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九章刑辩法律人工作手记每天写1000字
己所勿欲,勿施于人,究竟对不对?

己所勿欲,勿施于人,究竟对不对?

作者: 九章刑辩邹玉杰 | 来源:发表于2018-11-26 16:37 被阅读3次

作者:邹玉杰律师

亚太刑事司法研究所副所长

我们常说,“换位思考”,认为能换位思考的人,就是情商高的人。

我们还说,己所勿欲、勿施于人。认为能达到这种程度的人,就是道德的楷模,是做人的模范,是人们争相效仿的对象。

我们总是单纯的认为,只要能做到换位思考,做到己所勿欲、勿施于人,就可以赢得人生这场比赛。但是,这种想法在心理学家看来,可能是一种天真的想法,是没有理论依据的,当然也有可能是错误的。

其实人是一种特别复杂的动物,在这里,我们就不过多讨论心理学里面的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关键是,我也不太懂)。我们简单聊一聊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心理学流派——九型人格。

根据这种心理学的理论,人们可以分成9种性格,从1到9九个号码,每个号码的性格、心理需求、期望、恐惧等等,都是不一样的。而根据这九个号码,还可以派生出许多种其他类型。

如此看来,人类可谓千奇百怪,绝非千人一面。

既然如此,我们简单的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来处理人际关系,来与人沟通,与人交流,显然会错误百出,当然也不免贻笑大方,出丑现眼。

因为按照九型人格的理论,每个人可能都不是一样的,你所需要的,在对方看来可能是无所谓的东西,而你认为完全没必要的东西,在对方看来可能会视为珍宝。就像一直流行的一句话——己之蜜糖、他之砒霜。

可见,真正的换位思考,应该是在了解对方性格的基础上,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进而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换位思考。并非我们所简单认为的那种——己所勿欲、勿施于人。因为,我们不想要的东西,或许在别人眼里,可能是最珍贵的东西。毕竟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事,古今中外,比比皆是。

再简单的介绍一下九型人格的理论。

1号,完美主义者

2号,给予者

3号,成就者

4号,悲情浪漫者

5号,思考者

6号,怀疑者

7号,享乐主义者

8号,领导者

9号,和平者

上述九个号码,每个号码的性格、需求、恐惧、害怕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甚至可能完全相反的。

但是,每个人又不可能完全正好对应九个号码中的一个,很可能会有所偏差,他很有可能是在某两个号码中间的一个值,那么他就会具备两个号码里面的大部分品质。

这也是不少人觉得自己和多个号码都像的原因。

而每个号码在压力状态下或者在,安全状态下,又会向其他号码去转化。

即便如此循环的话,相对而言,九型人格这个体系,还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容易学习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他对于人们了解自己,了解别人,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工具。

但是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有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而九型人格的学习,也是一样。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的感悟、摸索。进而慢慢的提升自己,强大自己,武装自己。

让我们从知道别人和自己的想法并不会一样开始自己另一段不一样的人生旅途吧。

相关文章

  • 己所勿欲,勿施于人,究竟对不对?

    作者:邹玉杰律师亚太刑事司法研究所副所长 ...

  • 很矛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勿加于人。 不以己欲断善恶; 不以善恶断人心; 不以人心疑己身; ……

  • 随心随笔

    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亦勿施于人 我们经常听的是己之不欲勿施于人;但是我也发现,己之所欲,亦勿施于人也是正确的...

  • 勿施于人

    己所欲为,勿施于人; 他之所欲,未必适己。

  • 这个年纪

    克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勿施于人。

  • 张勇【2022.03.30星期3】好展馆让天下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勿施于人,天下太平。

  • 都说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但是更多的是 己所欲 勿施于人

  • 己所欲,勿施于人

    己所欲,勿施于人。别用你的爱为你关心的人带上沉重的枷锁。 01 今年过年回家,我跟妈妈选择了住宾馆,可以说是最两全...

  • 己所欲,勿施于人

    在飞机上,目睹了这么一幕。一位年轻的妈妈,想喂自己的儿子飞机上派发的炒饭,也不知道是孩子本不饿,还是不喜欢饭的味道...

  • 己所欲勿施于人

    有一天听书时听到论语的一段: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孔夫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己所勿欲,勿施于人,究竟对不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ib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