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禅宗史125: 黄檗希运

禅宗史125: 黄檗希运

作者: 周脖通 | 来源:发表于2020-09-29 00:21 被阅读0次

黄檗希运

怀海禅师作为当时禅宗江湖的第一高手,其主持的百丈寺在他的经营下,没用多久就成为了天下禅学的中心。自然,江湖中前来百丈寺求法的参禅悟道之士,那是人潮汹涌的。百丈寺佛学院里自然也是龙象云集。不过,在百丈寺众多的学生中,学习成绩最好且最受老师喜爱的,当属沩山灵祐和黄檗希运两人。

灵祐禅师毕业后,创立了沩仰宗威震天下,其声势在当时的江湖中无人可及。

而黄檗希运学习成绩虽然和沩山灵祐一样好,并且也是江湖中最为顶尖的高手之一,但是其主持的寺院之规模和声势,是要稍逊于沩山灵祐的。

不过,真正把洪州宗以及百丈怀海之禅法流传下去,并且至今从未断绝过的,恰好就是黄檗希运这一系的传人。所以,黄檗希运对于中国禅宗,功莫大焉。

可就是这样一位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中国禅宗史上都声名显赫的顶尖禅师,其个人档案却有些残缺不全。

在众多的禅宗典籍中,除了对黄檗希运出家前的经历没多少讲述外,对黄檗希运的生卒年,同样语焉不详。

包括《祖堂集》、《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联灯会要》、《五灯会元》、《指月录》等等众多的主要禅宗典籍都没有言及黄檗希运禅师的出生日期,对于其圆寂日期,大多数典籍中只笼统的说是唐宣宗大中中。

而《佛祖历代通载》记载黄檗希运圆寂日期为: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隆兴编年通论》记载为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释氏通鉴》记载为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八月。不过,就是这三部著作,同样没有提及黄檗希运的出生日期。

鉴于《释氏通鉴》能准确的记载黄檗希运圆寂于何年何月,本人也姑且把这个日期当做黄檗希运最后在世的日期吧。

一、早期求法

黄檗希运禅师,不知俗家姓氏,不知出生日期,福建福州人氏。

小时候的希运禅师非常的聪明伶俐,并且还进入了乡里的小学校学习儒家课程,而且学习成绩还非常的优秀。不过不知什么原因,希运禅师在学校没待多久,就来到了属于福州管辖的福清市黄檗山万福禅寺出家为僧了。

希运禅师长大后,长得身材魁梧气度不凡,而且额间有肉珠隆起。并且希运禅师为人倜傥不羁不拘小节,寺院僧众都没人能揣测到他的深浅。

在那个时候,僧人行走江湖游方参学,已经是一门必修课了。所以希运禅师也背起小包袱外出参方。

希运禅师首先来到了当时的佛教圣地浙江天台山游方,在路上,偶然碰到一位也是到天台山参方的僧人,于是两人便结伴而行。

两人一路有说有笑的,就好像相处了几十年的老朋友一般。不过希运禅师注意到此人目光闪烁眼神逼人,想必不是个普通的僧人。

两人一路前行,经过一条溪涧的时候,正碰上山洪暴发,平时一跃而过的小小溪涧,此时变得宽阔且急湍起来。

希运禅师一看自己过不去了,只得放下包袱,停下来暂时就地歇息。

可是随行的僧人似乎不愿意停下来,他不停的催促希运禅师赶紧和自己一起过去。

希运禅师听得不耐烦了,不由得反驳道:“师兄啊,你没看见溪水哪么汹涌啊,怎么过去?要不你渡过去给我看看?”

