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还剩最后一个月,前两天翻笔记本,看到了年初制定的计划,细数下来完成的寥寥无几。
和目标差距最大的就是减肥。虽然减肥可以说是女生终身奋斗的事业,但作为一个吃货,“今天吃最后一顿,明天开始减肥”的座右铭也始终有放弃过。
静下来分析了一下,发现今年完成的目标都是有详细计划的(比如一年看50本书,一个星期看一本,附有每个月图书类型),没有完成的那些,都是只定了一个目标而已(比如减肥,只定了目标斤数终究难以实现;比如考证,临时抱佛脚注定通过不了)。
SMART目标管理法
最近读书看到的SMART目标管理法适用于设置合理的目标。
SMART目标管理法是由管理学大师Peter Drucker在他的著作《管理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用于更好的完善企业管理。但实际运用中,对个人的目标管理也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SMART目标管理法有五个因素:
S(Specific)——具体性
M(Measurable)——可衡量性
A(Achievable)——可实现性
R(Realistic)——现实性
T(Time-related)——时间相关性
设置一个合理的目标必须包括以上五个要素。
举个例子:小明要在一年内减重20斤。
假设小明体重160斤属于超重边缘,这个目标是可实现的;一年的时间体现了时间相关性;20斤体现了可衡量性;小明制定了每个月减重两斤,每天晚饭后运动半小时等详细计划,这是具体性;按计划完成的话就能实现目标,这就是现实性。
很多人在年初都会定下几个目标,但很多人在年底都完成不了,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制定详细的计划,时间流走却什么都没有做。
详细的计划就像是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小目标和大目标同等重要,只有完成小目标,才能实现大目标,实现自我成长。
实现目标是一种成长仪式
最近有几个朋友感叹生活没意思、未来太渺茫,除了年龄在涨,没有什么别的改变。每个月都盼着发工资的日子,发完没两天就都还了信用卡和花呗。
很多人每天除了上班,就是上网、煲剧,也有一些人利用下班时间忙着充实自己。几年下来,差别真的很大。
大学同学中就能很明显的看出,毕业后有的同学已经工资翻了几倍,有的还停留在刚毕业的水平,同样专业同样能力的人,差异也可见一斑。
现在,思想在改变,父母那代人一个岗位可以做一辈子,而我们这代人却变得更有想法,更加动荡;时代在变化,原来看似稳定的一些岗位也慢慢被人工智能取代。形势逼迫着我们要终身学习,不断成长。
目标可以指导你努力的方向,它就像路标,明确要走什么路。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对自我价值的实现,都可以通过完成目标获得。
实现目标就像一种成长仪式,到达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才能走的越来越远,完成更多的旅程。
改变永远都不会晚
老妈两年前开始学习乒乓球和股票,不仅充实了退休生活,精神状态也更好了。
因为打乒乓球,她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每天打球时特别有活力,球技变好的同时还减重了15斤;
因为炒股,她买了很多理财方面的书,天天钻研,刚开始软件都用不明白,现在已经慢慢实现盈利了。
对于老妈来说,新的兴趣爱好改变了她的生活,让她找到乐趣。这也让我感到欣喜。
很多人对于时间匆匆总觉得惶恐不安,二十出头就感叹老了,过了三十就惧怕改变。
人生是一段不能重来的旅行,不论怎样后悔、懊恼,过去的就过去了,我们能抓住的只有未来。
《谁动了我的奶酪》中反复强调:迟做总比不做好。
这个道理谁都明白,真正做到的人少之又少。因为迟迟不行动,我们一再的错过、又错过……
人生时光不易,赶紧行动起来吧,别让遗憾一直伴随着你!
2019年马上就要来了,怎样制定你的新年计划,考虑好了吗?
网友评论