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这一问题,没有广泛的认识和普及,所以校园暴力很少被提及,但,并不代表就没有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是普遍存在的。校园暴力存在的类型有:起绰号、恶作剧、侮辱、欺凌等等……
应该在我们身边,一群人里,总会有一两个比较有特征的人存在,可就是这样的他们最容易受到校园暴力。例如:一群人里只有一人戴眼镜、一群人里只有一人龅牙、一群人里只有一人矮小、一群人里只有一人肥胖、一群人里只有一人大舌头、一群人里只有一人肤色黑……
正是有了这些欺凌,使得非常多人患上心理疾病,严重的可能一生,都走不出那些可怕阴影。
我在上学期间,就碰到了非常之多的校园暴力,给我映像最深刻的是我上初中那会,班上有一个大舌头的女生,就因为她讲话不清不楚,所以班上的大部分同学都因此模仿她讲话,对她冷嘲热讽、恶作剧、侮辱欺凌,她每一天都要接受这些。有一次我,悄悄地问她,“你的这个舌头是怎么回事,可以治好吗?有得治吗?”她摇着头告诉我“我爸带我去过了,治了几次都治不好,就这样了”我听后就沉默了。后来我有问过她,“为什么别人欺负你,你怎么不告诉老师”她就只是和我无奈的摇了摇头。我很佩服她对这些比较厉害的校园暴力的内心抗压能力,换作是我,我感觉都会吃不消,每天都有人打压自己。
其实校园暴力的发生有几个因素产生:1.家庭教育的缺失 2.现行教育的“迷失” 3.暴力文化的泛滥……
家庭教育的缺失一般是由贫困家庭、暴力家庭、溺爱家庭、离异家庭、缺管家庭的原因,在这些不健康的环境里,往往造就了一个身心不健康的孩子。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的榜样,示范和关心爱护,所以导致他们刁蛮、野蛮、不讲理、唯我独尊的习惯,从而导致他们形成攻击性人格。
现行教育的“迷失”一般是在学校的考试压力中,一味的关注成绩,强调着竞争与个人奋斗,从而忘记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爱、忘记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有些老师对待“特殊”的同学,不理不睬、漠不关心,使得其他同学对这些特殊同学更加的猖狂、更加的火上添油、更加的变本加厉。
暴力文化的泛滥一般出现在电子产品、书本、语言中传播。暴力文化的泛滥犹如病毒,一传一大片,一般先好奇、再崇拜、然后模仿传播。使他们在潜意识中默认了用暴力来解决问题的可行性。
还记得2018年上映的一部电影《悲伤逆流成河》,这是一部比较典型的校园暴力电影,里面的主角“易遥”是受到了家庭影响和校园教育的影响使得她自卑、自负,毫无反抗之意,使“易遥”在心理上、生理上造成无法磨灭的阴影。影片总体告诉大家,在遇见困境时要奋起反抗,不要低下头去默默忍受,从而助涨了施暴者的气焰,以及在遇见别人在受到欺凌时,我们要勇于站出,对欺凌者说不。生而为人,还请大家务必善良,每一个人都需被温柔以待。
据数据显示,我国现有3亿多儿童,每年约有5000万儿童发生伤害,其中34万致残,6万死亡。伤害已成为我国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占26.1%,而且这个数字仍在以每年7%~10%的速度上升,这么可怕的数字着实让人心惊肉跳。
避免在校园里发生校园暴力,要做到以下这三点措施:
1.优化社会环境,大力展开德育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加强家校互通,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科学民主的管理教育学生。
3.加强自我保护,弘扬正能量,学会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
只有我们团结一心,一起抵抗校园暴力,对校园暴力说不,这样才有减少校园暴力发生的可能性。面对任何问题都要冷静处理,不随大流,面对任何欺凌,我们都应该及时制止,防止欺凌变本加厉。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