既然希运禅师都这样说了,这个僧人于是立即就把下垂的衣服提了起来,然后嗖嗖嗖的就从水面上如履平地一般走过去了,而且身上并没有被溪水打湿一点。

到了对岸后,这个僧人望着希运禅师招手道:“师兄,你也渡过来啊。”

不料希运禅师马上指着他大声的呵斥道:“呸,你这个自了汉,我要是早知道的话,一定会把你的腿打断的。”

这个僧人听到希运禅师的呵斥,不但不生气,反而由衷的赞叹道:“看来师兄真是大乘法器,我不如你啊。”说完后这个僧人一下就不见踪影了。

佛教有大小乘之分,修习小乘佛教者,一般都只求自度,只求自了。而修习大乘佛法者,不但要能自度自了,更要有普度众生之胸怀。

对于这个公案,南宋虚堂智愚禅师作偈评唱道:

道人猛利难亲近,漾笠中流验作家。

忆昔高人何处去,夜深和月过平沙。

同时期的石溪心月禅师也作偈评唱道:

前溪绿涨雨初晴,浮笠波心掌样平。

伎俩由来祇如此,放教急急奔前程。

后来慧云盛禅师拿出了自己的招数道:“黄檗有胆无心放过这僧,见他渡去好向道:你只解恁么去,不解恁么来。待其渡来,拈拄杖痛与一顿。”

在天台山游方参学过后,希运禅师又来到了首都长安游方。

这一天,希运禅师来到了一户人家乞讨,来到门口,希运禅师冲了里面喊道:“施主在家吗?贫僧化缘点吃的。”

屏风后面有个老太婆呵斥道:“和尚太贪心了啊。”

希运禅师一听,不由得感到大为惊异,于是走到屏风后面去对着这个老太婆道:“你还没有施舍食物给我,怎么就在责怪我贪心了啊?”

老太婆马上道:“你这个心思,难道不是贪心吗?”

贪,并不只是在食物上啊。急于争辩,急于求解,同样是一种贪的表现啊。

所以希运禅师听后,不由得马上站在那里,对着这个老太婆面露微笑。看来,这个老太婆实在是不简单啊。

而老太婆看到希运禅师相貌堂堂,仪容非凡而异于常人,所以马上就把希运禅师请到了里屋,然后做了一顿丰盛的斋饭来供养希运禅师。

吃过饭后,两人自然攀谈了起来。

既然希运禅师是个僧人,于是老太婆就询问了很多佛学问题,希运禅师自然一一作答。

不过,随着老太婆所问越来越深越来越玄,希运禅师从前所学自然捉襟见肘答不上来了。

希运禅师一看这个老太婆才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啊,于是反过来便虚心向她请教。

一番交流后,希运禅师不由得感慨万千。老太婆之言不但扫清了自己从前的很多疑问,而且还学到了很多精妙的意旨。

于是希运禅师作礼问道:“老施主是不是参学过什么高僧啊?”

老太婆平静的道:“我年轻时曾经参学过慧忠国师。”

希运禅师一听,不由得大为惊异。因为慧忠国师是六祖慧能的得意门生,是南岳怀让的师弟,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的师叔。

而此时的禅宗江湖,那是百丈怀海和药山惟俨之辈的天下,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他们已经圆寂多年了,他们这一辈的人物在江湖上已经非常难以碰上了。

既然有如此的机缘,希运禅师肯定不会错过的,于是就请求这个老太婆收自己为弟子。

不料老太婆拒绝道:“我是个女流之辈,不足以传承慧忠国师的法脉。不过江西百丈山的怀海禅师,孤高独拔且功夫深厚,实乃江湖中罕见之高手。你到他那里去参学,如果能继承他的法脉的话,你一定会成为人天之师,法席大振的。”

既然老太婆都如此交代了,于是希运禅师就离开长安,一路跋涉来到了江西百丈山参访怀海禅师。

见到怀海禅师后,希运禅师上去作礼问道:“从上相承之事,师父如何指示于人?”

怀海禅师良久。

希运禅师看到怀海禅师端坐在禅床上根本就不搭理自己,于是又大声说道:“不可教后人断绝去也。”作为师父,你总得传授点什么东西出来啊,不然学生们如何能明白呢?

