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电视正好播放关于西湖的纪录片
《西湖云水》
对应最近读的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杭州宣言”这一篇
我明白
西湖如今能有如此美景并非天造地设
而是全靠人力的治理与浚通
去杭州出差有幸游览西湖
01
西湖原先是咸水湖
是杭州刺史李泌(bì)浚通淡水河,开凿六井,让西湖边的百姓才可以喝上西湖的淡水
又建筑防海大塘,抵御海潮肆虐,这便是钱塘
西湖与杭州从此相依为命
冷知识:李白诗句中的“床前明月光”也并非睡觉的床,而是“井床”
02
后是杭州刺史白居易,他到任时西湖因缺乏管理已经海草雍塞,急需治理,因为西湖不仅要周边居民吃水,还有旁边农田需要灌溉
他挖湖建坝,增大蓄水量,定量泄水保证农田灌溉,继续疏浚民用“六井”,保证居民用水
他醉心于治理西湖,都要忘记他是个诗人,也许水利工程师这个名号他更喜欢
余秋雨说“大诗人用泥土和石块写诗,把笔墨吟诵交给小诗人”
白居易就是这样的大诗人。
03
其后是吴越王钱镠(liú)定都杭州后,有风水师告诉他“如果填埋西湖造宫殿,则国祚可得千年啊!”钱镠听罢,微微一笑,说:“哪有持续千年而不改朝换代的事啊!修造宫殿就不要与民争地了,把西湖留给百姓吧。”
而钱王为西湖做的远不止此,他还继续修堤筑闸,并直接派军队“撩湖”等
一位君主如此关注海潮涨落,湖水浊清
可见其睿智与远见
世世代代的人们也同样没有忘记这位先贤。西湖边规模宏大的钱王祠就是力证
04
再后是杭州太守苏东坡到任时,西湖正遭遇大旱河床裸露,第二年又洪涝成灾,浚治西湖、六井迫在眉睫
苏东坡废田还湖,深挖湖底,建长堤………
最终治理成效显著,才有了如今的西湖,如今的苏堤春晓
南宋也因此有了移居之地,名叫“临安”(意为临时安置之地,以后还要收复失地,北定中原)
如果没有历代先贤的共同治理,那么西湖也不过是一块毫无生机的盐碱地,一片荒凉寂寥的海滩,也就是为何“先有生态而后有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