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问题似乎很有趣,古代一脉相承流传下来的笔顺,似乎在当前的教育部门眼里不值一提,他们囿于个人成见,完全割裂传承,蔑视文字书写的根源,而书法人还继承着古代一脉相承的笔顺,就造成了书法教育与学校课堂教育的矛盾,书法教育者不得不对孩子们特别强调,考试时务必按照学校教授的“错误笔顺”答题。
笔顺,自古以来有主流方式,但是也有个别现象,个别现象不能拿来佐证,个案不具备普遍性,比如米芾、唐伯虎的笔顺就多有不对,米芾的笔顺有时是为了艺术表现而改而习惯,例如很多字最后写竖以追求其势,唐伯虎笔顺不对,往往是倒插笔造成的,从笔顺可以看出来一个人接受的基础教育之质量,同时期的文征明笔顺很少错误,可见二人家庭背景教育背景不同。
本是小谈笔顺,以举例为结束吧!
小谈笔顺
成、诚、咸等字,本应先写撇,后写横,自古如兹,现在学校规定先写横。上图是赵孟頫的笔顺,一目了然是先写撇。
小谈笔顺
简化字的简化方法之一是行草书的楷化,门就是由行草书楷化而来的,明明古人先写竖后写点,现在学校规定先写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