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洞赋

作者: 宜昌张勇 | 来源:发表于2017-05-14 23:40 被阅读356次

三游洞赋

张 勇

峡尽天开处,别有洞府。双流夹岸,浮出半壁青山;三游肇始,唤出一处胜迹。元白之足音,惊醒亿年洞天福地;香山之妙语,点化无二锦绣河山。清溪终无憾,伴大江东去;古洞应有幸,遇慧眼识荆。

自此奇洞得名,而后星光灿烂。三苏父子联诗题壁,黄公山谷三顾流连。至喜亭上,醉翁吟诗于早春,百代传唱;下牢溪边,茶圣煮茗于初夏,千载遗香。历代文豪,接踵而至,几多风流,纷至沓来。青峦霞蔚,送不尽长江追帆去;洞厅月明,迎如潮诗文逐浪来。往昔寂静之石洞,遂成热闹之诗坛。此岂仅一洞乎?乃一不朽之诗书耳!

延至二十世纪,战乱频仍,古洞荒虚。至外敌入侵,抗战军兴,日寇西掠,巴蜀告急,三游洞亦担民族大义,成为御敌前哨。时抗战鄂府,自汉西迁,曾驻跸此洞,主持大计;有爱国宿将,冯公玉祥,以愤词题壁,鼓舞士气。而国军将士,亦曾设机枪阵地于洞旁,毙寇无数。此岂仅一洞乎?乃一不屈之战士耳!

及至改革,弥乱治平,古洞春来,旧貌新颜。政府不惜巨资,大力修葺。三游洞旁,频添胜迹。但见:楚塞楼高居山巅,至喜亭翼然崖头;擂鼓台上张飞返世,临江岩前九曲回廊;古军垒于兹重现,惟不闻杀声阵阵,新山门长此洞开,更笑纳欢语连连。目所及处,惊为一方仙境圣土:两水之间,一山突兀,实曹孟德“水何澹澹,山岛(山加束)峙”诗境再现。山岛之上,绿树蔽天,百草丰茂。奇洞怪石,藏于藤下,曲径可通;亭台楼阁,隐于林间,寻声乃至。洞庭豁然,诗碑林立,书刻满崖,叹为观止。洞口凭栏,见碧溪如带,轻舟悠然,虽不闻渔歌,却偶见钓翁。拾阶而下,到溪畔濯足,树下沐风,或溪中戏水,更其乐融融。若出洞攀山,登临楚塞楼或至喜亭,放眼远眺:西望峡口,两山如门,夹江雄峙,峡江夺门而出,水面阔然展开;直如大军夺关之后,旷野布阵,军势浩然。顺江东视,即与葛洲大坝隔水相望——大坝蛟龙横江,长虹卧波,拦江而成平湖。水平如鉴,照出山光坝影;湖静如画,映衬鸥飞舟动。西距古洞30公里处,一更雄巨坝托出一更大平湖,变风景自幽深而进阔远,化宜昌由小城而成电都。古洞有幸,正得天时地利;胜景无双,依旧帆白水清。洞庭若市,万方来游,喜山门客来客往;声名如雷,众口传诵,知洞中日胜一日。

三游古洞,宜昌瑰宝,三峡奇珍,生就亿年,誉满千载。吾辈拙笔一支,小赋半页,岂能道其万一乎?

作于并初发表于1998年2月1 2日

修改于2014年3月5日

三游洞赋

相关文章

  • 三游洞赋

    三游洞赋 张 勇 峡尽天开处,别有洞府。双流夹岸,浮出半壁青山;三游肇始,唤出一处胜迹。元白之足音,惊醒亿年洞天福...

  • 《游三游洞》苏轼

    《游三游洞》 宋﹡苏轼 冻雨霏霏半成雪, 游人屦冻苍苔滑。 不辞携被岩底眠, 洞口云深夜无月。 【注释】 霏:fē...

  • 游船三峡 人家

    游三游洞 雪霁无痕入西陵 江流有心浅浅吟 绝壁摩崖出奇洞 群山素裹来相迎 屈子可曾...

  • 三游洞快乐谷

    还是十八岁那年生日,游过三游洞,带的相机拍照还是用胶卷的年代。那时的三游洞记忆中就是几个山洞,里面有钟乳石...

  • 《三游洞》记

    昨天下午我们一家人和张老师去游了三游洞。虽然太阳当头,不过去那游玩的人数一点也不少! 先来说说三游洞...

  • 游龙岗三洞

    早就听忠平给我们介绍过南郑区的龙岗遗址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几天我也独自一一探访,心里颇为震撼,还有许多...

  • 2020-03-03

    旅行宜昌:三游洞 三游古洞,幻境夷陵。三面环水,一面连山,镶嵌西陵峡口。承峡江之雄奇,接西塞之旖旎,立于西陵山北峰...

  • 四友游三游洞

    两白一元前三游 三苏父子后三游 ...

  • 三游洞:“天钟地鼓”奇溶洞,至今回响唐宋诗

    “天钟地鼓”:宜昌有个神奇的三游洞 朋友,你知道古夷陵的三游洞么? 它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口之西陵山北峰峭壁间,面临...

  • 三游洞一一诗意长江(33)

    寻常一溶洞,名扬几千年。 白居易约伴同游此洞,作《三游洞序》,这里的世界尚还陌生;百年后苏拭父子三人同游此洞,这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游洞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ec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