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7日 晴 周二
热了,都23度了。
好像写了不少天了,不过还是没有人看.
不过近来几天工作变多,写作的水平本就没多少,现在感觉更低了。
鲁迅回忆青年时期办杂志的时候,说当年他既没有得到赞同的声音,也没有得到反对的声音,就像独自在旷野呐喊,根本就没有人听,那是特别孤独的感觉。
年轻的时候常读鲁迅,因为非常新奇他文笔的语气。那时候一知半解,却要装作很懂的样子,不断在作文里夹杂他的句子。
啊,与其在想昨天的事情,不如想一想明天的事情。
疫情逐渐好转,我们大多数人还是能坚持戴口罩。相比之下,美国卫生局的官员当初还“不建议戴口罩”。
不过口罩还是很贵,当时在帖子里有人说贵的时候,曾有人以“原材料贵”反驳楼主。按这个逻辑,那么也就不能说“房价贵”了,因为开发商现在从政府拿地皮的价格也在水涨船高。
很多人就是为了反驳别人,以感到情绪上的“优越感”。之前看到开源中国有个人这么说:“恕我直言,这里的大多数人都不能用命令行完成git的操作。”听他的语气,本还以为git是他开发的,为什么用免费的工具也能用出优越感来?
之前也有一拨程序员说:人生苦短,我用Python。这里的鄙视链就更有意思了,Python作为入门简单的编程语言,开发效率很高,所以中小学都将作为编程入门语言。但同时因为内存和线程的问题,执行效率很低,所以很多关键软件包都是用C/C++写的。(某些)Python开发人员认为人的成本更高,所以不能认同开发了半天才做了那么点东西的底层(指开发抽象程度低,更接近机器语言,不是指社会地位低)开发人员。而底层开发人员则认识Python、Java这些编程语言的运行环境、编译器、解释器都是用底层开发语言编写的,所以更反过来鄙视自然编程语言的开发人员。其实两方都很搞笑,因为参与鄙视的这部分人,底层开发人员从来没写过优秀的编译器,高抽象语言的开发人员也没能完成过什么让人瞩目的、高生产力的项目。而那些真大神,说不定在这两种程度的语言来回过,并且都取得过成绩。
还有什么比动动嘴更简单的事情?
所以稻田和夫提倡:去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