自己展示出了禅宗的最高功夫出来,可是对方却不能在自己良久下有所领悟,怀海禅师不由得叹息道:“我还以为你是个真正的学禅之人呢。”

说完后,怀海禅师马上站了起来,随即走回方丈室,然后砰的一下就把房门关上了。

希运禅师赶紧跟了过去道:“我到你这儿来,就是为了获得当老师的资格,以后好传承你的法脉的。”

怀海禅师在屋里道:“既然是这样,以后你不得辜负我啊。”

自然,希运禅师就留在了百丈寺,跟随怀海禅师学习禅宗课程。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云峰文悦禅师评唱道:“百丈老人怜儿不觉丑。虽然如是,尽法无民。”

农禅结合,那是怀海禅师大力推行的禅宗独有的制度。这一天,怀海禅师带领着大家来到山中开垦农田。

干着干着,怀海禅师对着身边的希运禅师道:“希运啊,开垦农田辛苦呢。”

希运禅师回答道:“没什么,我跟着大家一块儿干就是了。”

怀海禅师道:“那就辛苦你了啊。”

希运禅师道:“不辛苦,不辛苦。”

怀海禅师道:“哪么你开垦了多少田地呢?”

看到师父又在利用开田的机会勘辩自己,希运禅师也没推让,而是直接就将锄头举起筑地三下。

不料怀海禅师一见,立即放声便喝。

希运禅师马上捂着耳朵就走了。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广照慧觉禅师评唱道:“百丈一喝,可谓垂丝于万丈潭中。黄檗掩耳,独耸于千峰顶上。”

北宋真如慕喆禅师评唱道:“黄檗开田,功不浪施。百丈住持,令不虚行。”

北宋佛眼清远禅师作偈评唱道:

相见言谈理不亏,等闲转面便相挥。

毕竟水须朝海去,到头云定觅山归。

有一天,怀海禅师看到希运禅师从外面走了进来,于是问道:“希运,你到哪里去了啊?”

希运禅师道:“师父,我到山下采蘑菇去来。”

怀海禅师问道:“山中有老虎,你还看见吗?”

看到师父勘辩自己来了,希运禅师没有吱声,而是直接就作老虎咆哮声。

既然自己面前有虎,怀海禅师也没客气,转身抓起旁边的斧头就作砍虎势。

看到师父要砍自己,希运禅师上前对着怀海禅师就是一巴掌扇了过去。

怀海禅师挨了一巴掌,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放下斧子,哈哈大笑着回到方丈室去了。

到了上晚自习的时候,怀海禅师来到教室里对着大家说道:“百丈山下有一头猛虎,你们各位务必小心在意啊,我今天都已经被它咬了一口了。”

怀海禅师被希运这只猛虎咬了一口的事情传入江湖后,许多禅师纷纷表达了自己不同的见解。

仰山慧寂道:“百丈只解骑虎头,不解把虎尾。”

北宋五祖师戒禅师评唱道:“百丈大似作贼人心虚,黄檗熟处难忘。”

明末清初的白岩净符禅师评唱道:“尽谓这汉在草窠里拨出个三脚蛤蟆,便尔向十

字街头夸张卖弄,岂大方之识度欤。然据山僧看来,也只好信他一半。”

明末清初的另一禅师二隐行谧评唱道:“看他父子拳来拳应,踢来踢应,大似虎骤龙骧,令人不可捉摹。复乃升堂告众,是甚好心?检点将来,总是有头无尾。”

二、浪迹江湖

希运禅师在百丈寺佛学院以非常优秀的成绩毕业后,就开始了自己的江湖历程。

希运禅师在江湖上没闯荡几天,就来到了安徽铜陵市南泉山,找师叔普愿禅师参学。

普愿禅师看到掌门师兄门下最为优秀的毕业生之一的希运禅师来自己这里参学,非常的高兴。于是立即就让希运禅师担任了寺院的首座一职。

有一天,普愿禅师问希运禅师:“定慧等学,明见佛性。此理如何?”

这种问题,对于希运禅师来讲,那是张嘴就来啊:“十二时中不依倚一物始得。”

普愿禅师继续勘辩道:“莫是长老见处么?”

希运禅师道:“不敢。”

普愿禅师却不认可希运的回答:“浆水钱且置,草鞋钱教甚么人还?”

希运禅师一听这话,立即转身就走了。

普愿禅师和希运禅师之间的对话传到江湖后,沩山灵祐问仰山慧寂道:“慧寂啊,你看是不是希运禅师回答不了普愿禅师的问题啊?”

