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怎样做到和孩子“无话不谈”?(7~8岁篇)

怎样做到和孩子“无话不谈”?(7~8岁篇)

作者: 颜熹 | 来源:发表于2017-12-04 16:20 被阅读0次

上周沸沸扬扬的“虐童事件”,不管事件本身有多少程度是真是假,细节有多少可考之处。不管怎样,这次的事件成功激发了每个宝妈内心深处的恐惧——那就是“孩子不在自己身边时,能不能得到保护。”

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的大女儿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这次的事件让我努力去回忆她的幼儿园时期。虽然没有明显可疑处,但是说实话,总忍不住多少有些后怕的。

我还有一个小儿子,今年两岁半,正面临明年择园的当口。园费,环境,教师资质……这些都不能成为考察标准,那还有什么保证,能让我放心地把孩子送入哪个幼儿园呢?

如果真的等他上了学,自己就能长出千里眼和顺风耳,看到和听到孩子在幼儿园里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了吗?不现实吧,于是只能眼巴巴地等孩子放学,全部希望寄于,他能事无巨细地把幼儿园里发生的所有一切,告诉我。

“你看过新闻了吗?这样的事情在你们学校有没有? ”“你们老师有没有单独叫你去一个地方?”“有没有什么样事是老师叫你瞒着我的?”…有时候,真害怕自己成为这样一个“神叨叨”的妈妈。

但是这样反复问,孩子就会跟我说实话吗?盘问式的对话,我想每个孩子都不喜欢吧,他们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在想:妈妈,好烦哦。希望孩子事事汇报,其实也很容易矫枉过正,侵害到孩子幼小的自尊心和对父母的信任感。孩子会想:妈妈是不是不信任我呢?

所以,我认为,“无话不说”,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和带来负作用的。

那什么才是与孩子沟通时,让他们放下心理负担,对我们敞开心扉的良药?我们做点什么,才能不动声色地“套取”到事件的重要信息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要靠我们在养育孩子的长期过程中,形成的信任与安全的亲子关系。

理想的状态是,你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他有什么话都要可以和你说,他有什么样的情绪都能被你接受。太完美了吧。

天上不会掉馅饼,这种互相信赖的关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需要我们当爸妈的,努力地,主动地去建造。

蒙特梭利提过很多主张,我归纳一个重点啊,就是0-3岁,是孩子能否完全相信父母最重要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孩子能不能得到来自家长无条件的爱,决定了他日后生活中出现问题和困难,第一求助人和倾诉者是不是你?

也就是说,从宝宝出生到幼儿园前,判断你和他培养的感情怎么样,够不够好。一个标准是,等他上了学,在外面出了什么事,第一个想找的人是不是你。

至于怎样和0-3岁孩子建立亲密关系,需要另起一篇,或者参见蒙氏教育。

没有了这个“信任你”的大前提,我下面总结的几个方法都如镜花水月,是不可能成功的,也起不到任何效果。

先举个我女儿的例子吧。去年,出于安全问题的考虑,我给她买了电话手表。之后的几个月,我接到的最多的电话是这样子的:“妈妈,某某又欺负我,他老推我。”类似这种。

有时候,她口气轻扬,我甚至能听出电话那头憋不住的嗤笑,同时她还和身边的同伴在对话。一片嘈杂声中,我只来得及说出“嗯,哦,好的,我知道了”几个词,她就把电话挂了。好吧,没事,只是孩子间的一般打闹。

但有时候却是,电话那头很安静,只有她一边生气一边哭的声音,她一直在说别人怎么对她不好,又不肯挂电话。

我急忙先问她有没有受伤,确定没有,我决定用大招——“指出情緒”:“你现在很难过 ”,“你感觉很不公平”……尽量做到平和。突然说这样的话是会有些奇怪。我第一次尝试的时候也有点不自在。但好在,孩子被我平静的语气受到了感染。慢慢地,她激动的情绪也就平复下来了。

最难的一步来了,我忍住马上冲到“事发现场”的洪荒冲动,“就这样吧”。深吸一口气,挂了--电话。

剩下的就让她自己处理吧。

有句话叫做,“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这话太重要了,我认为可以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所有方面。

