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生了一件不太开心的事情,虽然心里有底,但是真的发生还是令人沮丧。这种失落的情绪,让我心里焦灼。作为一个手机依赖症患者,开心的时候看看手机更开心,不开心的时候看看手机,可以转移一下注意力,所以我一遍遍在朋友圈,微信群,阅读App间来回切换,然后,我变得更焦虑了。
后来,我决定午休一下,也许会好受一点。浅眠中,乱七八糟的想法在脑子里走马灯,好歹迷了一下,精神还是好了一点。
躺在床上,再拿起手机,如果继续刷下去,可能会更加焦躁不安,要不看看课件吧,就看5分钟。
然后打开学习App,看了一分钟,听老师的声音真好听,马上开始第一个体式了,我立刻暂停,起床准备好辅具与笔记本,跟上课程节奏。就这样学了一个小时,该做晚饭了。
走进厨房时,心情明显好很多。事情已经过去,无法改变,本也不是多大的事,也不是我的责任,只是那种失落的感受,会让人产生许多不必要的负面情绪,甚至对自我的怀疑。而沉浸式学习,获得的充实感,让我心情愉悦,在学习中得到的成就感,也缓冲了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否定。晚饭后,继续把余下的1小时课件看完,嗯,圆满了!
学习是一味良药,不管今日是否开心,学到了东西,就不算虚度。不管他人如何看待,专心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总是开心的,总会成长的,总会越来越棒的。
五分钟学习法,是昨天在一篇推文看到的,当你特别不想学习的时候,告诉自己,就学五分钟,并在内心深处认可五分钟的价值。五分钟时间很短,随时可以开始,随时可以结束,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何况闲着的时候并不开心。如果能继续,就赚到了。如果真的只学了五分钟,那也比一眼没看强啊。
但是,事实上,真的开始以后,五分钟都是不够的。进入学习状态以后,会自动把时间延长,等到学完结束,回头来看,内心充满成就感。
不仅限于学习,运动,写作,阅读,许多事情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就像微习惯的培养,每天读一页书,每天运动五分钟,每天写50字,只要开始,多数都会有意外收获。不同的是,微习惯的养成,重点在习惯,持之以恒。而这里的五分钟学习法,可以是随机兴起,也正因此,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也很适合亟待处理的个别事件。如果能把学习五分钟应用到每一天,那也是一个很好的微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