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是美国著名的作家,他写了很多著名的小说:《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乞力马扎罗的雪》等。但我只是听说过这些小说的梗概,从来没有读过任何一篇。
这次读的《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海明威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有十一篇中短篇小说组成。
开始读这部小说集的感受是以前读书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刚读第一篇《白象似的群山》时,内心就是一片茫然,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这个短篇主要写了一对旅途中的男女的对话,男人一直劝女人做个小手术,女人有些不情愿。
后来看了别人的解读,查了网上的资料,才知道他们在争论是要否留下腹中的胎儿。
在阅读的过程中也逐渐了解了海明威创作的主要特点:
一是冰山原则。
即像漂浮的冰山一样,只露出极少的一部分,而把大部分内容隐藏起来。这部小说集中的《白象似的群山》《麦康伯的短暂幸福》《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印第安人阵营》都遵循着这样的原则。
《白象似的群山》中,作者不告诉你小说中出现的男人和女人的身份、来历,甚至他们争论的事件究竟是什么,也不告诉你他们最终做出了什么选择,就只是节选了他们旅途中的一段对话,其余的内容,全靠你去脑补。你只能通过他们之间仅有的对话,去猜测他们因何事而争论,他们内心对所争论的事情的真正想法,他们的性格以及事情的最后结果。
这部作品的几乎在每一篇,作者都会留下这样的问题:《大双心河》中那片被烧焦的土地,是自然的火灾还是战争留下的痕迹?《麦康伯的短暂幸福》中麦康伯的妻子为什么要杀死开始懦弱而在猎杀犀牛时突然变得勇敢起来的丈夫?怕丈夫以后报复她吗?《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老人,看起来生活富足,为什么还会选择自杀?为什么他在深夜时仍然想待在咖啡馆不愿意回家呢?《印第安人阵营》中自杀的丈夫,是忍受不了妻子没有麻醉而进行分娩手术的痛苦叫声才做了那样的选择吗?
很不习惯读这样的小说,比起那些情节完整,对人物内心描写细腻的作品,这样的小说好像是半成品,很多情节需要你自己根据上下文补充,人物的心理需要自己去猜测。而这些补充和猜测又往往没有一点头绪,很容易让人找不到方向,进而心烦意乱。但如果你真的能静下心去读几遍小说,最终你会发现,其实作者已经悄悄告诉了你很多东西。这样的阅读,可以称为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也是别有一番乐趣的。
二是善用对话,海明威的的很多作品都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完成的。
《白象似的群山》中通篇几乎都是男人与女人在车站小酒馆里的交谈和争论。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虽然有很多对濒临死亡的男人的意识流的回忆性描写,但也有很多他与妻子之间的对话。在这些对话中,男人受伤的原因,他的性格,他对妻子的真实感情都非常清楚地显现了出来。
《世上的光》中,两个妓女都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她们与一位著名拳击手之间的感情。她们所讲述的内心的幻想,说出来就像是真实的生活一样,是她们黑暗生活中唯一的光,是她们卑微贫贱的生命的寄托。她们的性格,她们的生命,都在对话中被对方勾勒。
海明威的小说,对话可以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推动情节,也可以塑造人物。巧用对话,是海明威小说写作的一大武器。
海明威作品的内容常涉及战争和死亡,这和他个人曾参加过战争的经历有关。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对战争的描写是侧面的,而《在异乡》则开始直面战争对人的伤害。
受伤去参加理疗的少校,从前一直不敢与想爱多年的女友结婚,因为害怕自己在战争中死去,会给爱人留下太伤痛的回忆。好不容易战争结束,他们终于结婚了,但少校的妻子却在婚后不久得病去世了,悲痛的少校一直无法面对现实。他们的幸福太短暂了,读来让人无限伤感。
海明威曾近距离接触过死亡,所以他的作品也很多时候都提到了死亡。《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因感染而濒临死亡的男人,从开始无法接受死亡,到最后平静地离开世界,他经历了很多内心的挣扎。《印第安人阵营》中因无法忍受妻子分娩痛苦而自杀的男人,让人看到了生命的脆弱。还有《一天的等待》中患病的小男孩,虽然惧怕死亡,却还会想到自己如果得的是传染病,会传染给别人,所以拒绝别人靠近,只等待爸爸归来。孩子的善良周到在死亡的阴影下显得愈发美好。
虽然阅读海明威的作品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我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这是一个值得认真了解的作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