仰山慧寂马上道:“绝对不是,要知道希运禅师有陷虎之机啊。”

沩山灵祐不由得赞许道:“你的见解实在是高深啊。”

唐末五代的保福从展禅师也评论道:“若无沩仰,埋没他黄檗。”

不过后来北宋的五祖师戒禅师却反驳慧寂禅师道:“仰山大似为蛇画足。”

北宋云峰文悦禅师评唱道:“若不同床睡,焉知被底穿。”

希运禅师在南泉山待了一段时间后,便决定继续外出参方,于是来到方丈室给普愿禅师辞行。

普愿禅师看到希运禅师要离开了,于是便把希运禅师送到寺院门口。

到了门口,普愿禅师提起希运禅师的斗笠问道:“你的身材那么大,这个斗笠太小了啊。”

希运禅师道:“这个斗笠虽然小,不过大千世界都在里面啊。”

普愿禅师马上问道:“我呢?”既然你说大千世界都在里面,哪么我在不在里面呢?

希运禅师根本就没有回答普愿禅师的问话,而是戴上斗笠就走了。

看来,希运禅师的禅机那是异常的迅猛而彻底的啊。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佛眼清远禅师作偈评唱道:

相见锦江头,相携上酒楼。

会医还少病,知分不多愁。

明末清初的弘觉道忞禅师作偈评唱道:“游刃恢恢饶有地,目中无复见全牛。动弦能别曲,叶落早知秋。一笠藏千界,一步过阎浮。收虎尾,骑虎头,更嫌何处不风流。”

黄檗希运离开普愿禅师的南泉山后,又来到了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齐安禅师主持的海昌禅院参学。

齐安禅师看到掌门师兄的得意门生来了,自然是非常高兴的,于是也立即委任希运禅师为禅院的首座。

而此时还不是皇帝的皇叔李忱,为了躲避宫廷斗争,也落发为僧,隐身在海昌院依附齐安禅师。

希运禅师作为寺院仅次于主持的首座,自然对于寺院的所有事都要积极过问的,对于寺院的所有人都要管理和指导的。

这一天,希运禅师正在大殿里恭恭敬敬的拜佛,还是个沙弥的李忱走了过来问道:“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首座礼拜当何所求?”

这种问题自然是难不倒希运的,所有他马上回答道:“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常礼如是事。”既然你都说了是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还问何所求干嘛。

李忱疑惑不解的道:“用礼何为?”既然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那你礼拜佛又是为了什么呢?你拜佛还是在求佛啊。

话音刚落,希运禅师对着李忱一巴掌就扇了过去。这个沙弥就是个榆木脑袋,不打不足以开窍啊。

李忱挨了巴掌,不由得道:“首座太粗鲁了啊。”

希运禅师道:“这里是甚么所在,说粗说细?”随后对着李忱又是两巴掌扇了过去。

由此可知,希运禅师接引学人的手段,那是异常迅猛激烈的啊。后来的临济义玄,也是同样挨了希运禅师几顿揍才最终明白禅宗意旨的呢。

希运禅师掌掴李忱之公案传入江湖后,立即就引来了众多禅师的热议。

宋朝北海心禅师作偈评唱道:

曾施三掌触君王,佛法何曾有寸长。

粗行沙门封断际,至今无地着惭惶。

南宋西岩了慧禅师作偈评唱道:

膝下黄金贵,掌中天地宽。

风云欣际会,四海尽涛寒。

南宋闲极法云禅师也作偈评唱道:

轰雷掣电奋全机,正是潜龙熟睡时。

忽地梦回春恨断,晓风吹雨过前溪。

希运禅师在齐安禅师的海昌禅院并没有待多久,就又来到了马祖道一曾经主持过的南昌开元寺。

不过,希运禅师到了开元寺,在挂单登记时,却并没有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

就这样,希运禅师就以一个普通僧人的身份住进了开元寺的僧僚里。

那个时候任何僧人在寺院里都是不许吃闲饭的,所以,管理人员就安排希运禅师每天干些挑水劈柴,打扫卫生之类的杂活。

于是希运禅师就成了开元寺里的一名杂役僧人,而整个寺院自然没有谁知道这个干杂活之人,原来是马祖嫡孙怀海嫡子。

这一天,寺院忽地热闹而忙碌起来。原来当时的洪州刺史裴休来到开元寺视察宗教工作来了。

裴休不但是当地的一把手,而且还是个虔诚的佛学爱好者,并且还参访过许多的禅门高手,自然也是有点功夫在身的。

裴休在寺院主持一伙的陪同下,在寺里寻看着。当走到一处壁画前,裴休望着壁画中的人物问道:“壁画上画的是什么人啊?”

