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文章】散文||故乡的原风景
【文章作者】捧个大瓜
【文章来源】伯乐推文
我被文章感动的时候,笛音一直在围绕……
作者说:我很喜欢宗次郎用陶笛演奏的《故乡的原风景》。
所以在文章之前,作者特意添加了宗次郎的《故乡的原风景》;读者就有“圆润婉转的音符,悠然飘逸的旋律,辽远幽幽的抒情”的笛音陪伴了。
笛音和文章,是交融在一起的,自然地一段一段升起、一段一段流淌,深情触动又温暖着读者的心灵。
这样的品阅,怎不叫人流连,欲罢不能。
你想要体会赤子的一腔思念之情吗?想知道作者的“故乡原风景”是什么吗?
趁当下秋意正浓,来一起阅读原文吧!
一篇散文,能令读者深溺其中,甘心与作者感同身受,除了需要作者具有高超的写作技巧,更大的原因,是文章所表达的真挚深情,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来分析看看这篇散文。
作者开始就直白地告诉读者:我很喜欢宗次郎用陶笛演奏的《故乡的原风景》,而且这种很喜欢,到了“我对这首曲子百听不厌”的程度。
这就很容易让读者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如此的喜欢呢?
接着,作者就似在回答这个问题:宗次郎用陶笛演奏的《故乡的原风景》和祁隆演唱的《阿爸阿妈》,能瞬间燃爆了漂泊异地游子的思乡之情,勾起“我”对阿爸阿妈的感恩和思念。
这一部分里,作者的情感如那湍急的流水,在山石缝隙中急急地寻找着大海。
就在这种情感奔流中,作者又抛出了他自己心中的疑问:故乡的原风景到底是什么呢?
这下更是把读者的好奇心带动起来,阅读热情越发高涨,必要继续往下读,去寻找出答案。
作者就恰到好处地告诉读者,他找到了答案:故乡的原风景就是阿爸阿妈!
此时作者的情感,如同流水回到大海的怀抱,终于找到了归宿。
所以接下来的是,作者对阿妈阿爸的感恩和思念的两个部分。
作者详细地描写了阿妈的戒尺和阿爸的正步。
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悟:在人生路上,还会有谁?像阿妈那样,常用戒尺把“顽皮的我”拉回正道,完全忘记和不计较“我的所有过失”。
还会有谁?能像阿爸那样,一心只为“我的健康长大”着想,不惜自己受伤。
当作者用深情的呼唤为文章结尾时:
阿爸阿妈所在的地方,就是魂牵梦绕的故乡!故乡的原风景,就是阿爸和阿妈!
那一声声呼唤,如诉如泣,让读者涌起一阵阵揪心的惆怅。
有人说过:人生一途,是修行之旅,人们要在不断的修行中觉悟和醒来。
得到、失去;再得到、再失去……那些美好的过往,都成了我们珍贵的回忆。
学会珍惜拥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