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上海

作者: 姐姐仔爱榴莲 | 来源:发表于2018-12-21 22:11 被阅读0次

3场音乐剧(百老汇原版《芝加哥》、古巴西班牙语原版《卡门·古巴》、百老汇中文版《近乎正常》),2场戏曲(黄梅戏《玉天仙》、昆曲《长安雪》),1场音乐会(纪念巴赫诞辰333周年康斯坦丁·列夫席兹的《哥德堡变奏曲》),3个特展(拿破仑特展,达芬奇光影艺术大展,乐高·世界遗产展,另外有1个爱有引力展买了票都没时间去),2个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喜马拉雅美术馆),这是我在10天的广州—上海之行的战绩。

穿了几许街【兴业路(原霞飞路,中共一大遗址)南京路、淮海路、南昌路、黄陂路、光启路等】,过了若干弄(花草弄、火腿弄,天灯弄、药局弄、香粉弄等),全部都是老上海最具风情的街弄。

对一百年来逐步处于中国经济中心地位的魔都而言,除了摩天大楼满街豪车,奢侈箱包衣香鬓影外,来自岭南三四线城市南宁的我,更多地感受到的是海派文化中包容万物的现代都市人气息和老城区扎根驻地土著居民的市井生活习气。从各种弄堂的名字就可以猜得出来,这些地方最初就是售卖物品的,而以某种集中出售的物品成功命名一条弄的喜好来看,当时的兴盛可窥斑知豹。

观看音乐剧,听音乐会,尤其是看特展,观众的素质普遍很高,不会高声喧哗,聊天说话都很少,大家都是慕名而来,静静地阅读,感受,脑海里塑造着自己心目中的达芬奇和拿破仑。在看达芬奇光影艺术展时,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看着展板介绍就直接读出英文,跟妈妈对话也是操的英语。真是超级羡慕这样的教育方法啊,孩子的家庭一定是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的,了不起的父母。

大街上随处可见歪果仁面孔,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韩语,还有我听不懂的语言都有出现,很明显自上海开埠以来,因地理位置优越,东方古老国度的神秘吸引着来自欧美列强争相霸占租界制造出了国中国的奇葩局面,到如今新中国全面发展谋求伟大复兴的时机搭乘经济快车,上海在其中见证了多少历史事件,同时也是历史中极其重要的城,魔都超强的魅力长盛不衰。

上海除了立于眼前的外滩万国建筑群和黄浦江景观带,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城市之中人文精神的体现。剧院剧场新旧共存,举办的演出种类繁多质量上乘,观众素质颇高,这些都是长期累积下来的人文优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达地区的文化精神的确比小地方优越得多,吸纳的各种资源更是优质多元。上海话和上海馄饨、汤圆、生煎等饮食习惯体现的地域特征得以保留,而这样根深蒂固的特色更能代表上海的性格和底蕴。

我想如果能够在上海生活的时间更长些,我一定会学着说一口流利的上海话。我想,这就是喜欢上上海了吧。

相关文章

  • 我看到的上海

    3场音乐剧(百老汇原版《芝加哥》、古巴西班牙语原版《卡门·古巴》、百老汇中文版《近乎正常》),2场戏曲(黄梅戏《玉...

  • 早起看到清晨的上海

    今天早上单位临时有事情,早起了不少,5点20分从家出发,搭朋友的车子,6点44分就到单位了,比平时早到了2个小时。...

  • 我在上海看到了霞光

    清晨醒来,东方的窗口映射出一片红光。正5时,鲜艳夺目的晨光唤醒了休憩的上海。 到今天为止,我在上海已呆了两个月。岁...

  • 我看到的上海,每个人都有故事

    来上海3天了,感觉自己好多时间都在地铁上,又回到了熟悉的2号线静安寺站,又感慨时间过得好快,居然又回到了这个坐地铁...

  • 我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

    我以为我按正常逻辑处理问题,对100个问题有了答案,结果总会有101个;我以为坚持的信仰,结果只有我一个人在坚持。...

  • 上海之行,我看到的不尽是魔都的诱惑

    01 出发前的惶恐,含着的都是期待 今天是下雨天,距离我们上周去上海有一周时间了,刚好到的那一天也是下雨...

  • 2017-08-09

    早上看到一个视频,二更,上海。上海,上海,上海。 感恩看到一篇关于父母的文章。还有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

  • 上海我向往的地方

    小时候经常在电影上看到上海 ,比如《战上海 》《上海滩》看到的电影里真是惊心动魄 。 以前没到过上海 ,也不知道上...

  • 我看到的

    我看到的人, 都是被我念头定义之后的人; 我看到的事, 都是被我念头定义之后的事; 我看到的物, 都是被我念头定义...

  • 我看到的

    有天我去朋友家做客,他请最贵的家政把家里打扫了一遍,让他请假在家的老婆端出来费尽心思赶忙学的菜,让他感冒的父亲在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看到的上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dx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