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需要写作,所以不能避免的总要思考要怎样写。最近看了几篇文章,就怎样写,也有了些思考。
沈从文先生说:“作家应该明白各种人为义利所激发的情感如何各不相同。作家应从这方面学的是每一事各以身份性别而产生的差别,简单来说就是‘求差’。
如果我的故事里,人物性格大同小异,那一定是失败的,如果一个设定好性格的人物做出了不符合他的事情来,那也是失败的。沈从文先生所说的”求差“做到了,才能在故事中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如果去上写作培训课,那会不会告诉我们,故事要制造冲突,开头+激烈冲突+结尾,好像成了标配,但我们却忘了不是所有人的人生都有离奇的身世,蹊跷的人生经历,轰轰烈烈的得失成败,有的人的一生就是平凡的,没有什么突出的矛盾,平凡人的平静生活,可以饱含诗意,普通人的成长经历,也不缺起伏韵致。往往有时最打动人的就是平凡人那一句饱含感情的话语,情感真挚,瞬间就能让在场的人动容流泪,因为那就是生活的真实。
看过姚雪垠先生的故事,在写长篇小说《李自成》的时候,姚老已逾80高龄,有一天凌晨,他的儿子听到姚老的哭声,走进房间一听,是姚老正在作口述,他泣不成声的告诉儿子:”李自成死了。“姚雪垠先生曾说:”作家的作品姚感动读者,先得感动自己。如果连姚雪垠都感动不了姚雪垠,就别指望感动读者。
个人浅薄的总结了一下,写故事要源于生活,突出真实,但不能限于生活,要有立意给人以启示或让人对故事产生熟悉感,觉得故事说的就是自己的生活,很是亲切。故事可以有什多种,可以普通平静没有激烈冲突,可以感人至深,让读者与故事发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我们要做到以上这些没有什么秘诀,唯一的道路便是多读多做,借用沈从文先生的话那就是:“作无数次试验,从种种失败上找经验,慢慢的完成自己的那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