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上海

作者: 关木光 | 来源:发表于2017-10-19 13:29 被阅读268次

打开朋友圈第一条,是陈哥发的,这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因为他几乎从不发朋友圈。

”再见,上海。”简短的四个字让我思绪万千。

陈哥是我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在上海工作有九个年头了。

小时候他曾跟我说他很喜欢上海,他说上海的繁华不同于其他城市,于他而言,上海有种说不清的魅力,这种魅力一直吸引着他。

他总是爱看有关上海的电影或电视剧,每每看到东方明珠的镜头,他总会很兴奋。我比他小几岁,那时的我很不以为意,觉得那也只是一个高塔,除了高,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还不如家乡的文光塔来的古朴和别致。

每次说到上海,他的嘴巴就停不下来,他跟我讲上海的美食,讲夜晚的上海流光溢彩、灯火辉煌,讲东方明珠有多么重要的象征意义...我说你怎么知道的?他说他叔叔告诉他的。

陈哥口中的叔叔在上海工作,那时每年回家都西装革履,还带了好多好吃的,亲戚邻居都说他叔叔是赚大钱的人。那时的陈哥很崇拜他的这个叔叔。

“将来有一天我也要向我叔叔一样,去上海赚大钱。”十四岁的陈哥站在老家瓦房的屋顶上告诉我他的未来,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目眺远方,两眼闪烁着光。

我蹲坐在屋顶上,双手紧紧拽着陈哥的裤脚,生怕一不下心从瓦顶上滑落。

我说:“陈哥,我们还是下去吧!”

陈哥对着我笑,依然稳稳地站着。

在陈哥的影响下,我对上海的印象越来越好。也开始跟随他喜欢上这个城市,那时的我们都以为上海就是座金山,有捞不完的钱。别人追的是明星,我们追的是上海,别人去网吧打游戏,我们去网吧搜索上海的图片,我们还在老家门前的狗尾巴草丛里埋下了一张张用彩色笔勾勒的上海。高楼林立、灯火通明的夜上海在我们的童年里绽放着光芒,催促着我们快快成长。

我初三那年,陈哥就辍学出去打工,他的高中只读了一学期,因为担负不起昂贵的学费他选择放弃学业。而这也似乎是他期盼已久的,他扛起包袱,第一站就冲向了上海。

临走前一天晚上,我们在屋顶坐了一晚上,陈哥对着夜空呐喊:“上海,我来了!”

而后的日子里,基本听不到陈哥的消息,唯一一次收到他的来信,信中说他看到的上海真实的模样比图片还美,他说上海不是金山,赚钱太难,他劝诫我要好好读书,要考上大学。可是,他说他还是喜欢上海,他还是会留在上海。

收到他信的时候是寒假,那年春节他没有回家。

家乡的人渴望远方,远方的人怀念家乡。陈哥信里没有提到家乡,我想,他大概是不恋家吧,也或许在某个寂静的夜晚他也会想起老家门前遍地的狗尾巴草和草丛里的上海。

后来,我上了高中,搬了家,也没再收到陈哥的来信,大概他在上海很忙吧!我也忙于自己的学业,周围的人也不断变换,关于陈哥也只有在提起上海时才会被想起。

我拼命努力最后也就考了个普通二本,报志愿的时候有想过要去上海,尴尬的成绩却找不到适合的学校,于是我依然留在广东。想着毕业后再去上海打拼。

临近毕业,收到一条好友请求,是陈哥,好多年不曾联系,他还记得我,通过她母亲得到我的微信。

一整晚的聊天,他给我讲了他在上海的这些年。他说他在上海干过十多份工作,去餐厅洗碗,给饭店打杂,在天桥摆过地摊,每份工的工资都少的可怜,他省吃俭用才勉强度日。住在7平方米的小出租屋里,每个月的房租就用掉了他的大半倍工资。最惨的时候,他被房东赶出来,带着行李在天桥下睡了三晚,三天都是啃面包,连瓶水都不舍得买。

好在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后来遇到个好房东让自己赊了三个月的房租。

我问他:“那你现在做什么工作?还在那里住吗?”

