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木工:专家是如何修炼成的

小木工:专家是如何修炼成的

作者: 读点卡思 | 来源:发表于2018-12-14 19:12 被阅读0次

                  专家是如何修炼成的

2018年10月21日,在项城课题直播群听了潘凤老师《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小窍门》的讲座。对潘老师一直以来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项城课题群场场精彩直播的幕后“头号电脑玩家”潘凤老师;谁群里直播的助手少不了她;直播技术救急少不了她;随时随地讲座生成回放者是她;讲座者PPT敲定的定心丸、强心剂是她……

潘凤老师,电脑水平不逊于河南电脑名师张刚老师和海南乃至全国都出名的PPT制作高手海云老师,常年服务于课题群幕后,很少开讲座,资深的电脑高手和专家了。

潘老师不常出手,出手绝不凡。虽然不知道潘老师的专业是不是信息技术,但是她在我心中已然是一个电脑专家了。关于“问卷星”的讲座,以前听后只是知道这个名字,知道是一个先进的技术甚至感觉复杂难学。但是潘老师的这次讲座,让我觉得整个操作流程也挺通俗易懂、步骤清晰的,可学可操作性挺强的。

我总觉得某一方面“真正的专家”是不但自己会,还要讲得让别人也会,才是真正的专家。我认为这次的讲座,潘老师就有这样的功能力,并且每一次课题群的讲座她作为帮助讲解调试的人员都能给人家教清楚且教会。好多人都会感慨:做了一次网络教研讲座,又学了一项新技术。

潘老师本次讲座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善用微信群、巧用问卷星做调查、在线操作演示,整个讲座流程和每个步骤非常的流畅、非常的熟练!

那么,专家是怎样炼成的呢?从潘老师身上,我有三个方面的感受:

一、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的基本意思是指观念、行动与时代一起进步,从而发生一些改变。

作为老师,尤其是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教育教学最根本的依据就是课标。比如,语文课标,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在义务教育课标、高中课标还有中职课标中都有明确的阐述,具体如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说“要高度重视信息化环境下的资源建设,引导师生运用多种媒介和信息技术手段呈现学习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促进教师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并为教学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年版)关于如何“恰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是这样说的“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合理应用多种媒体组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有益自学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恰当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

从上面不同学段关于信息化的表述,我们可以看到:信息化已是一个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学生现在和将来在社会立足必须具备的一项实践能力;可以提供更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改变教学方法,易于学生自学,打破时空的限制,实现线上线下的交互式学习。

潘老师如果没有课程意识,如果不善于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她是不可能主动关注并主动学习信息化这个东西的。所以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并且付诸行动是很关键的。

微信群已经成为班级管理和家长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那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几百人拉进一个群里呢?潘老师告诉大家:打印群二维码,然后发给学生带回家就是一个极其高效率的方法。这样不但省去了埋头苦干不断拉人和眼痛的辛苦,而且省时省力。

看,这就是新观念和懂技术的好处:技术,可以让工作、生活更轻松和愉悦。

我们作为一线老师本来工作琐碎又繁重,更应该学习技术,更应该更新观念:信息化已经成为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一个趋势。我们要做的就不是逃避,而是应该努力去学习,让信息化为我们的课堂服务。

二、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最根本的是要把理论的知识和实际的应用要联合起来,由浅入深地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基本思路:新理论(弄清理论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一实践一新问题一学新知识一学用相长一加深自己的理论和应用知识。

周海中说:学而不用则废,用而不学则滞;学用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学习金字塔理论:爱德加·戴尔1946年提出的,起源于美国的一种现代学习理论,“主动学习”被人们公认为是目前中小学课堂的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其中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听讲、阅读、视听、演示是传统学习方式,也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讨论、实践、教授他人(或马上应用)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授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潘老师大概是深深懂得学和用的关系的。无数次的网络直播:无论转到任何信息平台,讲技术支持的都是她;每次直播全程幕后帮忙,随时解决技术故障的是她;解决不了的,她就思考原因,查资料,多次操作并总结经验找到解决办法,慢慢的网络直播的故障越来越少;她无数次教每个第一次参加网络讲座的人如何使用设备,不同的人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在问题中思考学习,不断丰富自己关于网络教研设备的调试知识和操作水平……

百度认为:问卷星是一个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功能强大、人性化的在线设计问卷、采集数据、自定义报表、调查结果分析系列服务。与传统调查方式和其它调查网站或调查系统相比,问卷星具有高效率、高质量、易学易用、低成本、真实可靠等明显优势,已经被大量企业和个人广泛使用。

这次潘老师重点演示“如何巧用问卷星做调查”,既有理论更重实践,既通俗易懂更易学易操作,不到一个小时圈粉近400人。通过潘老师还有大咖海云老师的讲座,我们明白了问卷星的用途有很多:课题调查、学生基本情况统计、老师信息统计、学生错题分析、在线考试、签到、在线扫码实时评课、在线扫码查询成绩、在线扫码课堂测试等。好处明显优于传统的评价方式:调查问卷不用靠人工去费纸费时费心费钱就可以打破地域、时空限制自动做出精确、可靠、权威、高效率的各种形状的分析图;扫码实时匿名评课可以比传统评课更客观、真实,更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在线扫码只查询自己孩子的成绩,既满足了家长对分数的关注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在线扫码课堂测试,可以实时了解学生课堂前、中、后关于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掌握学情和调整教学进度。

三、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指做事熟练了自然能悟出其中巧妙的窍门。那么,如何在某一方面做到熟能生巧,化为自己的能力,像潘老师一样成为电脑方面的高手呢?