主持赶紧在一旁回答道:“是高僧的画像。”

裴休马上问道:“画像在这里,高僧又在哪里呢?”

主持一听,不由得满脸通红不知如何回答。

裴休又转头望着周围的人,不料大家一个个都低着头不敢回答这个问题。

看来这些人都是死读经书之人,对于这种禅宗课程,自然是回答不上来的。所以裴休只好问主持:“你们寺里难道没有禅师吗?”

主持赶紧道:“前不久有一个来此挂单的僧人,虽然在寺里干着杂活,不过我看着有点像是个学习过禅宗课程的人。”

裴休道:“那就把他请你看看吧。”

主持赶紧派人把希运禅师请了过来。

裴休望着希运禅师道:“我刚才有个问题,大家都比较谦虚不肯回答,希望师父能回答一下。”

希运禅师不以为然的道:“有什么问题大人尽管问吧。”希运禅师既在百丈怀海这种天下第一高手那里获得了毕业证书,也在南泉普愿和盐官齐安这种名震江湖的大师手下深造多时,对于一个俗官前来勘辩,自然是不会放在眼里的。

裴休马上指着壁画问道:“画像在这里,高僧又在哪里呢?”

希运禅师马上高声喊道:“裴休。”

裴休自然就在一旁答应着。

希运禅师反问道:“在甚么处?”

裴休一听,不由得大有所悟,就感觉自己获得了异常珍贵的宝珠一般。

于是裴休立马就把希运禅师请到了自己的府衙供养起来,并且礼拜希运禅师为师。

后来南北宋交际间的第一高手大慧宗杲禅师因为当朝参知政事李光来到寺院拜访自己,于是上堂给大家说法。

宗杲禅师首先把裴休和希运禅师的上述公案讲了一遍,然后说道:“裴公将错就错,脱尽根尘。黄檗信口垂慈,不费心力。似地擎山,不知山之孤峻。如石含玉,不知玉之无瑕。虽然如是,黄檗只有杀人刀,且无活人剑。今日大资相公或问宗杲:真仪可观,高僧在甚么处?宗杲亦召云相公,相公若应诺,宗杲即向道:今日堂中特谢供养。”

明末清初的博山道奉禅师评唱道:“黄檗虽因风吹火用力不多,检点将来,只有杀人刀且无活人剑。”

三、开法黄檗

希运禅师在裴休的府衙并没有待多久,就来到了江西宜春市宜丰县西北部的九峰山游方。希运禅师看到这里山峦叠嶂,林密清幽,溪涧清澈,风水极佳,不由得喜欢上了这里。

于是希运禅师就来到了山顶的鹫峰寺居住修行,并且把九峰山之名改成了和家乡那座山峰同名的黄檗山。

从此后,希运禅师就以黄檗希运之名,著称于禅宗江湖了。

希运禅师在这里说法如云,名震江湖,不但吸引了众多江湖人士前来参学交流,更是聚集了上千常住僧众,使得黄檗山成为了当时禅宗江湖中一处非常著名的禅学圣地。

不但如此,希运禅师还在这里留下了很多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禅宗史上,都非常有名的法语和开示。

这一天,希运禅师早早的就来到教室里坐着,等着给同学们上课。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一个个都按时来到了教室,不料大家刚刚坐下,希运禅师抓起身边的拄杖,对着学生们就一路打了过去。同学们自然被打得四散而逃。

看到大家散开了,希运禅师扯起嗓门大声招呼道:“同学们。”

大家听到师父在召唤,于是一个个都回过头来看着希运禅师。

希运禅师望着大家道:“月似弯弓,少雨多风。”

希运禅师这个招数,想当年他的师父怀海禅师也是使用过的。看来希运禅师完全继承了怀海禅师这个独特的招数了啊。

不过,希运禅师这个公案传入江湖后,北宋后期的超宗慧方禅师却不以为然的评唱道:“黄檗和尚恨不两手分付,检点将来,大似为蛇画足。”

有一天,希运禅师来到课堂上给同学们上课。一进教室,希运禅师就对着学生们呵斥道:“你们这些人,尽是噇酒糟汉。恁么行脚,何处有今日。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么?”