他说,他现在在一家餐厅当副经理,工资只有几千块但省着点用每月还能有剩点钱。房东人很好,虽然屋子旧了点,但房租也算合理,住习惯了,也不想搬了。

那天晚上,我们聊到深夜两点。他说,这么多年过来,虽然他在上海没有过上以前想象中的那种生活,但是这样拼搏的日子却很充实,有时回想起来都被自己感动。他见过上海的繁华也体验了上海的悲凉。

上海很热闹,也很孤单。

在最孤单的时候他遇到了相伴一生的人,那是他在餐厅打工时遇到的,两人在一起5年,虽有小吵小闹,却依然相爱如初。

他说,以前他在电视上看到东方明珠会向往远方,现在在上海,每一次眺望东方明珠都会想起家乡,想起狗尾巴草覆盖的童年,想起长满青苔的瓦砾屋顶,还有他面瘦枯黄的母亲。

我问他以后怎么打算,他说他想赚够钱在上海买房,把老母亲接来上海一起住,给妻子补办一场盛大的婚礼。

他还让我有空去上海找他,他带我去看看这繁华的城市。

我说,好。

毕业第二年,我进军上海。我告诉陈哥说:“陈哥,以后我也在这里混了。”陈哥笑了笑,那个笑容像极了他十四岁那年现在屋顶上的笑。

我开始体验到了在上海谋生的艰难,好在一直有陈哥的帮助,再惨也不至于去睡天桥。

可是,陈哥要走了,他要离开他喜欢了十多年的上海,离开这个曾给予他无尽痛苦与迷茫的地方,他要回去了。

他说他的母亲离不开老家那片土地,离不开老家的父老乡亲;他说家还是家,土生土长的地方,是他的根,终究是无法割舍的。

陈哥要回老家给妻子办婚礼,回老家找份工作,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那条朋友圈是他最后与上海的告别。

有人说,“家,是一生一世舍不去的眷念。”我们一路颠沛流离,或许也曾想放弃,也曾想逃离,也曾抵达你梦想的地方,也曾过上想过的生活,可是最后我们都无法忘记梦开始的地方,那里没有东方明珠的雄伟,却有数不尽的温暖。

春节回家,去看望陈哥时,看到他们一家子在门口贴春联,场面十分温馨。站在梯子上的陈哥看到我来,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那种笑,一如既往。

再见,上海

相关文章

  • 告别

    再见了,上海

  • 福州路上的上海书城/作者:邵明

    ——再见了,上海书城。 上海福州路上的上海书城要搬迁了,这几天在大拍卖,再见了上海书城!我估计与上海的城市更新有关...

  • 再见上海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了”,——徐志摩《再别康桥》,住在上海康桥镇府旁边的酒店里,虽然徐志摩《再别康桥...

  • 上海。再见。

    老大问我,你考虑清楚了吗?嗯。我已经收获到了我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够了。谢谢你! 开心问我,真的要走吗?嗯。离开不是结...

  • 上海再见

    一座城 如此繁华 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坦然自若 或怡然自得 唯有我 怀着渴望而来 好一座城 法国梧桐供养着她的优雅 竟...

  • 再见上海

    17年5月23日,早晨5点半,呆在上海的最后一天。突然觉得一年半一晃而过,有些慌了手脚。原来,很多事真的真的都不足...

  • 上海,再见

    从提出辞职,到离开,一个月的时间。 此刻,浦东机场,等着登机。已经晚点一个多小时了,不晓得还要等多久。哥特意从惠州...

  • 再见,上海

    打开朋友圈第一条,是陈哥发的,这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因为他几乎从不发朋友圈。 ”再见,上海。”简短的四个字让我思绪万...

  • 上海,再见

    高铁载着一行人在高速行驶,感觉它比我们回家的心情还要迫切。在上海的这几天里,既有小雨天气下在外滩的惬意漫步...

  • 再见,上海

    〇 中午写好了辞呈,最后还是没有交出去。一旦递交了,生活就没了来源,就不能肆意挥霍了。 虽然本来就只满足基本温饱。...

网友评论

  • 小瑾宝宝:我也在上海:smile:
  • 苗凡一:年轻的时候有必要来这座城市生活一些日子,生活上和思想上的改变会影响一个人的未来
    关木光: @苗姑娘i 赞同
  • 小小京同学:加油↖(^ω^)↗
    关木光: @小小京同学 💪
  • 会笑的向日葵:在大城市混,虽然工资不会很少,但是却养活不了自己。这叫现实,现实打了你一巴掌,你总要告诉自己,没事,还可以重来。
  • 铁妩:写得很真实。上海是残酷的,上海不相信眼泪。
  • 北海无猫:我很向往北京 跟文中差不多 人生中有多少个梦想可以去追逐 ...

本文标题:再见,上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yu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