1.专一积累

荀子认为:要做到专一,必须像蚯蚓一样认准一件事情不断地坚持下去,才能向上吃土,向下喝水;要做到积累,必须明白到千里之外是靠一步步走的。大江大河是由小河流积聚而成的。

有人说: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潘老师和海云老师都是认准了方向,并且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才在这方面有了可喜可见的成就。

河南最美教师王涛说:“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要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要认真做。”王老师、潘老师、海云老师、胡老师等能在各自领域被人熟知和认可是离不开长时间的专一和积累的。

2.坚持实践

有了态度,只代表我们可能了解某方面的知识和理论多一些;有了长期的实践,我们才能将理论化为能力,在不断的应用和思考中成长,成为某方面专家。正如张潇文老师所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潘凤也不是一天成名的。”

潘老师由于长期坚持台前幕后用和教自己所学的知识,长期处于“学习金字塔底座”即“教授他人或者马上应用”的状态,经常处于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的状态。因此,她能够长时间记住自己所学,运用所学,并能及时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新问题,形成了“持续性的学习链”,成为电脑专家自然是水到渠成的。我们也可以像潘老师一样做主动学习的人,听完讲座后,关键要自己先多实践、多操作、多运用去解决问题,自然也能悟到好多窍门,成为专家。

3.善假于物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说:“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做成功一件事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志、力、物。有了志向和主观努力,如果遇到问题迷惑不解的时候,要善于借助外在的客观条件。

荀子也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借助外物,借助外在的一切客观条件。这样即使我们不会游泳,借助船只,我们也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即使我们的脚走得不快,借助车马等交通工具,我们也可以到达千里之外……

优秀的人之所以比我们优秀,是因为他们善于抓住机会和实践去阐述和深化自己的思想和方法。同一专业,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角度,我们可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比如本次讲座潘老师和海云老师从学员的学习和互动中也可能会发现新的关于“问卷星”的新问题和要关注的新功能,两位大咖之间也有了相互的专门学习、碰撞的机会。同样,我们借助潘老师、海云老师的讲座,就可以在熟知“问卷星”的一点应用的同时,探索和实践其他功能。这样,假以时日,不断实践,我们也可以像他们那样熟练和优秀甚至成为这一行的高手。

专家怎样修炼成的?不妨试试做到: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孰能生巧。希望自己以后静心了,没有其他烦心事了,也可以如此修炼。

相关文章

  • 小木工:专家是如何修炼成的

    专家是如何修炼成的 2018年10月21日,在项城课题直播群听了潘凤老师《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小...

  • 主题专家是如何炼成的?—记崔律《高效15法则》拆书课

    主题专家是如何炼成的? —记崔律《高效15法...

  • 10张令人喷饭的程序员漫画

    0、修电脑的专家是如何炼成的 1、维护遗留代码的感觉 2、努力把自己升级吧 3、这代码谁写的? 4、程序员逛酒吧 ...

  • 我的第一篇简书——大师在哪里

    《大师是如何炼成的》观后感 不是随随便便炼成的️️️️️️ 1.大师的理解 我所理解的大师比专家高一个层次 有自己...

  • 如何真正掌握知识

    在《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里面,界定了高手和专家的区别,只有真正的专家级水平的人才能够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炼成...

  • 第四章华夏文明修-炼历史简述4

    因此,最初的体修修-炼成果,如何变成知识,如何传承,如何让学习者更多的以修-炼状态进入学习。就不仅仅是体修能完成的...

  • 总结

    上课目的:第一,讲干货类怎么写成领读稿。第二,如何写出一款爆文。第三,专家是怎么炼成的。第四。如何坚持写作。第五,...

  • 《专业主义》

    大前研一《专业主义》,是一本全面解释“专家”是怎样炼成的著作。 想要成为专家,需要掌握三个重点: 1、什么是专家?...

  • 庖丁解牛告诉你,专家级培训师是如何炼成的

    你好: 我是培训师李新海,专门培养培训师,今天用一个成语故事,庖丁解牛来告诉你,专家级培训师是如何炼成的。 事出有...

  • 专家就是这样炼成的!

    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图片作者。 古今中外刻苦学习终获成功的名人太多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木工:专家是如何修炼成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qn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