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 彭慧转载(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这是近期在朋友圈刷屏的一幅摄影作品:《僧侣的姿态》,这张照片荣获2017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人物类一等奖。
一列飞驰的火车,一节车厢,一个画面:六个旅人,有男人,有女人,有老人,有小孩,与其他五个疲态尽显的旅人全然不同的是,画面左侧居中的是一个僧人,跏趺而坐,后背挺拔,他也是画面中唯一的长者。
这位僧人的姿态,结跏趺坐,是佛教标准的禅坐姿态。僧侣的姿态,与芸芸众生酣睡之相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心生感慨:无论这个世界有多么不堪,总还有人在坚守一方净土;无论这个世界多么散漫,总还有人保持一种姿态。
这一袭僧衣,这一种姿态,是如来的悲心,是众生的希望,让我们向庄严伟岸的僧宝——致敬!
佛教威仪的摄受力难以用语言文字描摹,佛教的威仪戒律,不仅使身心得以寂静,亦可感化众生。真正的僧宝严持戒律,精进修行,一言一行,举手投足,自然而然便彰显卓尔不凡的风范,具足佛法自利利他的教化之功。僧宝为我们传授佛法,引导我们走向究竟解脱,佛法赖僧宝得以长住世间,这就是我们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意义。
僧侣的姿态,是我们内心最美好的姿态。看,僧侣的姿态是多么清净自在,身边众生还在梦中,不知何时醒来,他已经把枯燥沉闷的长途跋涉变成了最好的修行道场。此时此刻,你能感受到的,就是心有信仰的人身上,那种与众不同的精神力量。

彭 慧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
肛肠精益塾-群主
【社会兼职】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医师考核分会副主任委员
世界中联肛肠病专业委员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专业委员会(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TEM(经肛直肠微创外科)学组委员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医师协会胃肠外科学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华南名医联盟医学专家会员
Europe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Techniques in coloproctology 审稿专家
【医疗特长】
主攻肛肠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擅长盆底疾患、顽固性便秘、复杂性肛瘘、痔、肛裂及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诊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