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一个80后说,他们那一代人为什么一定要去看美人鱼,因为他们欠了星爷太多电影票。比起电影本身,这更像是一种集体的青春回忆与怀念。
大概是高三的那个冬天,宫崎骏又一次宣布退隐不再制作长篇,只盼着他能像以前一样言而无信。我在一个好不容易回家的周六晚上熬夜看了《起风了》,第二天哈欠连连一脸兴奋地跟同学说剧情:我觉得最美好的爱情就是二郎和菜穗子那样,他做着自己的事另一只手握着躺在一旁的她。然后他就真的退隐了,吉卜力工作室也解散了。仿佛一个时代就这样过去了。
后来看《未麻的部屋》,颠覆了我对动漫的印象,这真的是一部可以和《穆赫兰道》相提并论的电影了。暑假的一个早晨,一个在电影方面很聊得来的朋友突然感慨:天妒英才!是啊,在我们还不知道他的名字的时候,他就已经去世了。2010年,那个时候我还在上初中,那个时候只知道许斐刚和《网球王子》,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有个很牛的人叫金敏。然而他不在了。仿佛另一个时代也这样过去了。
我有时很害怕这种遗憾与无奈,对诚哥也是这样。诚哥说他的下一部作品要等三年之后。三年之后,我不知道我是否还会单纯地喜欢他,是否还会有这样的热忱,又或者,是否要像80后那样通过另一种东西怀念那些逝去的东西。
诚哥是可爱的,长得也很可爱。
高考结束后的第一天晚上,我看了三遍《秒速五厘米》,抄下了贵树所有的内心独白。之后,高考成绩下来,表白,被拒,从那一天起,我就像贵树一样,写着永远不会发出去的邮件,写了很多没有寄出去的信,对着一个人写了一个本子的日记。我想,大概每个女生,都曾经像澄田花苗一样暗恋着一个男生,可她在最后一刻没有向他表白,或许她才是明智的。她知道他很温柔,却也知道他永远向着远方,她无法救赎他。日记本第一页就写着这个故事,写着贵树最后和明里相视一笑然后转身,再深的初恋到最后都需要释然。诚哥是这样教我的,然而每个人都需要足够的时间来透悟。
还有《云之彼端》,《言叶之庭》…每个喜欢他的人都说他的画随便剪辑一帧就可以当壁纸,不喜欢他的人则觉得他只会讲些无关痛痒的青春爱情没有故事没有剧情。可是,青春啊,那些年的青春…
从朋友跟我说预告片起就开始期待,从上半年等到8月,从8月等到有资源,又从各种关于它上不上映的消息中走到电影院…当男主在女主的身体中醒来,我听到身边的男生笑出了声,很多人不约而同地笑了,我突然觉得感动:他们都看过了,他们一定喜欢诚哥。
我想,我们对年轻时追过的东西的情感都是一致的,就像70年代的人追披头士,80年代的人喜欢樱木花道周星驰,90年代的人看了一季又一季哈利波特暮光之城……我们奋力追着时光的脚步,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怀念属于我们那一代的青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