下面马上就有一个同学不服气的站了起来反驳道:“可是现在那么多的高明禅师匡徒领众,讲授禅法,这又算咋回事呢?”

希运禅师道:“不道无禅,只是无师。”

希运禅师这个话语传入江湖后,立即就在江湖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众多的禅师纷纷站了出去发表着自己的高见。

希运禅师的师兄沩山灵祐问仰山慧寂道:“慧寂啊,希运禅师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

慧寂禅师回答道:“鹅王择乳,素非鸭类。”

灵祐禅师道:“此实难辨。”

北宋五祖师戒禅师替那个学生回答希运禅师道:“谢和尚说得道理好。”

北宋石门蕴聪禅师评唱道:“黄檗垂示,不妨奇特。才被布衲拶着,失却一只眼。”

北宋翠岩可真禅师评唱道:“诸方商量,便道黄檗坐却这僧,又道黄檗被这僧出来,直得分析不下。何谓也?上蓝辄生拟议:雾豹泽毛未尝下食,庭禽养勇终待惊人。”

南北宋交际间的第一高手大慧宗杲禅师评唱道:“且道是醍醐句是毒药句?”

明末清初的资福广禅师评唱道:“黄檗此语泪出痛肠,不知者以为凌驾诸方,恁么则深屈古人也。资福管见略露一斑。”良久,资福广禅师道:“短歌微吟不能长。”

有一天,希运禅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课时,忽地捏起拳头道:“天下老和尚,总在这里。我若放一线道,从汝七纵八横,若不放过,不消一捏。”

下面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问道:“师父,放一线道时如何?”

希运禅师道:“七纵八横。”

这个学生继续问道:“不放过,不消一捏时如何?”

希运禅师道:“普。”

数十年后,有僧人就希运禅师这个公案去请教云门宗的掌门文偃禅师。

僧人问道:“请问师父,如何是七纵八横?”

文偃禅师道:“念老僧年老。”

僧人又问道:“如何是普?”

文偃禅师道:“天光回照。”

僧人接着问道:“如何是天光回照?”

文偃禅师道:“骼嘴少人知。”

又有僧人就希运禅师这个公案去请教文偃禅师的师侄招庆道匡禅师。

僧人问道:“请问师父,如何是放的事?”

道匡禅师道:“恕你此问。”

僧人又问道:“如何是不放的事?”

道匡禅师道:“应该给你二十棒才是啊。”

这一天,希运禅师来到课堂上给同学们讲道:“自达磨大师到中国,惟说一心,惟传一法。以佛传佛,不传余佛。以法传法,不说余法。法即不可说之法,佛即不可取之佛,佛乃是本源清净心也。”

这段法语,可以看作是希运禅师的禅学中心思想之一,从这段话语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希运禅师完全继承了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禅理。

对于希运禅师的这段开示,元末明初的恕中无愠禅师评唱道:“黄檗将达磨大师鼻孔出气,将谓无人检点。山僧不是抑他威光,只要家平户怗。”

这一天,有僧人问希运禅师:“请问师父,如何得不落阶级?”

