但区块链时代的暗网将比现在更发达,这与区块链第一大应用比特币有关,也和区块链的基因有关。有光明就有黑暗,两者互为孪生,区块链世界也不例外。
在合法的主链上,人的所有信息都被记录在区块链上,不可篡改、可以溯源。而在光明主链之外的暗网世界,却隐藏着一个充斥着毒品、黑市武器交易、儿童贩卖等的黑暗世界。作为互联网的另一个维度的存在,暗黑世界于普通人而言,遥不可及,又触手可及。
这个世界里,各种超越法律和道德的行为畅行无阻,匿名化使得访问者在上面不会留下任何痕迹,Tor的升级版是构建暗网的基石。这个世界运行的货币是暗黑币,它是利用混币技术合成的绝对匿名钱包,与比特币的的可溯源完全相反,这里面运行的货币才是真正的非法货币。

结语
你出生的那一刻,系统为你标识了一个“1”,而在你死亡那一刻,系统又自动将你归“0”。
当一切都变得数据化,货币自动为人计算价值,人也可以作为衡量价值的一种标的物。
人类在碳基文明向硅基文明的变迁过程中,终将经历一个痛苦的变化过程,经历一个看破谎言、戳穿虚伪、碾平组织结构的巨大的历史进程。而Token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化的货币,更是铲平人类社会结构最高效的工具。
Token在我们生活的主链上运行着,这条主链全球贯通, 主宰着整个合法的光明世界。而在这主链之外, 还有着许许多多的暗链,每一条链都被算法层层加密,任何暗黑行为都被裹上了一层不透光的黑布,并且匿名,谁也难以知晓。我们无法得知暗黑之链的来龙去脉, 然在我们生活的光明链里,人即货币,可以衡量一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