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有一次先生问我,你是不是把网上所有的电影都看了?
我怕他对我天天看电视剧有意见,我很是紧张,很是嫌弃,也很是不情愿的说,没有。
其实这个没有是什么概念呢。其实我很想说,差不多吧。
我是个爱看电视剧的,小时候,我妈不让我看电视,说是看电视上瘾,看了上一集想下一集,老惦记这事儿可怎么学习呢?再后来我爸妈吵架,我爸把电视给砸了。可以说我整个童年都没怎么看过电视。
正所谓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我上大学时候,课业也没有什么负担,再也不用担心各种小考的时候,我把我童年所有的没看过的电视剧全都给补回来。
对,我说的不夸张,这不是夸张句。我确实把童年没看过的电视剧都给补上的,但是基于恶补,看完了我几乎都忘记了,就是偶尔的在看一眼时候才有印象,原来我看过啊。
为什么我看电视剧是这样的记性呢,可能因为大脑有点用过度了,我记得十一还是五一放假的时候,我同学都放假回家了,寝室里就我一个人,我几乎是没睡觉的几天几夜的追着剧看。我好几天没有吃饭。那时候看电视看得我脑子都是麻木的,不转动的,也难怪很多电视剧我看完了也没有记住,真的就是临时恶补的原因。
我把金庸的武侠全都看过了。
我记得小时候有哈利波特的电视剧我很想看,但是妈妈不是太愿意让我看电视剧,后来我再想看哈利波特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对这部电视剧已经没有什么感觉了,那时候我已经20岁了。再后来当我回忆起当时看过的哈利波特的其中一本小说的时候,我也觉得索然无味了。也许我已经过了看那种小说的年级了,那种以儿童为主角,视角的电视剧,小说,电影,几乎都让我丧失了兴趣。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随着成长,错过的东西就是错过了,也许你会遗憾很长很长的一段成长期,但是当人生迈向另一个年龄段的时候,曾经的后悔和遗憾,其实也都了然了,很淡很淡,或许还会是一瓶过了期的果汁味。
人生有时候真的短短的几年,思想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大学那会,我还是疯狂的喜欢《失恋33天》、《小时代1》这种对话尖酸刻薄的调调。我甚至把《失恋33天》里面的经典台词都摘抄在小本本上,偶尔拿出来还会背诵一下,回想起那虔诚的小模样,就像佛前的跪着祈愿的人。
但是才短短几年的光景,我发现自己可以接受的电影电视剧越来越局限了。
很多电视剧在我看来都已经成为了泡沫剧,但是依旧有人看的不亦乐乎。而且还有那么多和我们年龄相仿,甚至演员的年龄比我们还大,他们依然奋斗在泡沫剧上,也不知道他们如何驾驭这些角色的?
那么多的泡沫剧,依然有大批的年轻人为此买单,也许这就是泡沫剧存在的原因,演艺的观众,年轻人太多太多了,多数人想要的东西是不管你少数人喜不喜欢,它都有着不可忽略的存在。
现在的我比较喜欢看什么电视剧呢?
比如说邓超主演的《美人鱼》、王宝强主演的《唐人街探案》、亦舒的《我的前半生》、周梅森的《人民的名义》。
也许我说到这里,就暴露年龄了,我已经不再年轻了。
——2018.12.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