希运禅师道:“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念念不见一切相,莫认前后三际,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安然端坐,任运不拘,方名解脱。努力努力!此门中千人万人,只得三个五个,若不将为事,受殃有日在。故云: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希运禅师的这段开示,也可以看作他的禅学中心思想之一。其中的“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之语,更是为后世禅客津津乐道,成为了禅师们教导后学和相互切磋的话题之一。

这一天,有五个行走江湖的僧人来到黄檗山参访希运禅师。见到希运禅师后,其中有四个僧人按照规矩恭敬的给希运禅师行礼。不过还有一个僧人却依仗自己有点功夫没有行礼,反而提起自己的坐具作了一个圆相。

看到有人上门挑战来了,希运禅师也没客气的道:“我闻有一只猎狗甚恶。”

这个僧人马上回答道:“寻羚羊声来。”

希运禅师道:“羚羊无声给你寻。”

这个僧人马上道:“寻羚羊迹来。”

希运禅师道:“羚羊无踪给你寻。”

这个僧人接着道:“恁么则死羚羊也。”在他看来,一只羚羊无声无迹,哪么与死何异。

希运禅师看到这个僧人机锋旺盛,于是也就暂时没理会他了。

第二天一早,希运禅师来到课堂上对着下面的学生喊道:“昨天那个寻羚羊僧出来。”

看到希运禅师叫阵,这个僧人毫不犹豫的就站了出来。

希运禅师道:“昨日公案,老僧休去,作么生?”

这个僧人一下就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希运禅师道:“将谓是本色衲子,原来是义学沙门。”

说完后,希运禅师提起身边的拄杖,冲上去对着这个僧人就打,并且一直把他打出了寺院的大门。

这个公案传入江湖后,宋朝第一评论大师雪窦重显禅师评唱道:“只如声响踪迹既无,猎狗向甚么处寻逐?莫是绝音响踪迹处见黄檗么?诸禅德,要明陷虎之机,也须是本分衲子。”

南宋龙华觉体禅师则评唱道:“雪窦龙头蛇尾,带累黄檗堕在声迹坑阱。当时这僧若是个本分衲子,待道羚羊无声到汝寻,便好云不劳再勘,拂袖便出。直饶黄檗通身是眼,也鉴伊不得。”

四、裴休护法

希运禅师在江西宜春市宜丰县黄檗山弘法十年,说法如云,以其迅猛犀利的禅法威震天下,成为了当时禅宗江湖中屈指可数的绝顶高手之一。

不过,此时唐武宗李炎已经继位了。李炎一当上皇帝,就在道教界人士的配合下,在全国逐步开始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

到了第二年,这场运动越发厉害起来。全国的寺庙关门的关门,拆毁的拆毁。僧人们还俗的被抓的杀头的,比比皆是。

公元842年,裴休调到钟陵(今江西南昌市进贤县)任观察使。于是裴休赶紧把希运禅师也礼请到了钟陵龙兴寺居住,从而将希运禅师庇护在自己势力范围内。

在当时的大唐王朝,有些离京城较远的地方和有些颇具势力的地方藩镇,朝廷的力量还不能完全镇服他们。所以,这些地方和地方大员,对于朝廷的命令,执行得也就没有那么严。而皇帝和朝廷各部对此也常常无能为力。

就这样,希运禅师在裴休的保护下,得以幸运的躲避掉了武宗灭佛这场空前的法难。不但如此,他还能继续在龙兴寺说法。而裴休不但早晚前来参请问道,更把希运禅师在钟陵龙兴寺所说之法记录在案。

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裴休出任宛陵(今安徽宣城市)观察使,这样的话,他就离希运禅师比较远了,于是裴休又礼请希运禅师前来宛陵弘法。

就这样,希运禅师来到了安徽宣城市开元寺弘法。第二年,希运禅师便在城北的敬亭山上创建了广教寺。

裴休大老远的礼请希运禅师来到宣城,一方面是便于希运弘法,另一方面当然也是为了自己参学方便。

所以这一天,裴休拿着一尊刚雕刻好的佛像来到希运禅师这里,然后双手举着佛像跪拜在地道:“请师安名。”

希运禅师马上喊道:“裴休。”

裴休马上答应道:“弟子在。”

希运禅师道:“与汝安名竟。”

裴休一听,不由得颇有所悟,于是对着希运禅师礼拜不已。

你在请教佛名,而我则直呼你名。你在意外在的佛,而我却在意你内在的佛。所以,你如果能当下体认你就是佛,那么,这堂禅宗课程也就没有白上了。

对于这个公案,北宋的禅宗大家汾阳善昭禅师作偈评唱道:

