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小

作者: iView | 来源:发表于2015-07-31 22:23 被阅读4380次
发小

琳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发小。从出生到现在,从故乡到海外,我心中最牵挂的朋友。

两家算得上世交。祖父辈们的老宅都在一个胡同里,那时虽每家有多个子女,儿子们结婚了也都和一大家人是住在一起的,于是我们就都诞生在同一胡同里。琳要比我大两个月。据大人们说,第一次见面是在奶奶家,两个不满周岁的娃娃并排放在床上,比比谁的腿长,看看谁的眉眼漂亮。估计当时她们不会想到,这两个娃娃成了一辈子的好朋友。

琳家的老奶奶会做一种很小巧的扫帚,用极细的紫铜丝扎成,只有小手指般大小,可以挂在脖子上,据说是辟邪。记得四岁的时候,我在她家门口拾到了一个很小的这种扫帚,爱不释手。 正端详着,琳跑过来一把夺去,嘴上嚷嚷着这是她家的。我自然是着急,驳她说是我拾到的,谁拾到就是谁的。具体细节是记不清了,只记得两个孩子吵得不可开交,可能还大哭了一场,最后我还是没得到那个小物什。直到现在,相隔千里万里,每次见面,我们还是会把这件事乐道一番,对错也始终没有定论。想来这是我和琳争过的唯一一样东西。

住在一个街区,上了同一所小学,分在同一个班里,我们成了最要好的朋友。每天放学都会在我家写作业,一起逛书店,也徒步去郊外玩耍。 琳小学初中一直是三道杠大队长,我则只当过学习委员之类的中层干部,估计是自己小时候比较贪玩儿吧。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里淘气犯了错,老师罚写100遍作业,两个人绞尽脑汁,发明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四只铅笔排成一排,绑在一起,这样每写一次就会有四排。写到黄昏,实在觉得难以完成,就又央求大伯家的姐姐帮忙。向来严厉的妈妈下班发现了我们的小把戏,就很生气,碍于琳在场,又不好发作。我知道一旦琳离开,我挨打是难免的,就拼命地拉着她的手,求琳不要回家。眼看天都黑了,琳又舍不得我挨打,又不得不回家,纠结的不得了。后来,琳刚走出我家的过道,就听到我被打而发出的哀号。到现在回想起当日情景,我们还能感到当晚那种虐心。

到了五年级左右,女孩子们开始发育。最开始是感到胸部胀痛,还有点痒。那时学校里没有生理卫生课,大人们也没有太多精力关心我们的成长。记得那是个夏天,放学路上一个女孩儿就说自己觉得不舒服,结果我和琳都一致说自己也是这样。于是我们决定回家自己诊断一下。三个女孩子来到我家,都解开上衣,互相查看那有些鼓胀的小豆豆,发现这很可能是一种病,我们都感染了。孩子们害怕的流下泪来,感觉就快死了。心里还想着,不要告诉爸妈,免得他们难过。那时候父母似乎都很忙,精神交流很少,孩子们磕磕绊绊的就自己长大了。

发小

后来我们升入初中,同校不同班。我们两个课间或放学都要在一起嘀嘀咕咕地汇报各自情况。初中开始,我们在兴趣方面开始分化,琳偏于感性,很积极地当起社团领导,并不知何时起成为男孩子们追求的心中偶像。我则偏于理性,开始迷恋高分和排名带来的成就感,全然不知青春期躁动为何感受。这不同的注意力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倾心畅谈,我们之间也没有发生过喜欢同一个男生之类的狗血闺蜜剧情。记得那时学校和家之间有一个花园,成为我们的乐土。八十年代的东北小城,竟没有一个公园供人们闲时消遣。这个花园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完完全全是一个世外桃源式的所在。说是花园,其实不过是一个国营土产公司的后院,修了个五角凉亭,有长椅,种些各色的花卉而已。自从发现了这个桃花源,我们就充分地利用起来。 经常在这里打羽毛球,坐在亭子下面聊天,有时候还会吟诗作赋。那时候的学校生活应该是纯粹的精神天地,少有物质或学业的攀比。我经常搞不懂为啥有些同学都对我不友好,琳会帮我研究哪个同学是嫉妒,那个同学是爱慕我之类。她会对我诉说少男少女的小情愫,我这个不懂风情的摩羯座根本听不进多少,就只会认真地说她应该专注在学习上芸芸。这个别人眼中骄傲的大队长,对我唐僧式的反复唠叨竟然从没觉得恼火,可我心中总觉得欠了她些,若可以重来,我好想认真地听她的悲喜,和她一起体验青春少女内心萌动的美好。

