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公汽上,听一位妈妈在煲电话粥。从一上车,到下车,大约20多分钟,她一直在说。
因为她坐在我的前边,她说话的声音也大,不管别人怎样看她,她都不在乎,叽哩哇啦整车人都听得到。不时有人回头看她一眼。
她带个孩子,大约有8.9岁的样子,大概上小学二,三年级。坐在公汽上,两腿抬起来蹬在前边栏杆上。
听到最狠的一段,大概是昨天孩子玩手机了,没写作业吧,于是她说,她最初是用手打,不解气,后来拿起笤帚抽。
听她说话的口气,确实也是气的不轻,她说先是拿起笤帚就抽,把额头抽一个大包,也知道不能打脸了,然后照着屁股猛抽。
她说打着打着她老公也上来了,气的也给了两脚,孩子当时吓得哇哇大哭。
听孩子妈的一边说,我一边听得心都发紧,想着这孩子当时得有多疼,多惨。
都说棍棒之下出人才,这个观点与现在好像是有些过时了。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要不然上来就是一顿胖揍,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虽然当时孩子由于害怕,显得很听话,但是产生的恐惧感对成长也是不利的。
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
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
再有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言传身教,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孩子。
就像今天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孩子的腿蹬在前面的栏杆上都是不礼貌行为,事虽小勿擅为。
只有严于律己,才能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那样才能培养出一个真正合格的人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