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太匆匆。不知不觉,我的大学生活就要接近尾声了。我现在一个人坐在喧嚣的操场上,静静地回想我的大学这三年的生活。我发现我的生活远不我刚来时所构想的那样精彩。
我刚踏入校门时最大的构想就是能够变的外向些,活泼些,大胆些,自然些。但是,我依然是那个当众会害羞,遇生人会拘谨,碰到异性会脸红的人。其实,这三年来,我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去锻炼自己,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遇见更好的自己。大一时可以竞选理事长,小组汇报时可以上台做发言人,还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然而,我一次又一次的放弃了这些机会。我的性格依然如故,我的朋友圈依然很小,我的存在感依然很低。有时候,我也在想不要为难自己。可是,现实会为难你。俗话说本性难移,但我的性格在现实的压迫下,也慢慢在改变。我学着去调研,去找实习。我开始很恐惧,但是做了以后,却发现自己能得到很多珍贵的东西。我其实并不想觉得内向不好,只是内向的人往往情商低,在人际关系中难以打开局面。
在大学里,你会慢慢学会独立,体验孤独。尤其是在大三下这个充满选择,充满迷茫,充满未知,也充满焦虑的时刻。一开始,我就是个特别独立的人。我习惯一个人,我有时也享受一个人的状态。因为我觉得自己一个人活动自由,随意,不需要照顾他人的感受,不需要没话找话,不拖拉,往深了说,一个人能更好地思考人生。王小波希望人能特立独行,活出自我的样子。这是我最大的向往!
一个大学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出有独立之精神,思考之维度的人。就我这三年来看,我很惭愧。我上课很不认真,除了我自己的态度不端正以外,这当然也有老师的因素存在。尽管这样,考前突击背诵,分数依然不会太差。我最惭愧的是我学了三年,几乎没有批判的思维,没有独立的思考。上次课,有个老师说,你们有谁能够不看别人的观点,完全是原创的想法,能够让人耳目一新,心服口服。我扪心问自己,确实做不到。还有就是,我的专业素养依然处于萌芽状态。大三一年来,我看了一些专业书,给了我很多的视角,来认识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但是我大幅度地输入,却很难小幅度地输出。在课堂上,针对老师的问题,我的思维很平常。但是听到别人的回答,我才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去思考,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去回答。
习惯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好习惯能让人生活地更精彩,更健康。回想,这三年来。我大多的时间耗在寝室,花在追剧,看综艺上。没有的明确的目标,也没有详细的计划。整天活的浑浑噩噩,虽然很轻松,但是每每都有种空虚感袭来。睡觉也不规律,每天晚睡晚起,既对身体不好,又成天精神不佳。学会自律,真的很重要,但要坚持,也很难。
回想一下,三年来走过的轨迹并不让人如意。珍惜接下来不多的日子,抓住大学的尾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