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今天还有棒棒糖奖励吗?”上课前,四一班的学生好奇地问。
“当然有了!而且,我只表扬优秀的学生!”我饶有兴致地回答。
于是,今天的课堂异常安静,连南边四个爱说话的同学都悄然做好,坐姿端正。回答问题时,他们一改往日的争先恐后,而且高高举起手来,等待回答!课堂秩序井然有序。
一节课讲的如行云流水,当我宣布获奖学生名单时,有激动的开心微笑,也有失落地摇头叹息,还有一个同学追问,“老师,我也做好了,为什么奖励没有我?”
“我是比较之后表扬最好的同学,你要继续努力,坚持下去下一次一定有你!”我鼓励他说,其实我知道,今天好多同学的课堂都很到位,但如果全面发奖励的话,很可能失去比赛的意义,所以只能每次挑选最优秀学生发奖励了!
第二节课,我对三二班的同学发出号召,鼓励他们的认真聆听,然后挑选一名优秀的学生发奖励。于是孩子们自觉规范坐姿,积极回答问题,甚至于有两个学生因为没有回答问题而眼含泪花。黑板上优秀学生名单上的学生签名越来越多,孩子们还是在高高举起小手,问题在他们激越高昂的回答中迎刃而解。这次我挑选一名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和一名课堂异常安静的学生发奖励,然后对学生说,“课本上不是有一篇《妈妈的爱》吗,如果咱同学们能够仿写一篇文稿《爸爸的爱》,下课后也可以找我兑换奖励哦!
下课后发奖,除了宣布获奖的学生,还有三个同学拿着手写《爸爸的爱》领到梨膏糖奖励。第三节课结束,我还没走到办公室,就有孩子兴冲冲地跑到我面前,“老师我们找你好苦!”
我愉快地领她们到办公室,认真阅读她们的《爸爸的爱》文稿,感受《道德与法治》与写作结合的神奇。小月主任看着我们开心的样子,手捧爆米花,“来,孩子们,今天奖励你们爆米花!”
一个个手捧爆米花的小手,一张张开心的笑脸,还有办公室奇特的气氛,构成一副温馨的画面,令人振奋和神往。
这就是表扬的力量,这也是一种自我激励的动力,我们在践行“去批评化”教育的同时,也体验到奖励的神奇力量!我将以此为契机,努力引导学生,关注课堂,关注自身成长,不断完善提高自己!向优秀迈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