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几个孩子让我有点讶异。一个孩子在晚上的时候问我可不可以换人,刚开始我还有点不知所以然,但稍加思考便了然,他要说的是什么事了。在这里为保护个人隐私,在后面我就统一用不同的字母区分不同的故事主角吧。姑且把上面出现的孩子称为小A吧。虽然心里大概知道他要讲的内容,但我还是问了他一句,怎么了?换什么人?他的回答在意料之中,他说,是这次的排练节目的事。为了弄清楚原因,我再三询问他原因,最后他告诉我,因为中午排练太累,回家就没时间休息,下午上课的状态就不太好。听了他的解释,我深表理解,的确这是一个自由的选择,排练是很辛苦的,会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说不定到最后还不一定能上场,所有的努力看似还会付诸东流,好像挺不值的。不过,从这件事我还是有一些话想对这个孩子以及他们家庭说。对于学校老师而言,选择一个人参加一个活动必然是经过挑选和周全考虑的,站在组织者角度这是一次机会,给孩子们展示的机会,但同时也可能存在未考虑到个别孩子的实际情况的漏洞,应该反思。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尊重了孩子的感受,也尽量劝说,表达坚持的重要性。最后孩子的表述很坚决,不参加!这不是小A第一次不参加集体活动。记得去年一次全校性的活动,小A是学校一名资深号鼓队队员,有一段时间为了迎接学校的一次重大活动,基本每天早上都要练习,没多久相关负责的老师便来和我沟通说我们班有一个孩子不愿意继续了,想退出,理由和这次差不多,觉得累,会起得早,耽误睡眠,导致上午精神状态不太好,还有,吹号嘴巴痛得受不了。那一次我和负责老师轮番和他沟通,和他说既然自主参加了就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不能说因为累或者一点小事就闹情绪,这是对集体的不负责。当然这种心情都能理解,每个同学都是一样的,都很累,但他们都愿意咬牙坚持,这是为学校争光,为自己争光的事。但那次的态度和这次的态度一样坚决得让人无法插话进去。我想如果下次再有类似的事情,条件比较艰难的情况下,小A是否还是会像这两次一样,说甩手就甩手呢?小A的家人又是如何对待这件事,如何和孩子沟通的呢?责任心,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应该从小事注意到,并有意识的培养。对此并非想批评什么,而是有点可惜。
另一个故事主人公叫小B,他是一个很单纯天真的男孩子,就是遇到问题时容易钻牛角尖,拗劲一起,谁劝都不听,可不知惹了多少事。今天他又和几个孩子起冲突了,一定要扣那两个同学的分,具体的情况比较幼稚也不太好写下来,过程就不说了。总之如果按照他以前的脾气,那是即使玉石俱焚也要和别人激烈地碰上一碰。今天让我意外的事,我让他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自己去思考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再来决定是否该扣他们的分。刚开始他是坚决要扣分的,不扣就不善罢甘休。后来最终让他下决定的时候,他说不应该扣,还和两个同学握手言和了。这样的情况可从未见过。让我感到很是欣慰,真的长大了,懂事了很多。他更多的能去分辨自己,分辨他人,而不是一味地钻死胡同还不愿出来,他能听进别人的话了,真为他感到高兴。
教育总是这样,欣喜与忧愁总是参半,有时无力地想怀疑自己的身份,有时又欣慰于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矛盾而又纠结着。不管这条路我能走多长,在走的一天我就会尽自己所能照看他们一天,陪伴他们一起成长,直到不能走之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