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多少男男女女借着朋友的虚名,实则是在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对方。
这种止乎于礼的克制,或许守护的是自己的那份胆怯和害怕失去。
每个人都说—最美好的爱情是当我喜欢你的时候,刚好你也喜欢我。
可是我却觉得—怦然心动是自己与自己的触碰,接着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绵延不绝靠的是两颗心的来回互动—即回应。
古有与天地之相应的欢喜,也有叫天天不应的失望。礼尚往来的礼数也适用于此,就因为有你来我往的来回互动和回应,才造就那一对对才子佳人,才有了那么多千古绝唱,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最本质的还是来自那两个灵魂的相互回应。
我想说,在如今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想要寻找到正确的回应实属太难,因为我们除了要跨过千山万水外,还要整理自己已经被乌烟瘴气所重重包裹着的心,继而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这才是妥妥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寻找之路,披荆斩棘,大部分人都被这荆棘伤的遍体鳞伤,有些人在前进的路上停了下来,寻找着周围可供选择的对象;剩下的人继续前进,这一部分人中有些人实在伤的太重也就停了下来,耗尽了全部的精力,再无力气前进就此安营扎寨;此时,只剩下很少的一部分人了,旁人看似那些人好生的孤独,实则他们内心丰盈,因为在荆棘之路上,受伤等于疗愈和遇见自己。如此看来,好似马拉松比赛,起点时人很多,慢慢的奔向终点的人就变非常的少了。
其实最后的终点也只是坚持下来的人心中的一个具体形象的呈现罢了,他们的心中早已没有了实质的终点了,那个坚持他们跑下去的是一种精神,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只是我们实在是肉眼凡胎,非要设定一个人为的终点才能说明些什么。
上天是公平的,虽然加大了难度,但是得到的最后的奖励是你我所无法想像的,在奔向终点的路程中,你与自己灵魂的对话,你在心中找寻自己的绿洲,并且圆满自己的人生,孤独不会与你相伴,因为孤独本就属于那些早已停下脚步,安营扎寨的人er。
就如荣格在“重寻灵魂”中所言—“我的灵魂带我到这沙漠,我这个自我的沙漠。我没想过我的灵魂是个沙漠,一个干燥炙热,尘埃滚滚又无处喝水的沙漠。”
最后,从你所发出的每一个对外的回应都是你的灵魂在现阶段内心的折射。通过自己发出的每一个反应去安安静静的,不带任何世俗判断的,重新找回那个早已失去回应的另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时代精神总自以为聪明,就像其他时代的时代精神一样。这种智慧却不只是简单的,而且是片面单纯的。所以智者嘲讽这智慧,因为嘲讽是他的武器。他需要这尖锐,淬毒的武器,因他遭到这单纯的智慧冒犯了。若他没有遭到冒犯,他也不需要这武器。只有在沙漠里,我们才注意到我们内里这可怕的单纯,但我们害怕承认,才会发出嘲笑。这嘲笑却没有碰上那单纯。这嘲笑掉在嘲讽的人身上。在这叫天不应,叫地不闻得沙漠里,他在自己得嘲笑中窒息了。
你越是聪明,你得单纯就越愚笨。最聪明得也是在单纯处最愚笨的。想要拯救自身免于时代精神的聪明,我们不能靠增加自己的聪明,反而要接受那竭力反对这聪明智慧的,也就是单纯。但我们不能沉溺于单纯,故意让自己变成傻子,而是要成为聪明的傻子。这是通往超理的路。聪明征服世界,单纯却征服灵魂。以精神的贫乏起誓吧,好让你们成为灵魂的一部分。
——《红书》by Carl Gustav Jung
(这是荣格《红书》中第四章里‘沙漠的经历’里面的一小段,暂时是我最喜爱的一段,很深,但是值得不断地去体会。<红书>是我两年前就相识的一本著作,与它相识有一段很曲折的故事,以后有时间争取把它写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