初中时小城的中心地段盖起了一排六层的商品楼,琳的爸妈买了六楼的单元, 琳也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房间。还记得第一次到她六楼的新家,从窗口俯瞰。感觉有点晕,心想还是不如平地来得踏实。东北那漫长寒冷的冬天,平房是要自己烧暖气来取暖的。为了省煤,屋子里虽不至于太冻,却也可以见到呼出的白气。因为当时爸妈忙于筹办新的公司,我都是一个人在家里又饿又冷地学习到很晚。比起我住的平房来,楼房有统一供送的暖气,真的好舒服。有时周末去琳的家,坐在她温暖的床上说话间就睡着了。她会帮我盖上毯子,我就陷入沉沉的睡梦里,没有做梦,一觉醒来天色已晚。这时会在黑暗里继续聊刚才未完的话题。如此的发生过好多次,从初中到高中,那个房间成为我心中最踏实最温暖的所在。我们的悲喜,我们少年时代的好多记忆都是在那里度过。后来离开家乡去读大学,我把自己的几本日记都交给琳一起保管。她把自己的日记和我的一起锁在她房间的柜子里。现在算来已经20年了。

到了高中,我们还是同班。那时家里生意太忙,我开始住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两个人能够在一起的时间就大为减少。记得高一那年春天,我骑车从家返回学校的途中被一辆马车刮倒,在医院里昏迷了两天才清醒过来。当天第一个赶到医院的是琳的妈妈,因为被送到医院时我已经意识不清,口中不断重复的竟是琳家的电话号码。一直觉得这可能是琳在我心中地位的最真实检验。当自主意识不见,潜意识里,这个朋友是多么的重要。

发小

长大后告别青春,为求知求职漂泊在他乡异国。新的朋友,爱人,为人妻,为人母。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每当有人生的重大抉择,都会和对方商量。每一步都深深体味着对方的经历,会心疼,会满足,会悲伤着对方的悲伤,幸福着对方的幸福。一生中,有这样一个朋友真好,就像世界里有另外一个自己,一个比自己更懂自己的人。我们精彩着各自的精彩,无论相隔多远多久,每次的相逢都会将两个世界迅速地重叠,交集就在那里,历久弥珍。

前几日聊天,还说起,若有机会,我们结伴回老家,去拿流落在那里的日记,去当年有催眠魔力的小床再睡一觉,去我们的桃花源,去看当年写在桥头的诗还有没有痕迹,去找寻我们的根,我们的青春少年。。。。

这就是我一起长大的发小,两个几乎来自同一个原点的个体。命运让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偏好,有了各自的轨迹。如今虽远隔千山万水,我们依然体味着对方的欢乐喜忧,为各自的幸福与奋斗喝彩。过去不短,未来还长,一生的朋友,无关风月。

相关文章

  • 发发小牢骚

    一个肤浅却又纯真的话题,喜欢一个人到底什么感觉呢?我这棵老铁树不开花只是没有遇到喜欢而且喜欢我的人,估计没人会喜欢...

  • 发小 -

    看着堂妹和隔壁叔叔家的欢欢两人在一旁玩闹,脑海中,我和发小小时候的身影逐渐清晰可见,儿时的回忆猝不及防地被拉扯出来...

  • 《发小》

    今天是我们新文化街123号(原石附马大街42号)发小聚会,据大家回忆我们院小孩子1960年组织起来,我老爹是发起人...

  • 发小

    男孩和女孩是发小,小小就认识,女孩大了男孩一岁多,上学同班。 随着时光的流逝,四年级,情窦初开的女...

  • 发小

    01 你们可能也会有这样的人,你们认识的时间,和你们的年龄一样长。这样的人,是我们出生后被结识的人这样的人,由于我...

  • 发小

    婴儿时期 隔墙听到你的啼哭 风从邻家吹来 阵阵风铃儿响 同在一方土地 同饮一溪水 两小无猜的游戏 青春却走散在异乡...

  • 发小

    粗布衣裳花泪痕,屋头灯火近黄昏。 霞光烟里平川阔,露白时分落叶繁。 野径乡音俯地是,环田溪水共誰溫。 十年到處随緣...

  • 发小

    《青梅枯萎,竹马老去》 青梅竹马两无猜, 恩怨情仇何事哀? 缘尽花开花且败, 庭前煮酒待君来。

  • 发小

    1、燕燕是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由于家里的变迁不得已从繁华的都市搬进了村子转入了新的小学校,身边都是一张张陌生的脸....

  • 发小 -

    有一种友谊,叫发小,那年,我们九岁,从滇东南一个小镇,举家迁至四川的铜梁,住在同一个大院,每天随起床号和熄灯号作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发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cv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