回到和“孩子的对话”这个问题,“不带评论”,就是对他们讲的话尽量全部去接受。不批评、指责、说教,甚至不赞扬。

只引导他们去看每个行为每个决定带来的结果,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起责任就可。(当然是在不伤害自己,伤害别人,和破坏物品等带来严重后果的情况下。)

做到这个难吗?作为一个拥有丰富的,和熊孩子斗智斗勇经验的妈妈,我敢保证,这是我们和他们说话最不容易做到的。需要修行啊,日复一日。

在这件事上,我尝试了。挂了电话,我就耐心等她回家,看到她还像平时一时欢快地跳进家门,我知道已经没什么大问题了。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我故意漫不经心地问:“那事后来怎么样了?”,果然,得到的回答也和我猜想的差不多:当时貌似大如天的矛盾,只出于一些鸡毛蒜皮的事端。在平心静气下都解决好了。这个时候我才真正放下心来。

这样的事发生一两次后,到后来我连细节都懒得打听。我能感觉,她慢慢地长出能力,来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只有她用自己的办法,不管解决,还是解决不了问题,这种能力才能内化成个人能力,长在她自己身上。

“不评判是非对错,不建议具体方法”,可每次有事发生,所幸,每次她第一个想到联系的人总是我。

我忍不住畅想,马上到“迷茫”的青春期,她应该,也许,还是愿意把心事说给我听的吧。

这样的“非暴力沟通”,修炼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丰富的斗争经验。能成功一点是一点,偶尔倒退也没关系。

回到儿子身上,话还不能说完整,是非观也很模糊。就算以后上了学,表达清楚一件事的能力很有限,想解决自己问题,办法也很不成熟,那怎么办?

还是有办法啊,秘笈就在每日陪伴中,打开他的话匣子。

下篇再说啊。

相关文章

  • 怎样做到和孩子“无话不谈”?(7~8岁篇)

    上周沸沸扬扬的“虐童事件”,不管事件本身有多少程度是真是假,细节有多少可考之处。不管怎样,这次的事件成功激发了每个...

  • 怎样做到和孩子无话不说?(3~6岁篇)

    上一篇我说到,“如何和我们7~8岁的孩子说话”的问题。那面对小龄宝宝,比如3-6岁。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还不能说完整...

  • 和孩子怎样做到温和而坚定?

    01 教育中有一个新的名词“悦纳”,原为佛教语,接纳众生平等之意,现在用在教育孩子身上,许多家长却误用为接受孩子的...

  • 怎样做到鼓励孩子

    家长朋友们肯定认为表扬孩子会给孩子带来自我意识的改变,其实赞扬可能会促使孩子一些行为能力的改变,但是久而久之...

  • 吴春燕|眼中有孩子

    要想真正地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做到课堂有效果,就要在课堂上做到眼中有孩子。 怎样做到眼中有孩子呢? ...

  • 尴尬!当男孩子和妈妈谈论“性”问题(一)

    你的孩子会和你无话不谈吗?如果是,你应该高兴。 若你的孩子是男孩子和作为妈妈的你无话不谈,那恭喜你,孩子很贴心,你...

  • 第十四周周总结

    本周完成情况: 1、和孩子早睡早起,保证7小时以上的睡眠。(孩子做到,我没做到) 2、每天清晨晨间日记、跃迁三件要...

  • 如何真正的了解孩子

    和孩子沟通的前提原则:家长和孩子真正做到“平起平做”。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也是从孩童时期过来的,肯定知道孩子是怎样想...

  • 关注孩子的感受

    说到孩子的学习,我们常常关注他做了什么。没做什么,做到了什么,没做到什么,过程怎样,结果怎样等等。 我们的关注对象...

  • 父母和孩子要是一伙的。

    好的亲子关系是非常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怎样做到好的亲子关系?其实就是要求父母和孩子是一伙的。 怎么做到与孩子是一伙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做到和孩子“无话不谈”?(7~8岁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xux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