师前跪托请安名,蓦地当锋唤一声。

不是裴公谁敢应,直教聋瞽也开听。

北宋佛印了元禅师作偈评唱道:

裴相当时忘却名,被人唤着又惺惺。

不知未具胞胎日,谁敢涂糊此性灵。

南北宋交际间的草堂善清禅师作偈评唱道:

不是心兮不是佛,黄檗唤出是何物。

裴公从此认虚名,天下衲僧跳不出。

不过希运禅师在宣城市开元寺没待多久,就回到了自己当初弘法的江西宜春市宜丰县黄檗山。

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八月,希运禅师在黄檗山圆寂。

此时的裴休,已经调入京城,成为朝廷中的高级官员了。

裴休得知希运禅师圆寂后,立即进宫拜见唐宣宗李忱,请求李忱敕与希运禅师谥号。

李忱对于当年希运禅师给了自己三巴掌一直耿耿于怀,只是碍于裴休面子又不好不给于谥号。

就在为难之际,李忱眼珠一转,马上就敕与希运禅师“粗行禅师”的谥号。

裴休在旁边一看,这怎么行呢。于是上前对着李忱道:“陛下,希运禅师三掌为陛下断了三际呀!”

听裴休如此一说,李忱立即改敕希运禅师“断际禅师”的谥号。

不但如此,裴休还把希运禅师在钟陵和宛陵两地的说法内容全部整理了出来,并且汇编成册,这就是今天的我们还能看到的《筠州黄檗山断际禅师传法心要》和《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两书。

希运禅师除了有著作传世外,他更得意的是,自己教出了睦州道明、临济义玄、乌石灵观、千顷楚南等几个好徒弟。

其中的临济义玄禅师不但把希运禅师的禅法发挥得淋漓尽致,更是把自己的禅法融入其中,从而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临济禅法,进而自成一派,这就是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临济宗席卷全国,占据了禅宗江湖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希运禅师也就当之无愧的成为临济宗的祖师爷了。

相关文章

  • 禅宗史125: 黄檗希运

    黄檗希运 怀海禅师作为当时禅宗江湖的第一高手,其主持的百丈寺在他的经营下,没用多久就成为了天下禅学的中心。自然,江...

  •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

    一、黄檗希运禅师简介: 黄檗希运禅师(?~850),唐代僧。 福州闽县人,姓氏不详。 幼于洪州黄檗山出家,聪慧利达...

  • 不做自了汉

    黄檗希运禅师自幼出家为僧 , 后来得道开悟 , 开创黃檗山 , 是中国禅宗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 有...

  • 《习禅随笔》三十二(全文终)

    大唐国里无禅师 百丈禅师门下有两大高徒,即沩山灵佑禅师和黄檗希运禅师。其中,黄檗希运禅师(776—855),泉州万...

  • 联动周更 || 140 【转载网络资料】黄檗寺

    黄檗(?- 855年),别名黄櫱、黄檗希运,号称黄櫱禅师[https://baike.so.com/doc/574...

  • 禅宗史154:睦州道明

    第四节 睦州道明 一、道明生平 睦州道明禅师是黄檗希运门下除了临济义玄外最为优秀的学生。其禅宗功夫犀利峻险且不循轨...

  • 禅宗史154:睦州道明

    第四节 睦州道明 一、道明生平 睦州道明禅师是黄檗希运门下除了临济义玄外最为优秀的学生。其禅宗功夫犀利峻险且不循轨...

  • 禅宗史167:千倾楚南

    第十四节 千倾楚南 千倾楚南禅师是黄檗希运的嗣法弟子,在当时的禅宗江湖中,虽然他的禅法没有他的师兄临济义玄、乌石灵...

  • 临济义玄禅法,怎会败在,一头畜生身上

    江西黄檗山义玄小和尚今年有20出头了,说起来,他参黄檗希运禅师也有3年了,可是,小和尚不知为什么突然吵着要离开黄檗...

  • 禅宗史153: 老观闭户

    第三节 老观闭户 乌石灵观禅师虽然是黄檗希运门下的优秀学生,在当时的禅宗江湖中也算得上是知名人士,不过其个人档案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禅宗史125: 黄檗希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wem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