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觉得开一天会比上一天班还累?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是我们的精力不够吗?或许是也不是。精力包括体能、情感、思维、意志四个方面,综合体现做事的能力。如果精力运用不恰当,一切事情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我们所有的想法、情感和行为都对精力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生命的终极质量并非由寿命衡量,而是由我们如何在拥有的时间里投资精力决定。我们如何才能保持最佳表现,同时又不损害健康、幸福和对生活的热情呢?《精力管理》这本会给我们一下建议!
一 体能精力
吃得好睡得好又积极锻炼显然有很多益处,包括减重、获得漂亮的外形和健康,更能带来积极情绪。体能不仅是敏锐度和生命力的核心,还影响着我们管理情绪、保持专注、创新思考甚至投入工作的能力。

二 情感精力
体能精力是点燃情感技能和才华的燃料。为了发挥出最佳水平,我们必须调动积极愉悦的情感:喜悦,挑战、冒险和机遇。当我们的情感消极,比如缺乏自信或缺乏耐心,我们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模式进行系统训练,使之拥有超出当前承受压力的能力,等待恢复和再生。

三 思维精力
体能精力既是情感能力的基础,也是思维技巧的基础。没有什么比不能集中于手边的工作更能损害工作表现和投入程度了。为了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我们必须优化思维精力。

四 意志精力
意志精力是一股掌管所有维度行为的独特力量。它是动机最丰富的源泉,指点方向。意志精力的关键动力在于性格品质——一个人如果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他的勇气和信念,即使面对艰难困苦和个人牺牲也会在所不惜。

体能能力是一个人在身体层面拓展、恢复精力的能力。情感能力是一个人在情感层面拓展、恢复精力的能力。思维能力是一个人在脑力层面拓展、恢复精力的能力。意志能力是一个人在精神层面拓展、恢复精力的能力。体能是生活最基本的精力源。情感的深度和适应力取决于外界交往的积极程度和内省习惯。思维的敏锐度会因为缺乏思维挑战而减退。意志精力依赖于不断温习深层价值取向,为自我行为负责。要想保持生命的跃动,我们必须学习如何有节奏地消耗和更新精力。

书中写了很多案例供参考,最终也是告诉人们,要保持劳逸结合的平衡,形成积极的仪式习惯。管理自己的精力需要全情投入,以达到最佳效能时的最优精力——活跃的身体、联动的情感、专注的思维、内省的意志。“张弛有度”是全情投入、维持机能和保持健康的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